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单发结节的手术方式,总结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6例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治疗,总结术式,随访1~3年观察疗效。结果42例行患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加峡部切除、11例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8例单纯甲状腺结节摘除术、5例患侧腺叶全切除加峡部切除加对侧腺叶全切除;所有病例均手术治愈,随访1~6年无死亡,其中2例声音嘶哑、无甲状腺腺瘤复发、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手术治疗是甲状腺单发结节的首选治疗方法,患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结节是安全、有效的术式。

  • 标签: 甲状腺单发结节 甲状腺叶切除 不同术式
  • 作者: 杨勇房博刘洛锋杜春花朱其锋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硬膜下血肿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纳入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0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接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所存在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组,两组患者分别选择钻孔引流术以及钻孔冲洗引流术,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其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相关统计学软件计算可知,差异存在较强的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而言,采用钻孔引流术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3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小肠闭锁中的疗效,为小肠闭锁患儿个体化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7年9月168例小肠Ⅱ、Ⅲ、Ⅳ型闭锁患儿临床诊治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为3组:端端吻合组(58例)、端斜吻合组(68例)、近端裁剪端端吻合组(42例),端端吻合组和端斜吻合组又分为近端肠管口径>远端4倍a组,≤远端肠管口径4倍的b组。对比分析各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肠闭锁类型及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随访半年并发症情况。结果各组患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肠闭锁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裁剪端端吻合组在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均优于端端吻合a组和端斜吻合a组(P<0.05)。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端斜吻合a组优于端端吻合a组(P<0.05),端端吻合b组和端斜吻合b组在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并发症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住院时间端端吻合b组长于端斜吻合b组(P<0.05)。结论对于近端肠管口径>远端4倍的患儿,建议行近端肠管裁剪端端吻合手术,有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更少的优点;对于近端肠管口径≤远端4倍的患儿,建议行端斜吻合手术,较端端吻合手术有住院时间更短的优点。先天性小肠闭锁根据患儿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先天性,肠闭锁 手术方式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十二指肠镜切开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胆道损伤、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十二指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胆结石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十二指肠镜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72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胆囊结石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联合手术方式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接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的患者98例,按照患者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接受人工晶体置换术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的观察组(n=49)和接受人工晶体置换术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的对照组(n=49)。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视力、眼压、散光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人工晶体置换术加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治疗后视力、眼压和散光,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体置换术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方式与时机对非脑疝形成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60例非脑疝形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早期(发病6h内)手术组30例,延迟(发病6h后)手术组30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穿刺引流组为27例,小骨窗开颅手术组为33例,分析对比各组患者术后5d时GCS评分、围手术期内再出血数及半年时ADL评分。结果早期手术组术后5d时GCS评分为(13.8±3.2)分,延迟手术组为(11.3±2.9)分,早期手术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延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引流组为(12.8±3.2)分,小骨窗开颅手术组为(10.4±3.1)分,穿刺引流组术后5d时GCS评分明显高于小骨窗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组有2例再出血患者,均在穿刺引流组,延迟手术组及小骨窗开颅组无再出血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穿刺引流组ADL评分分级和危重患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出血量在30~50ml内未形成脑疝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提高预后,早期穿刺引流手术术后有再出血风险,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其预后无显著影响。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方式 手术时机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在出血型脑卒中之中位居首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破裂型腹主动脉瘤的急救处理流程,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死亡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6月至2019年6月91例破裂型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急诊资料及住院资料。其中12例因失血量过多术前死亡,余79例患者均住院接受开放手术或血管腔内修复术。比较术前死亡组(n=12)与术前存活组(n=79)、开放手术组(n=50)与腔内修复手术组(n=29)、术后死亡组(n=23)与术后存活组(n=56)患者的年龄、到达医院时间、急诊准备时间、第一次肌酐值、急诊输液量、术前血压下降、术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髂动脉是否受累等指标的差异。结果79例患者接受开放手术或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术后死亡23例。术前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到达医院时间、第一次肌酐值、急诊输液量分别为(77±11)岁、(18±5)h、(469±150)μmol/L,(4 140±1 743)ml,术前存活组分别为(70±10)岁、(12±8)h、(228±174)μmol/L、(1 358±1 21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放手术组与血管腔内修复术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处理及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血管腔内修复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中主动脉阻断率分别为100(50,175)ml、(3.2±0.9)h、13.8%,优于开放手术组的1 700(600,3 425)ml、(5.2±1.1) h、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急诊准备时间、第一次肌酐值、急诊输液量、血压下降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7±8)岁、(4.1±1.7) h、(456±172)μmol/L、(2 024±1 687)ml、100%、100%,术后存活组分别为(68±10)岁、(2.7±2.2)h、(135±26)μmol/L、(1 085±825)ml、21.4%、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破裂型腹主动脉瘤患者年龄、急诊准备时间、第一次肌酐值、急诊输液量、血压下降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均与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相关。有条件者,血管腔内修复术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 标签: 主动脉瘤,腹 动脉瘤,破裂 急救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对妇科内分泌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收并确诊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病历资料用于本次临床对比研究,按照手术方法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甲、乙、丙三个组(每组各40名患者),甲组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乙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丙组采取子宫部分切除术,对比三组患者内分泌状态,从而分析手术效果。结果术前三组患者FSH、LH、E2、P内分泌水平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术后三个月、六个月后E2指标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乙组和丙组术后六个月后E2指标显著较术前、术后三个月有所降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实施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和子宫部分切除术均对子宫造成一带程度的损伤,使内分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的影响较小,能够延缓卵巢功能的衰减,故值得深入研究并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 子宫部分切除术 内分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在宫颈上皮内瘤病变Ⅲ级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Ⅲ级患者240例,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行宫颈电圈环切术,B组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和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术后痊愈率低于对照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术疗与宫颈电圈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病变Ⅲ级均有显著疗效,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宫颈冷刀锥切术 宫颈电圈环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