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采用CMR-1A复合材料热补仪和3234/G814复合材料预浸料贴片,对完全断裂的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双面修复。通过正交试验法获得了最佳修复工艺参数:固化温度为130℃;固化时间为80min;贴片层数为5层(单面);真空度为0.04MPa;贴片长度为50mm。对优化工艺参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层压板拉伸强度从0MPa增加到320.84MPa,提高了57.29%;LY12CZ铝合金和45钢板拉伸强度恢复率分别为96%和75.53%。

  • 标签: 层压板 断裂 工艺参数 复合贴片 正交试验
  • 简介:为了诊断3维编织复合材料弹道侵彻模型是否合理解释了回归变量与响应变量的关系,提出分段趋势性分析法,构造了分段趋势统计量,论证了分段趋势分析法的相关结果,在模拟数据的模型检验中比较了传统模型检验方法与分段趋势性分析法的优劣。结果表明:分段趋势性分析法能够更有效地诊断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回归模型的同一性,有效弥补了传统模型检验方法对局部系统误差的模型反应不灵敏和过于强调正态假设的不足。

  • 标签: 分段趋势分析 模型诊断 拟合优度检验 F检验
  • 简介:针对无机阻燃剂在聚丙烯复合材料中添加量大、相容性差、力学强度低等缺点,采用添加相容剂或阻燃剂表面改性的方法改善聚丙烯/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PP-gMAH的引入使MH阻燃PP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但相应冲击性能提高有限;硬脂酸钠改性氢氧化镁显著改善了MH阻燃PP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所得阻燃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硬脂酸钠对氢氧化镁的改性会明显降低氢氧化镁的团聚现象,从而提高氢氧化镁与PP基体的相容性。

  • 标签: 阻燃 聚丙烯 氢氧化镁 改性处理
  • 简介:以纳米SiO2颗粒为增强体,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铜基纳米复合材料。考察不同质量分数的纳米颗粒对复合材料密度、硬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的加入,使铜基体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但随着纳米SiO2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均呈下降趋势;当纳米SiO2质量分数为0.3%时,复合材料的减摩耐磨性最好。

  • 标签: 纳米SIO2 铜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 简介:添加质量分数为3.0%的纳米碳化硅(n-SiC)的多元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因数和耐磨性。研究了n-SiC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过程中的转移膜、磨损形貌的影响。研究认为,n—SiC在多元PTFE复合材料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哪E转移膜的形成,以获得低而稳定的摩擦因数;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性、承载能力,减少粘着磨损量,提高复合材料的抗微切削能力;促进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由粘着磨损为主向微切削磨损为主的转变。

  • 标签: 聚四氟乙烯 复合材料 纳米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 简介:为分析3维编织复合材料弹道侵彻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2种统计检验方法,对试验与2种数值模拟过程得到的剩余速度分布分别进行了齐一性检验,结果表明:非参数检验方法能准确检验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第2种数值模拟过程得到的剩余速度分布与试验结果分布相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 标签: 可靠性分析 配对样本t检验 Smirnov检验 随机游程检验
  • 简介:探讨了装备设计研制阶段面向再制造的装备材料设计概念,提出了面向再制造的装备材料设计的5个影响因素,即材料服役寿命、材料可恢复性、材料经济性、材料环保性、材料可分离性,并对每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专家评价法的材料再制造性评价模型,并进行了案例验证,为面向装备再制造的材料设计选择提供了一种选择思路评价手段。

  • 标签: 再制造 材料设计 装备研制 专家评分法
  • 简介:复合导线具有一种很有价值的高电导特性:在一定的频率区域,铜包钢复合导线的导电性能明显地高于铜导线.文章给出了这种高电导特性与传输频率导线结构的关系.

  • 标签: 铜包钢 复合导线 高导特性
  • 简介:通过分析典型火灾事故,揭示建筑装修材料火灾具有易着火、燃烧速度快、易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扑救困难等特点。从装修材料的燃烧过程、燃烧产物危害性分析装修材料的燃烧特性,提出了装修材料火灾防范措施。

  • 标签: 火灾事故 装修材料 燃烧特性 防范措施
  • 简介:汇报材料是首长机关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应用性文体,常常用于下级向上级反映情况、报告工作、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它既是考察干部的直接途径,又是反映工作的有效手段,更是促进建设的重要抓手,在首长机关公文写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写好一篇汇报材料,重点要做到"三要"。一、汇报底数要清。摸清汇报的底数,是写好汇报材料的前提。一是广搜资料,摸清"上情"。要紧扣听汇报者的心理。

  • 标签: 汇报材料 首长机关 公文写作 队伍建设情况 优势需要 人优我特
  • 简介:有一种材料被科学家称为"黑金";有一种材料被科学家预言"将彻底改变21世纪";它,就是有"新材料之王"美誉的石墨烯—当今世界发现的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非常轻薄,当你用铅笔在纸上轻轻划一道,留下的淡淡痕迹就是石墨烯。

