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医药级和食品级氢氧钙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领域,确保氢氧钙质量是保证这些应用的前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按GB25572—2010《食品添加剂氢氧钙》测定氢氧钙含量,会出现含量偏低且结果重现性差的现象。本文对食品添加剂氢氧钙标准GB25572—2010中,氢氧钙含量测定方法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和讨论,并提出了解决办法。结果表明:实验用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蔗糖溶液的存放时间对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实验用水煮沸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碳,用具塞的碘量瓶代替锥形瓶以隔绝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蔗糖溶液临用新配等优化检测条件,提高了氢氧钙含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重现性。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氢氧化钙 含量 影响因素
  • 简介:研究了消化反应中各工艺参数对消化后氢氧钙及苛化后碳酸钙粒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消化工艺参数对消化反应生成的氢氧钙的粒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程度高低顺序依次为消化水温度、生石灰固含量、搅拌转速;当搅拌转速350r/min、消化水温度90℃、生石灰固含量10%时,消化反应后所得氢氧钙的粒径最小.随生石灰粒径减小,其消化速率明显提高,且最终温度和消化转化率也随之提高.氢氧钙粒径逐渐减小的同时,苛化后碳酸钙粒径也逐渐减小,粒径分布逐渐变窄,苛化率提高,且苛化后碳酸钙平均粒径大于氢氧钙平均粒径.

  • 标签: 消化 氢氧化钙 碳酸钙 粒径
  • 简介:将用常规工艺浸水、酶脱毛的小牛皮,分别用不同用量的氢氧钙、氢氧钠、NA-N膨胀剂进行碱膨胀,测定碱膨胀不同时间碱皮和蓝皮Ts、膨胀液中羟脯氨酸的含量、脱碱后裸皮进行组织切片后的显微镜观察图、成革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A-N膨胀剂处理后的效果比用氢氧钙处理后的效果还要好,因此NA-N膨胀剂一种可以代替氢氧钙作为小牛皮革的清洁生产材料。

  • 标签: 膨胀剂 羟脯氨酸 组织切片 清洁生产 小牛皮 制革
  • 简介:氧化甲基吗啉(NMMO)纤维素膜的成膜工艺、改性与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利用NMMO制备纤维素膜的研究进展,分析了NMMO纤维素膜未得到工业化应用的原因,并对NMMO纤维素膜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纤维素膜 氧化甲基吗啉 应用进展
  • 简介:采用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丙烯酰胺-丙烯酸(PDM-AM-AA),将其分别与含氢键的二氧化硅(RNS-H)、含氨基的二氧化硅(RNS-Am)、有机化合物双层修饰二氧化硅(DNS-1)和单层有机链修饰二氧化硅(DNS-2)复合制备了系列聚合物/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PDM-AM-AA/SiO2)。将系列PDM-AM-AA/SiO2分别配合2%铬粉应用于皮革鞣制工艺中,对鞣制后坯革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检测。FT-IR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丙烯酰胺-丙烯酸;RNS-H和RNS-Am分别与-CONH2或-COOH发生氢键结合。应用结果表明:PDM-AM-AA/RNS-H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耐湿热稳定性、增厚率和抗张强度提高最明显;PDM-AM-AA/RNS-Am纳米复合材料配合2%铬粉鞣制后,坯革的撕裂强度提高最明显。

  • 标签: 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 二氧化硅 鞣剂
  • 简介:本文从油脂氧化与抗氧化机理出发,以鱼油,猪油,花生油为例,对国内外常用的抗氧化剂进行了效能比较,为探索一条安全,高效,经济的抗氧化途径提供依据。

  • 标签: 油脂 氧化 抗氧化 抗氧化剂 食品
  • 简介:以热带假丝酵母菌、白地霉AS2.616和白地霉AS2.1035为菌种,发酵红麻亚法制浆废液,在原废液浓度9°Be′、培养液pH值6.0、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40r/min、接种虽3%、摇瓶装液量50mL/250mL,发酵时间分别在48h、60h、60h的优化条件下,以每升废液中菌体绝干质量(以Q表示)和COD去除率为指标筛选菌种。结果表明:自地霉AS2.1035优于热带假丝酵母和白地霉AS2.616,因此确定白地霉AS2.1035为发酵红麻亚法制浆废液优选菌种,在初选条件下,Q可达6.110g,发酵废液CODCr去除率达28.1%。

  • 标签: 热带假丝酵母 白地霉 红麻 亚铵法制浆废液
  • 简介:应用技术经济方法对亚法防腐蒸球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动态分析作为防腐蒸球技术经济分析方法较为合理和科学;亚法防腐蒸球与普通蒸球相比,具有良好的设备投资效益.

