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正>现代汉语中的动词大多可以带时态助词“”表示“进行体”,也可以重叠,表示“尝试态”或者“短时态“,这在语法研究中已经讨论得很多;但动词带““后还可以再重叠,构成一种形式和意义都不同于“V”“VV”的“VV”重叠式,这却鲜有论述。重叠式研究的重要方面是考察重叠式同其基式的异同。“VV”同动词带“”和动词重叠都有直接关系。本文试图从分析一千三百万字比较典范的现代白语文著作中收集的174例“VV”重叠式同“V”和“VV”之间的对立出发,对重叠式提出句法、语义和语用方面的描写与解释。

  • 标签: 重叠式 谓语性 汪曾棋 先行词 主语 从维熙
  • 简介:写下这题目,绝不是为了模仿《痛并快乐着》,像作者白岩松那样矫情作秀,而是为了告诉爱好写作的广大同学,思想者是美丽的,但在产生美丽的同时,也产生苦恼,尽管这是一种“快乐的苦恼”。

  • 标签: 思维 弱势群体 苦恼 教育 科学家 快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有一位中年朋友,复姓欧阳,黑龙江人。我常去他家串门儿。时间长了.我发现他们夫妻有个特点:有话幽默说。

  • 标签: 夫妻 中年 发现 幽默 朋友
  • 简介:本文对大学生称外国人为“老外”动机和外国留学生对“老外”称呼的心理感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称呼外国人“老外”的动机十分复杂;不同人在不同场合使用“老外”称呼的动机不同,这一称呼语也有不同含义;外国留学生对“老外”称呼的心理感受总的说来是消极的。就总体来看,“老外”是一个具有贬义的称呼。

  • 标签: 老外 称呼语 动机 心理感受
  • 简介:文章认为,“”由动词“附著”义而虚化为动词“放在、放到”义;由动词“放在”义而虚化为存在动词“在”义,由动词“放到”义而虚化为结果动词“到”义;由“在”义存在动词而虚化为持续态助词,由“到”义结果动词而虚化为实现、完成态助词。“”是在位于“主+动+”、“主+动++宾”两种语法结构中谓语之后补语位置上,从中古前期至中古晚期完成语法化过程的。

  • 标签: 动词 语法化 时态助词 持续 实现
  • 简介:摘要通过对寻乌方言的调查发现寻乌方言中有丰富的体标记,本文简单梳理了普通话中体标记词的演变过程,并主要分析与普通话“”、“了”、“过”相对应的寻乌方言中的“稳”、“了”、“过”的用法。

  • 标签: 寻乌方言 体标记
  • 简介:内容摘要本文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提出了DailyReport如何通过写、读、说、听这种顺序和方法来体现语言技能目标,即听、说、读、写这四种技能以及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 标签: Daily Report 新课标 听说读写 写读说听 顺序
  • 简介:<正>福州方言的口语里""[tuo(?)~5]出现的频率很高,它既是实词,又是虚词。下面分析它的同牲与语法功能。福州话声、韵、调及变调规律,请参看拙作《福州方言的"切脚词"》(载《方言》1982年第1期,37—46页)。

  • 标签: 语法功能 普通话 福州方言 助动词 副词 变调规律
  • 简介:<正>一状态持续与动作进行1.0现代汉语普通话动态助词""既可以表示状态持续也可以表示动作进行,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日本学者木村英树(1983.2)最近试图区分两个"":表示状态持续的""是补语性词尾;表示动作进行的""是时态词尾。除了"词尾"这一名称尚可斟酌外,本文原则上同意这样的分类,并进一步扩大讨论的范围,寻求多方面的论据。1.1""由动词虚化为助词,逐步形成了汉语表示动态的两个语法次范畴:状态持

  • 标签: 状态持续 单音节动词 动作完成 汉语普通话 现代汉语 动态助词
  • 简介:本文通过对满汉合璧语料《清文启蒙》、《清文指要》(百章)中"X"类复音介词的考察,揭示出由""附加生成的复音介词是清代汉语复音介词生成的最主要方式。清初"X"类复音介词使用频繁,这一阶段"X"类介词内部,语法化程度不一,呈现出多层次并存的局面。"X"类介词中的""也并非处于同一虚化程度,有的保留了一定的体意义,有的则虚化为词内成分。满汉合璧会话书中,复音介词"X"主要对译着满语的后置词、格助词成分,这些成分在汉译为介词时就是否带""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满汉合璧会话书是专供旗人学习北京话的语言材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单音介词及双音介词的使用和发展。

