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30前后英国在国际危机外交事务中表现出忍让、妥协、直至后来的绥靖政策,其结局给世界带来危险的战争.这与一战后英国强势处理国际事务、20采取“扶德抑法”和满足通过条约、国际联盟下的维护集体安全体系有关.英国的这种“和平外交”决策和英法满足德意日的侵略利益的做法,实际上袒护了法西斯的侵略行动,其结果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教训值得人们深思.

  • 标签: 20世纪30年代前后 英国 和平外交 国际联盟
  • 简介:1930是近代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知识分子精英群体的交往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各具特色的文化沙龙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为学人们提供了公共交往空间。本文以“太太的客厅”风波为中心,对这一时期北平文化沙龙现象及梁家茶会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剖析了“太太的客厅”风波发生的时代背景及缘由。在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面前,单纯追求学人情趣而忽略学人责任的文化沙龙,争议在所难免。

  • 标签: 1930年代 沙龙 林徽因 冰心
  • 简介:20世纪30的诗坛涌现了一股“晚唐诗热”,构成当时新诗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一热潮的发生既表现在废名、林庚、何其芳、卞之琳等诗人对晚唐诗词的青睐、亲近程度,也表现在当时各种刊物、论著、文章对晚唐诗词的关注与推介热度,还表现在诗人们在大学课堂及教材中对晚唐诗词的重点推崇与理论阐释等方面。

  • 标签: 晚唐诗热 1930年代 独特现象
  • 简介:本文考察1933丁玲被捕事件发生后,各方力量(左翼、自由主义、大众舆论)等对此事件的言说。从5月17日上海英文《大美晚报》首次报道丁玲失踪,至6月底外界普遍相信丁玲“已死”这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左联、文化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接连刊登宣言营救丁玲,当局则通过舆论坚决否认曾逮捕丁,不同地位、背景的个人,如鲁迅、沈从文、胡适等也都从自身立场对此作了反应,其各自的意识形态、亲疏关系、政治立场都从他们的反应中呈现出来,亦折射出1930中国文坛生态之“光谱”.

  • 标签: 丁玲 “丁玲事件” 左联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 简介:电影引进中国之初始,就与政治宣传密不可分。192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电影成为一种有效塑造党国形象,让民众接受规训教育的快捷技术手段。从1930初开始,南京当局曾大力推动电影教育运动,杭州则是其重要地区。中国电影教育协会杭州分会及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电影巡回放映队,深入全省城乡放映,电影成为民众了解“党国形象”的重要媒介,民众也得以接触到电影这种现代事物。当然,无论是教育影片的选择,还是放映活动的宣传动员,主要仍与南京政府“党国塑造”目标紧紧相连,不过,这种党国宣传实践也有其内在矛盾,浮光掠影般的民众教育基本上不能取得实际成效。

  • 标签: 电影教育 运动 党国 浙江
  • 简介:通过重新审视《一地鸡毛》及关于它的各种评论,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理解80—90转变的切入口。作品通过对人物生活场景的描写,真实再现了80、90之交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生活感觉。同时,塑造了伴随着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新人——"经济人"的形象。批评家、作家的评论和言说展现出80共识的破裂,以及理解、进入90的不同方式。

  • 标签: 《一地鸡毛》 生活感觉 “经济人” 共识
  • 简介:伟人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这位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创造了无数传奇的巨人,他的一生就是一个蕴含深切、感人肺腑的神话。20世纪90以来,毛泽东题材电影形成创作热,运用新的人物描写策略,为我们塑造了立体化的毛泽东形象,在宏大的叙述视野中弘扬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着独特的美学意义及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

  • 标签: 毛泽东题材 电影创作 价值 策略
  • 简介:20世纪80,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历了“现实主义影片一探索片一娱乐片”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80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要有歌舞片、历史片、革命片、生活片、儿童片、探索片和娱乐片七种类型。其中,探索片和娱乐片最值得研究和探讨。20世纪80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追求电影语言本体性、先锋性,表达人文关怀,凸显娱乐性等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和探索。总结其发展正反两方面经验,有利于探索和揭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路径。

  • 标签: 少数民族 电影 承前启后 20世纪80年代
  • 简介:20世纪60中期,联邦德国学生运动爆发,运动的目标是“民主化”,在政府压制下,运动走入低潮.随后的70“公民行动”勃兴.“公民行动”起初主要是关注环境等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但很快提出了政治与社会变革的要求.70末80初,反核和平运动使“公民行动”进入一个高峰.学生运动促进了激进民主思潮的传播及文化和政治批判潜力的进步.“公民行动”则使一个新的以“绿色”命名的政党形成并促使传统政党“绿化”;改变了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的发展理念,实现“绿色”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的反核和平运动则制约了80初的东西方冷战,促进东西方重新走上谈判与缓和之路.