  • 标签: 亚铵法 技术经济分析 设备投资 蒸球 应用技术 普通
  • 简介:通过酸解醚化复合变性方法制备了羧甲基酸解淀粉(CMAS),探讨了水分含量、氯乙酸用量、氢氧钠用量、温度、时间对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FTIR、XRD、SEM、TG分析,研究了其黏度与pH和盐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发现,在nNaOH/nAGU=2.835,nMCA/nAGU=1.39,V水/V乙醇=0.11,温度为50℃,时间为3h的条件下,羧甲基酸解淀粉的取代度达到0.8052,反应效率为57.92%,颗粒大小在5~10μm;黏度随pH的下降而降低,随NaCl质量分数的升高而下降,达到0.6%时溶液黏度下降到4.37mPa.s,下降了46.31%。

  • 标签: 淀粉 羧甲基淀粉 酸解淀粉
  • 简介:甲基硫(DMS)是啤酒中一种重要的可挥发性的风味物质.当其含量较高时,使啤酒产生一种煮玉米的味道.国内对啤酒中的二甲基硫的检测方法未见报道.本文采用顶空结合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乙基甲基硫化物(EMS)为内标,检测啤酒中二甲基硫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本文最后检测了目前国内市场上几种有代表性的啤酒中二甲基硫的含量.

  • 标签: 啤酒 二甲基硫 顶空气相色谱法 测定 风味物质
  • 简介: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多多注意,讲究科学的饮食观,同样可以从身边的天然食品中吸收丰富滋养,有效抵抗老化。再昂贵的抗老化护肤品,其中含有的大豆精华、AHA果酸、绿茶因子、维他命C,E、胶元蛋白……都来自身边平凡常见的蔬菜干果,毕竟,纯天然是他们萃取的源头,让我们享受纯天然带来的健康与快乐吧!

  • 标签: 天然食品 抗氧化力 抗氧化物质 食物纤维 奇异果 红色素
  • 简介:提供了测定THPC含量的另外一种测试方法-亚甲基兰比色法,将亚甲基兰在pH为5.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与THPC结合而使亚甲基兰的吸收波长明显紫移,根据其线性关系来推测THPC的含量.结果表明这种线性关系较为理想,稳定性能也比较好.而且此方法容易操作,准确,灵敏,可靠,重复性好.

  • 标签: THPC 亚甲基兰 比色法
  • 简介:测定啤酒内源抗氧化剂活性方法的研究成功,为预测啤酒氧化风味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用带电子自旋共振光变的自旋捕捉法测定强制实验时啤酒中的自由基,检测出的自由基被认定是氢氧基(OH-基)。监测OH-基产生的经过发现,OH-基并非总是在强制实验开始后立即产生,而是在一定时段之后才产生,把这一时段称为OH-基产生的“滞后时间”。滞后时间与啤酒的内源抗氧化物质活性有关,同时也探讨了OH-基产生的机制。

  • 标签: 啤酒氧化 风味稳定性 电子自旋共振光谱 内源抗氧化物质活性 测定 氢氧基
  • 简介:使用Rancimat法测试VE、茶多酚、大豆卵磷脂、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及其复合物对猪油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以期研究种抗氧化剂及复合物在猪油中的抗氧化能力,并使用Schaal烘箱法测试复合抗氧化剂对猪油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VE、茶多酚、大豆卵磷脂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种抗氧化剂对猪油都具有抗氧化效果,其抗氧化能力排序为:VE(纯度:98%)〉大豆卵磷脂(纯度:62%)〉茶多酚(纯度:95%)〉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比较VE与其他三种抗氧化剂复合时猪油的氧化诱导时间,发现当使用300mg/kg大豆卵磷脂与300mg/kgVE复合时,猪油的氧化诱导时间最长,达到16.34h,在60±1℃下,是否添加抗氧化剂对猪油的酸价影响较小,且远小于国标要求的最大值。但添加大豆卵磷脂与VE复合抗氧化剂后,猪油的过氧化值变化速率明显降低,且抗氧化效果好于单一抗氧化剂。因此VE大豆卵磷脂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猪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效果,并且具有价格便宜、安全健康的特点。

  • 标签: 猪油 复合抗氧化剂 大豆卵磷脂 VE 氧化诱导时间
  • 简介:以壳聚糖为原料,双氧水、次氯酸钠和高碘酸钾分别作为氧化剂,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研究了3种氧化体系中氧化剂用量、反应pH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氧化产物羰基含量的影响,最后对3种氧化体系中最高羰基含量的氧化产物进行红外谱图及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在60℃下,双氧水最佳氧化参数是pH4.0,用量15%,6h,得到氧化壳聚糖的羰基含量为46.87%;次氯酸钠氧化参数为pH9.0,用量25%,3h,羰基含量为30.72%;而高碘酸钾氧化参数为pH3.0,用量100%,4h,羰基为94.45%。同时氧化后的壳聚糖红外图谱也显示了羰基吸收峰。SEM说明经过预处理及氧化改性后,壳聚糖的表面形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表面由最初的光滑平整到粗糙不平。

  • 标签: 壳聚糖 氧化 双氧水 次氯酸钠 高碘酸钾
  • 简介:氧化淀粉可以通过Fenton试剂获得。在本实验条件范围内,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Fenton氧化体系氧化淀粉后羰基量最多的条件为pH为4,Fe2+浓度为0.04mol/L,40℃条件下反应,反应时间6h,羰基含量7.49%,羧基含量0.19%。两种基团比率与实验条件之间没有规律。

  • 标签: 淀粉 氧化 羧基 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