  • 标签: 满汉合璧 《清文启蒙》 《清文指要》(百章) X着 介词
  • 简介:当助词“”依附于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义时,“在+L+VP”隶属于构式“在+L+VP”,“”只是动词VP的内在变体;当助词“”表示状态持续义时,构式“在+L+VP”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本文试图从构式的理据形成、构式意义、构式组件VP的特征、构式对构式论元的选择等方面论证该类“在+L+VP”作为构式存在的独立性。

  • 标签: 状态构式 在+处所 VP着
  • 简介:古日语在通常情况下采用动词后续助动词“つぬたぅぅ”的形式表示动作的完成状态.即动词的完成貌。然而,笔者在考察日本古典文献过程中却发现,“动词+”结构也是表示动词的完成状态的一种重要形式。有鉴于此,本文在提出动词完成貌结构中存在“动词+”结构的基础上。又从结构特点上将“动词+”结构分为三类,并通过与古汉语四种情况的“动词+”结构进行比较,归纳出古日语“动词+”的结构特征和语法功能。

  • 标签: “动词+着” 完成貌 结构特征 动词特性 语法功能
  • 简介:连动式中“了、、过”的单用和连用李铁根本文考察连动式中“了、、过”的单用和连用情况及其时态功能①。限于篇幅,这里只讨论二项连动式。“V1”代表前项动词语,“V2”代表后项动词语。一、“了”、“”、“过”的单用1.1“V1”中的“了、、过”“V...

  • 标签: “着” 连动式 “了” 述宾短语 “过” 述补短语
  • 简介:事件是事物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再到又一状态的连续或过递变化过程。一个完整事件可以切分为活动起始、活动持续、活动终结、遗留状态起始和遗留状态持续五个前后相继的事态。"了"可以标示活动起始、活动终结或遗留状态起始事态,""可以标示活动持续或遗留状态持续事态。存现构式中存现动词跟"了"或""的共现与动词内在过程特征有对应关系。具有"起始"过递"持续"或"持续"过递"终结"特征的呈现或附着动词在存现构式中跟"了"和""都能共现。"了"、""可替换的存现句在反映事件过程的事态特征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在语义、句法、语用和语篇中都有所反映。

  • 标签: 事件过程 存现构式 "了" "着" "着"替换 认知解释
  • 简介:表祈使的“V点儿”是现代汉语一种特殊的句式,即用持续体表示祈使。这一格式是“点儿”替代近代汉语表祈使的“V些”中“些”的结果。“V点儿”中的“点儿”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语法化为一个整体,“”也基本上由表示状态持续的助词语法化为一个词内成分,这一语法化过程在近代汉语里已经开始并基本完成。

  • 标签: 着点儿 来源 语法化
  • 简介:文章针对河北魏县方言中与“”有关的两个问题:“淋”“打着”等中“”的两读及相关问题和“”“子”同音相混及相关的问题进行详细描写分析。认为河北方言的“”并不像以往人们所感觉的那样与普通话基本相同,而是无论在语音形式、分布特点还是在语法意义等方面,都与普通话及其他方言有许多细微而重要的差别。

  • 标签: 魏县方言 虚化 成分的同一性
  • 简介:这篇论文主要从总体使用情况、上下文语境、同义句式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了"NP+在+NPL+V"及其同义句式语用问题.

  • 标签: 同义句式 语用 主位 述位
  • 简介:普通话里表动词进行态或持续态的“在、”,上海话里都说成“勒勒”。“在、”之间,与之相当的两个“勒勒”之间,有一密切的关系。本文认为下列关系是可以注意的:一、受“在”或表方位处所的“在……”修饰的动词,往往含有“”。二、上海话里一部分动词同“勒勒()”的关系,跟它们同方位处所词语的关系有关。三、用“在”和用“”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对换。

  • 标签: 普通话 上海话 动词 处所词语 方位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