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中国花鸟画史上,是倍受人们青睐的母题之一。与松、竹并列为“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共享“四君子”之美誉,花格甚高。干余年来,文人画家们对之反复摹写、题咏,留下了无数名作佳篇。的吸引力经久不衰,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它本身固有的形式美感,其枝干交错、花朵点点,十分宜于入画。自居易赞其“繁似雪”、“丽如妆”(〈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 标签: 历史 象征 “四君子” 文人画家 形式美感 吸引力
  • 简介:影(1928年生),江西修水县人,九江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华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国际名人画院特聘教授,北京人民画院名誉院长,香港《中华艺术家报》顾问,《中国书画收藏》艺委委员,南昌大学东方艺术系客座教授,九江美协、音协顾问,九江画院名誉院长。

  • 标签: 傅梅 江南 名誉会长 政协委员 协会会员 九江市
  • 简介:陈硕字伯玉,号芝溪生。别署静斋、羊牧人等。生于四川省蓬溪县赤城镇。中国艺术文献研究院院长,中国书画文献出版社社长,《书画文献》主编.江苏国画院特聘书法家。

  • 标签: 书馆 艺术文献 中国书画 蓬溪县 四川省 研究院
  • 简介:1984年生于河南登封。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在读,中国书协会员,国家图书馆、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书法文献》编委。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分别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学位。出版有《当代书家交流展作品集——跃辉》,论文与作品多次于专业刊物发表。

  • 标签: 河南 博士 中国书协 毕业
  • 简介:由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于6月10日晚在成都揭晓,35朵一度、5朵二度、2朵梅花大奖荣誉绽放。上海“开兰朵”:上海京剧院安平以《成败萧何》中饰演韩信(一度中排名第二)、上海越剧院志萍以《蝴蝶梦》中一饰二角田秀和村姑(排名第十)、上海京剧院佩瑜以《赵氏孤儿》中饰演程婴(排名十六)荣获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上海成为此届全国大赛中获“一度”最多的省市。

  • 标签: 中国戏剧梅花奖 上海京剧院 大赛 王志 中国戏剧家协会 《赵氏孤儿》
  • 简介:附记《论画》作者:于希宁开本:16定价:20.00元1989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邮购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八纬一路321号邮编:250001联系电话:010-82092610作为我国著名的花鸟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和美术史论家,于希宁先生在艺术世界辛勤耕耘七八十年,在花鸟画的立意、构思、章法、笔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作品半工半写,意境新颖,格调高雅,内劲外秀,风格独具。

  • 标签: 希宁画梅 梅缘读 读希宁
  • 简介:人们都说穿旗袍的女人最美,这话不假。从上个世纪30年代黑白电影中的影后胡蝶,到今天《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的全新演绎,老式旗袍被不断地赋予新的涵义和内容,将女人的性感凹现得淋漓尽致。旗袍特别讲究要量身定制。当所有的女人第一次穿上旗袍时,都会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变成另外一个美女,那么合适,该凸的凸,该收的收,美得那么无懈可击。如若不然,就不会有十几年前令我汗颜的一次旗袍经历了。

  • 标签: 《花样年华》 电影 旗袍 黑白 胡蝶 经历
  • 简介:如本次演出所悉,郎展示了令人惊叹的精纯昆曲演技。如果从整个文艺史角度公平地论述现代中国剧的话,我们不得不说现代正是中国剧的颓废期。我等并非诅咒现代,也并非一意尚古,我相信只要略能通观各个时代中国戏曲的人必然会同意我的说法。因此,我舍当今流行之“皮黄”而取“昆曲”也。

  • 标签: 昆曲 现代中国 中国戏曲 文艺史 演出 演技
  • 简介:<正>外国人来到中国,特别是在中国定居之后,有些人喜欢起一个中国名字。音乐家也不例外。其中有一位音乐家车列普宁中文名字为齐尔品,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其实早在齐尔品之前,已经有另外一位音乐家起了一个中国化的名字,他还喜欢在他的名字后面盖上一个古雅

  • 标签: 中文名 名字 外国人 周年纪念 音乐家 上海租界
  • 简介:生老师曾皱着眉头说道:"我最担心的是‘世遗’后续的事情有头没尾。"而在之友创刊三十年之际,我们共同见证了这项活动的正式开启。到底何为"世界文化遗产影像学",生这样回答:"世界文化遗产影像学,听起来很学术,实质是通过镜头去记录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生老师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拍的照片具有文献性、学理性吗?"也许,讲一个故事,我们眼中的"世遗影像学"世界文化遗产影像学,听起来很学术,实质是通过镜头去记录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 标签: 影像学 文献性 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问题 学理性 十年
  • 简介:耶荷德(VsevolodMeyerhold,1874—1940).俄国重要的导演及戏剧理论家,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戏剧大师。年轻时曾受业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早年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剧院成员之一。1905年因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意见不合而离开莫斯科剧院,转而投入彼德堡的柯米萨尔日芙斯告娅剧院任总导演。

  • 标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莫斯科剧院 戏剧理论家 二十世纪 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