  • 标签: 联邦德国 1960-80年代 学生运动 “公民行动”
  • 简介:荆门是灿烂的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级荆门市建市30来,荆门文化研究经历了起步与积累、拓展与繁荣、深化与辉煌的三个历程,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研究机构和一批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文化荆门”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标签: 荆门 30年 文化研究 发展历程
  • 简介:在今天的中国,奥斯丁是一位备受喜爱的作家,但其在中国的“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历了长期的积累,凝结了几代学人的努力。在国内编写的文学史中,对奥斯丁的述介亦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详的过程。因此,文章以国内学者主编的英国文学史为基础,着重研究20世纪80以来奥斯丁文学形象的变化,从而分析奥斯丁在中国的认知和接受状况。

  • 标签: 简·奥斯丁 英国文学史 接受
  • 简介:20世纪80的中国都市小说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日渐完善成熟的发展过程,这种变化是都市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农业走向商业、从传统伦理走向现代科技过程中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生存方式不断解构和更新的真实状态的反映.

  • 标签: 20世纪80年代 中国都市小说 发展 轨迹
  • 简介:"在她的故乡中,成了异国之人……"1987发表的《赵南栋》,写的是19849月7日到12日,出狱十后的左翼分子赵庆云在台北东区某大医院病房中临终前的五天,但是场面涵盖的却是自1930起的半个世纪。按照作家过去写作的风格,把历史时间座落在书写的当下,《赵南栋》有可能1984就开始写了,该是19837月完成的《山路》的续篇,

  • 标签: 50年代 第三世界 分子 左翼 陈映真 台湾地区
  • 简介:这是一张让大多数人非常熟悉的照片,照片中毛主席面带笑容,举手向群众致意。然而,除了我们这些工作人员外很少有人知道,拍照时毛主席穿在身上的军装、戴在头上的军帽是没有经过洗烫的。

  • 标签: 毛主席 衣服 工作人员 照片
  • 简介:30前,一个爸爸成天拿奶瓶、洗尿布,会被周围人嗤之以鼻,认为“没出息”:现在,年轻爸爸给孩子喂奶、讲故事,和孩子进行亲子游戏,几乎成为“新好男人”的必修课。30前,独生子女每天吃一个鸡蛋,引来教育专家一片批评,认为过于娇生惯养不利于孩子成长;

  • 标签: 家庭教育 变迁 中国 孩子成长 亲子游戏 独生子女
  • 简介:上个世纪三十起十间.庄学本在当时地图没有标示的“白地”和人称“险地”的中国西部地区,拍摄了大量照片,并有较为详细的考察文字。它们质量上乘,具有丰富的学术内涵。考察对象主要是藏彝走廊的藏、彝、羌、土、纳西、摩梭等民族,其内容涉及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考古学诸方面。这些基于强烈国家民族意识的作品,是那个时期藏彝走廊最重要的民族志影像作品,也使庄学本成为中国影视人类学的先驱。

  • 标签: 藏彝走廊 民族志摄影 庄学本
  • 简介:今年7月8日是《智力》杂志创刊30的日子。为庆祝这个时刻.我们特别挑选了30中的若干杂志封面嗣作了一个“飞行棋”。希望读者朋友能够在游戏之余,了解《智力》杂志的成长之路。

  • 标签: 杂志创刊 智力 飞行 杂志封面 成长之路
  • 简介: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一家排理书店“被书谋杀“(MurderbytheBook)日前传出消息,如果在今年4月前尚未找到买家的话,很遗憾,那么这家有着30历史的推理书店就将关门。

  • 标签: 书店 推理 历史 美国 俄勒冈州 波特兰
  • 简介: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欣闻你学报创刊三十周,可喜可贺!“三十”而立。作为地方高校学报,你们伴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进取,在同类学报中成绩显著,为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做出了自己应有的一份努力,值得肯定。“三十”而立,是人生的起点,是事业的开始,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再接再厉,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去迎接高校学报新一轮的改革创新,为高校期刊的发展,为我们学术的繁荣和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再作贡献。

  • 标签: 高校学报 师范学院 创刊 泉州 文化教育事业 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