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偏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后偏患者纳入此研究中,并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择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与此同时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比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比对MAS、FMA以及BI评分,差异性显著提升,统计系意义产生。结论脑卒中后偏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选择综合康复方法有助于其运动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康复疗效。

  • 标签: 综合康复 脑卒中 康复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电针治疗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脑卒中后偏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5月-2021年8月某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的患者中筛选出4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患者,分为实验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只应用常规康复治疗进行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电针疗法,每组治疗5个周期,每个周期18天,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前后对比。研究结果:经过电针疗法及常规的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ADL、FMA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肌张力状况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电针 脑卒中 常规康复治疗 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运用随机数表法将 36 例脑卒中后偏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评估表( FMA)、改良 Barthel 指数( MBI)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 FMA、MBI 得分均比对照组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后偏患者采用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结合气压治疗的疗效作用。方法对104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仪治疗,两组经30天治疗对照和观察再判断疗效。结果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30天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30天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5或0.01)。结论气压治疗仪治疗对偏瘫病人有助于患侧肢体功能恢复和本体感觉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降低脑卒中病人的致死、致残率。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气压治疗仪治疗 本体感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作为当代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对于不同的患者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情况,让患者不仅忍受着身体上的病痛,更要经受精神上的摧残,因此疗法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缓解患者的伤害,让患者能够更好地生活,同时也能够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减轻伤痛发生的一切可能性。本文将会从当代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现状以及疗法在脑卒中的有效应用来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程在1-3个月内且具有一定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患者在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强度为20%和60%的最大运动能力的电动脚踏车训练,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肌力耐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结果三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2组患者的改善优于治疗1组。结论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结合常规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的恢复。

  • 标签: 脑卒中 有氧运动 下肢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悬吊训练(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两组均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再加 SET,治疗时间持续 8周。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使用简易下肢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进行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前 FMA、MBI、BBS 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通过8周治疗后,两组结果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

  • 标签: 悬吊训练 康复治疗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 研究目的:观察利用 PNF 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0年12月某医院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40例,随之将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20人。研究结果:在进行 6个月的 PNF 技术训练后,实验组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实验后的 FMA 下肢运动功能量表的分值,明显比实验前的实验组与实验前后的对照组都有大幅度的提升,表现出非常显著差异(p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PNF技术 下肢运动功能障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8月就诊的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方法中心随机系统法。8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1)康复效果;(2)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左右步长差、步速、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的差异。结果(1)康复组对比常规组康复效果更高,P<0.05;(2)干预前两组左右步长差、步速、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相似,P>0.05;干预后康复组对比常规组左右步长差、步速、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升其独立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患者 运动功能 恢复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基于此观察组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MA、BI指数等评分以及疗效。结果在FMA、BI指数等评分上,两组治疗前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且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0%(135/150)较对照组80.67%(121/150)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老年 脑卒中偏瘫 针灸 康复训练 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