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03
  • 简介:    5.王力(1936)对南北朝的分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古音的关键时期,把魏晋时期的语音(古音)看作从上古音到中古音演变的转折点,张万起的《中古汉语特点和汉语史分期

  • 标签: 分期综述 音分期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第二阶段发展的历史,在晚唐佛教寺院壁画的风格转变中没有发展的意义,是这一阶段佛教寺院壁画风格发展的又一典型

  • 标签: 佛教寺院 历史分期 唐代佛教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20
  • 简介:如果讨论文学史分期是意味着文学观念和文学史研究视角的变化,【内容提要】文学史分期的讨论反映了不同的文学观念的讨论,讨论文学史的分期必然地包含了文学观念和文学研究视角的改变

  • 标签: 分期文学 文学观念 文学史分期
  • 简介:本文以赵义山先生的《20世纪元散曲研究综论》和杜肇昆先生的《元散曲历史分期的统计研究》为基础,对元散曲的历史分期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了一些罗列和论述。各家观点都有自己独到与合理之处,笔者认为在原有的各家分期的基础之上。应把元散曲的形成的起始年代向前推至金末.而衰落期的终止年代则应向后推到明初。

  • 标签: 元散曲分期 “两期说” “三期说” “四期说”
  • 简介:分期是史学建构的核心问题。在中国电视剧诞生后的51年内,学术界对电视剧史的思考与研究已经有30多年了,但关于其分期问题尚未达成一致的见解。

  • 标签: 中国电视剧 分期问题 发展史 学术界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6-18
  • 简介:中国社会形态,我们说人文主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基本特点,我们说人文主义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基本特点

  • 标签: 中国社会 历史分期 层面历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7
  • 简介:历时地区分为‘中国新文学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三个阶段,[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比如,反映在文学史研究中就要求把文学从政治的附庸中解放出来

  • 标签: 中国现代 分期政治学 政治学文学
  • 简介:文章将1937—1948年称为曹禺创作的“悲剧观念转向期”。1937年后,在国事和家事的双重影响下,曹禺的现代性立场发生了位移:由审美现代性向启蒙现代性转变。在悲剧观念方面,国家危亡、匡扶正义等宏大主题成为作家的主要表达对象,同时一反过去的评价人物的“非道德”立场,转而从道德立场来臧否人物。值得肯定的是,在发生上述转向的同时,作家始终坚守着与官方意识形态相疏离的民间立场,保持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独立品格。

  • 标签: 曹禺 悲剧观念 戏剧创作 创作分期 现代性 道德立场
  • 简介:一件东西要成为商品,须具备二要素:价值和使用价值;散文是不是商品,是否也应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呢?回答是肯定的。散文应当是商品。也许有人不赞成这样的说法,甚至可以举出理由。比如说,有人的写作只是一种雅兴,自我把玩而已。这说法看起来振振有词,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且不说这世上究竟有没有这样的人,纯粹为自

  • 标签: 使用价值 散文 劳动价值 商品 审美价值 精神产品
  • 简介:曾经有个小国的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碧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使者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 标签: 人的价值 使者 小国
  • 简介:只要我们细心发现。文学无时无刻不在给予我们取之不竭的温情和力量。它让身处荒原却走不出荒原的我们,在痛苦和无奈之中寻找到生命的依靠和灵魂的栖息之所,使生存的庄严和自由成为可能。

  • 标签: 文学的价值 荒原 无奈
  • 简介:在美国内华达州,一个叫麦尔宾·达玛的年轻人正哼着小曲,驾驶着他新买的法拉利车兜风。这时他看到路边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满脸疲惫,艰难地向前挪动着双腿。于是,他停下车,走到老人的身边,关切地问道:"先生,您要去哪儿?我可以载您一程。"老人喘着气说:"我要到拉斯维加斯去。"麦尔宾载着老人到了拉斯维加斯,看到老人一身破烂的衣衫,以为老人是

  • 标签: 拉斯维加斯 老人 美国内华达 价值 衣衫 小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价值事实与价值事实的对立是客观存在的,即非价值事实与价值事实的对立,也就能否由事实推导出价值的问题

  • 标签: 事实价值
  • 简介:<正>有一句话说,年龄愈大就愈能懂得灰色的价值。这里,当然不是指衣着等外在的颜色,而更多是指人的思想方法之类的一种为人处世的基调。

  • 标签: 就是你 私人生活 冷冬 江苏文艺 使人 活着
  • 简介:海外华文文学既存在着同文、同宗、母题等等的共通性,更呈现了由不同地区、社会、族群、人文环境生成的文学步态和作家姿态的差异性。“异”促进了不同作家的创新个性,也构成了华文文学的多元与丰富。各异其异,各美其美,异态共生,互补共荣,不但是文学的常态,还可以激发一种对话、沟通的精神,重构和而不同的文学秩序。海外华文文学也因“异”而成为一个没有终止的运动体。

  • 标签: 海外华文文学 差异性 和而不同
  • 简介:2016年暑假.对青年学者李洪华来说。显然是灿烂而愉快的日子。“结束在杜克大学既漫长又短暂、既新奇又单调的访学生活”,“听着窗外盛夏肆意的蝉声”,把“在杜克整理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连同基本打烊的(20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叙事小说研究》”装入行囊,满怀“一年来的访学也算差强人意了”的欣喜,以及与家人“自驾纵横美利坚,耳濡目染异国风情,徜徉美丽的杜克校园,聆听后现代主义大师和导师的精彩授课”之类的“难忘的记忆”,即将离开美国返回久违的家国,正所谓“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作伴好还乡”。

  • 标签: 价值 中国现代文学 后现代主义 青年学者 杜克大学 小说研究
  • 简介:想象一下存在这样一个银行,它会每天早晨在你的账户中存入86,400美元。与此同时,这家奇怪的银行不会每天将结余累积起来:每天晚上都会将你没有花费的余额抹掉。每天的结余是不能取出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银行,它的名字就是时间。每天早晨这个银行就会在你的账户中存

  • 标签: 银行 价值 每个人 账户 结余 想象
  • 简介:十八岁那年,我收到了同村柱子送来的彩礼。柱子的爸爸是村长,条件比平常百姓要好一些,可彩礼也仅仅是一台缝纫机,一块手表,还有一袋雪花膏。这三样东西,现在人看来算不了什么,可在那个年代,却是很稀罕的物件。柱子高大英俊,和我很般配。收到彩礼后,我整天乐乐呵呵,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无比,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 标签: 麻风病 雪花膏 柱子 价值 唐山大地震 医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