  • 标签: 新型纳米材料 石墨烯 导电导热性能 太阳能电池板 燃料电池 触摸显示屏
  • 简介:为了解决87式衬衣的穿着舒适性和美观性的问题,我们经过大量试验,在借鉴军队色织军港绸的基础上,研制出武警部队新式衬衣面料——豆绿牛津纺。豆绿牛津纺是由豆绿色原液着色异形涤纶变形丝与特种涤棉交缠复合纱经过特殊色织、染整工艺加工而成的色织面料。

  • 标签: 武警部队 后勤保障 豆绿牛津纺 87式衬衣 生产工艺
  • 简介:研究开发了一种FeAlCrNbB新型喷涂粉芯丝材,并结合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工艺制备了该材料复合涂层,分析了涂层的常规力学性能、组织结构和油润滑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磨损性能,并和常规FeAl涂层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FeAlCrNbB涂层具有相对较高的显微硬度和拉伸结合强度、低的孔隙率,组织致密,形成了由Fe-Al金属间化合物相、氧化物以及少量非晶和纳米晶组成的复合结构,由于这种复合结构的材料特征,使涂层具备较好的耐磨损性能。

  • 标签: FE-AL金属间化合物 高速电弧喷涂 复合涂层 组织结构 性能
  • 简介:为提高装备部件用20钢基体表面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表面经热浸镀铝处理后,分别采用浸入式和喷淋式2种微弧氧化方式制备陶瓷层,并分别采用覆层测厚仪、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材料表面性能测试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表面处理涂层厚度、残余应力、临界载荷、摩擦磨损和电化学腐蚀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浸入式和喷淋式陶瓷层颜色呈灰色,且表面平整度接近,其中浸入式陶瓷层表面和颜色更均匀,呈浅灰色;与铝镀层相比,浸入式和喷淋式陶瓷层的残余应力分别降低了18%、38%,临界载荷分别提高了1.6、1.8倍,浸入式陶瓷层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小,其耐磨性优于喷淋式,2种陶瓷层的耐腐蚀性能提高,但仍差于20钢基体。

  • 标签: 20钢 微弧氧化 浸入式 喷淋式 耐磨性能 电化学腐蚀性能
  • 简介:采用沉淀氧化法制备了Co3O4/CeO2催化剂,运用XRD,BET,TPR(程序升温还原)表征手段,考察了不同钴铈比及焙烧温度对钴铈复合氧化物物理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在干、湿条件下进行了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铈的加入使Co3O4的粒径变小,经723K温度焙烧制得的钴铈比为9:1的复合氧化物中Co3O4的平均粒径为9.5nm,BET比表面积为119.8m^2/g。干燥条件下,Co3O4的活性优于钴铈复合氧化物,而当反应气中存在湿气时,适当比例的铈的添加起到了抑制湿气的作用,较纯Co3O4活性更好。

  • 标签: CO3O4 CEO2 CO 低温 氧化
  • 简介:为研究7.62mm子弹对斜置陶瓷复合装甲的毁伤效应,针对典型7.62mm穿甲子弹结构,利用ANSYS/LS-DYNA动力学软件对穿甲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弹道枪试验对不同斜置角度复合装甲进行了防御性能测试,最后分析了子弹的破坏形式斜置角度对毁伤效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7.62mm子弹对陶瓷复合靶板的毁伤效能随靶板斜置角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回收的子弹式样的剩余质量逐渐增加,同时钢芯的质量侵蚀由垂直侵蚀向轴侧倾斜方向侵蚀过渡;且随斜置角度的增加,穿甲子弹的偏转角度先增加后减小,其对复合靶板的极限穿透速度呈指数型增加,其中穿甲子弹对陶瓷复合装甲的极限穿透斜置角度为0°~15°。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穿甲子弹 斜置 弹道极限 复合装甲 毁伤效应
  • 简介:你们吃过美味的皮皮虾吗?剥虾的时候要小心,它那硬硬的壳和刺,有时候会伤到我们的手呢.不过,最近科学家们却发现:皮皮虾独特的螯棒结构让它们避免了在碾碎甲壳类猎物时受伤,或许能为研发航天器所需要的超硬材料提供新思路。看来,皮皮虾要为航天发展立大功呢.

  • 标签: 启发航天 材料制造 皮皮虾启发
  • 简介:近代中国英语教育始于19世纪上半叶英美传教士在华开展的教会教育.浙江是中国教会中等教育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英语是近代浙江教会中学倾力打造的课程,其课程设置具有与公立及其他私立中学所不同的特点.文章梳理了近代浙江教会中学的设置概况,讨论了英语课程的设置情况、特点及其当下启示.

  • 标签: 近代浙江教会中学 英语课程设置 特点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