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治疗输尿管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泌尿外科在2010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输尿管囊肿患者14例,纳入本次研究,均接受内镜治疗。记录并统计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复查,观察患者有无复发。结果本研究的13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排尿顺利,无尿路感染发生,无术后出血。随访后,患者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CT、膀胱镜检查均无复发。结论内镜治疗输尿管囊肿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优点,可以在临床作为首先治疗方式。

  • 标签: 输尿管口囊肿 内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屋面排雨系统分为内排雨系统和外排雨系统两类,建筑物内部设有雨水管道,屋面设雨水斗的雨水派出系统为内排雨系统,否则为外排雨系统。按照雨水排至室外的方法内排雨系统又分为架空管排雨系统和埋地管排雨系统。雨水通过室内架空管道直接排至室外的排雨管(渠),室内不设埋地管的内排雨系统称为架空管内排雨系统;架空管内排雨系统排雨安全,避免室内冒水,但需用金属管材多,易产生凝结水,管系内不能排入生产废水。雨水通过室内埋地管道排至室外,室内不设架空管道的内排雨系统称为埋地管内排雨系统。屋面排雨系统就是把雨水通过管线排入相应地下管道内的系统。

  • 标签:
  • 简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可以防止引流不畅影响疗效或引起腹腔引流管口周围引流液外渗,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护士护理量。当发生引流液外渗时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有效地收集外渗的引流液。文章介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18例腹腔引流管管口周围液体外渗的患者采用了一件式造口袋收集引流液的方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引流术 液体外渗 护理
  • 简介:摘要水电站压力钢管非水平管段安装管口测点位置、管口中心位置误差计算是该项施工中的一项重点和难点技术,其计算成果是指导后继管节安装的重要依据。为此,理论结合实际、系统的推导出一套能满足安装精度要求的计算公式,使钢管安装误差可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进行控制。该成果应用于三峡工程右岸电站压力钢管安装中,其质量控制成效显著,特别是在该工程凑合节整体安装中这一技术起到关键作用。

  • 标签: 水电站 压力钢管 管口误差 公式推导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在<2cm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来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2cm肾结石患者共11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行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RIRS)的患者为研究组,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57例患者。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结石清除率和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NL术相比,RIRS术治疗<2cm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应用效果 治疗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输尿管壁面积对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术197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术前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C反应蛋白(CRP)、肌酐、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和输尿管壁面积等指标。根据术中结石是否嵌顿将患者分为嵌顿组和非嵌顿组。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嵌顿性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年龄的M(Q1,Q3)为51(36,56)岁;男137例,女60例;根据输尿管镜下结果分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82例,非嵌顿性输尿管结石1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CRP、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CT值(P<0.01)、输尿管壁厚度(P<0.001)、输尿管壁面积均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采用ROC曲线比较结石CT值、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效能,输尿管壁面积AUC最大(AUC=0.901,95%CI:0.859~0.943,P<0.001),其次为输尿管壁厚度(AUC=0.799,95%CI:0.736~0.862,P<0.001)、结石CT值(AUC=0.700,95%CI:0.626~0.775,P<0.001)。经Delong检验,输尿管壁面积与结石CT值(Z= 4.527,P<0.001)和输尿管壁厚度(Z=3.407,P<0.001)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尿管壁面积的最佳预测值为79.6 mm2,该临界值预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敏感度为80.1%,特异度为89.5%。结论输尿管壁面积、输尿管壁厚度以及结石CT值均是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且输尿管壁面积的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壁面积 预测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URS)下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00例应用输尿管镜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URS组),和同期应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84例(MPCNL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1个月结石排除率。结果在手术的一次碎石成功率和术后1个月结石的排除率方面,MPCNL组明显优于UR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URS组优于M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应用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4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12例输尿管结石经输尿管镜手术取石或碎石成功378例,成功率为93.38%。上段输尿管结石18例弹回肾内,放置双J管后再行ESWL治疗;12例因输尿管镜无法到达结石处而改行开放手术,无输尿管黏膜剥脱、撕裂、严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对于中下段结石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气压弹道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室护士配合方法。方法148例输尿管结石均行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手术室护士做到术前访视,术中熟练配合,详细了解钬激光的性能,掌握其操作步骤、技术参数和注意事项,术中注意患者的体位摆放及病情观察。结果本组均取石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结石排净率100%。结论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术中的护理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 标签: 碎石术,激光 输尿管结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尿管镜下利用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进行观察。方法对81例患者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并对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0.1%,且患者恢复良好。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仍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便捷的治疗方法,可作为复杂性肾结石的首选。

  • 标签: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经镜下弹道碎石取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通过直接进镜法进行镜下弹道的碎石取石。结果41例患者镜下碎石取石成功38例,成功率达90%;41例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血尿,6例产生肾绞痛,通过保守治疗及双“J”管留置好转或消失。结论输尿管镜弹道碎石取石术,可有效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置管,加强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增加成功率。

  • 标签: 输尿管镜 弹道碎石 取石
  • 简介:输尿管软镜技术是泌尿外科领域一门新兴的微创技术,在上尿路疾病的诊治尤其是肾结石的治疗方面,输尿管软镜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掌握输尿管软镜技术是泌尿外科医生的迫切要求。我们在不断总结其他内镜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输尿管软镜技术的培训模式。对输尿管软镜技术采取了手把手方式的精品小班技能操作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授课、模拟器训练、现场手术演示和术中手把手教学,并针对输尿管软镜的围手术期特点,对医生和护士开展围手术期的团队训练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微创技术 培训模式 教学
  • 简介:摘要深基坑狭窄区域回填施工方法,基坑中设有沿基坑的边沿设置的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支护结构和地下室外墙之间设有换撑板,换撑板上形成有沿基坑的边沿间隔设置的多个下料口,支护结构、地下室外墙和换撑板的底部之间形成回填区域,该方法通过依次对多个下料口下方的回填区域进行回填和振捣棒振捣,进而连续的、多点式的对回填区域进行回填使得回填区域的回填密实。解决了在基坑支护与建筑物外墙之间操作间距狭窄时,采用传统方法对基坑回填存在的人工夯实、机械碾压不方便的问题。

  • 标签: 狭窄区域回填 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