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几年,中国民间文艺协会致力于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使得许多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得以存留,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基因做出巨大贡献。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蓝藻面前,“文化身份”的确认才是与文化蓝藻相抗衡的最好手段。

  • 标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党组书记 文化遗产 记忆 保护工作 经济全球化
  • 简介:民间化忠实地映射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是民族文化的一条主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把我们的文化之“根”留住?由冯骥才在2003年倡议推动的中国民间化遗产抢救工程,令这位作家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实施民间化抢救工程的意义何在?具体如何实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中国民间保护工程的发起人、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

  • 标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全国政协常委 冯骥才 全球经济一体化 永恒
  • 简介:吉林省民协主席曹保明先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品如何走出国门,走出去会有哪些困难,以及走出国门后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先举了两个成功经验的例子。

  • 标签: 吉林省 民间文艺家 民间工艺品 出国 协会 强调
  • 简介:当世界日渐标准化与规范化,烙印各民族特色的民间化必须走出来维系一种新的平衡,物质的离心力让我们与自己的民族之根渐行渐远,幸运的是民间化这一坐标,永远标出我们来时的路!

  • 标签: 民族特色 民间文艺家 世界 秘书长 协会 北京
  • 简介:依拉灰傣族的一种具有古老传统的歌舞形式,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地。“依拉灰”是歌舞音乐中的衬词.它表达了人们在节日时欢乐、激动的心情。傣历新年(即泼水节,约在每年公历四月十三至十五日)是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按民族传统习俗。节日到来时。傣族男女老少都身着节日盛装,前往佛寺赕佛(即向神佛贡献),妇女们向陈设在户外的佛象泼水浴佛,以示虔诚的敬意。然后人们互相泼水祝福。未婚青年们则在节日期间通过泼水和丢包游戏,追求幸福的爱情。

  • 标签: 民间文艺 “依拉灰” 傣族 “白沙细乐” “拉木鼓歌” “丧事歌”
  • 简介:文化产业是全球化的一个产业。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是因每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遗传而理解也不尽一致。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文化活动,主要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性行业。近年来,全球文化市场迅速崛起,一些新潮文化消费场所倍受青睐,与日俱增,有的还相当火爆,发展空间范围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发展,我国已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渐成时尚,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发展领域范围逐步拓宽,竞争也日趋激烈。据统计,2000年全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约800多亿元,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740元,到2005年全国文化消费能力已经达到6000亿元。

  • 标签: 民间文化产业 民间文艺家 国际市场 资源优势 副主席 湖南省
  • 简介:采访白庚胜是在一个沙尘突起的早晨。中国文联,这是一座被北京众多现代建筑淹没了的一个残破的高楼,这里的办公条件远不能与周边的高档写字楼相比,但各个工作间的人们都在忙碌,白庚胜办公桌的电话响个不停。

  • 标签: 白庚胜 民间文化 民间文艺 记者 高档写字楼 中国文联
  • 简介:由国家管理知识包括民间文艺是我国古已有之的文化传统。但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党与民间文艺积极互动是一种新建设。它在20世纪国家民族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出现,酿成影响重大的社会运动。在共产党领导的延安时期,党指导下的民间文艺活动蓬勃发展,出现了党与人民共同利益最大化前提下的党建理论话语与民间文艺话语的平行关系,形成党性民间文艺思想,体现了党领导民间文艺与封建正统文化管理的本质区别。新中国初期学苏联,延安党性文艺思想转为执政党时期的党性文艺理论,也为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条件,两者统筹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过党内外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在这方面已积累了新的思想财富,明确民族的、自主的文化建设方向,当然这不是排外,而是平等交流,共同繁荣。在目前提倡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潮流中,总结这批思想财富,坚持党领导下的民族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 标签: 党性民间文艺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学苏联 文化建设 周巍峙 钟敬文
  • 简介:钟敬文先生(1903年出生),广东海丰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学家,前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主席(现为顾问)。钟敬文从事民间文艺的搜集、整理、研究、编辑和教学工作长达60余年。他的学术思想、治学生涯以及治学方法,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值得大力研究与介绍。

  • 标签: 钟敬文 中国民间文艺 中国学术史 民俗学家 地方传说 治学方法
  • 简介:广州市民间文艺协会承担编写国家艺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学三套集成中的广州市民间故事、民间谚语和民间歌谣集成,从1986年起,全体会员为完成这一艰苦而巨大的工作而努力。1989年编辑出版了广州市民间故事集《羊城人仙神》(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7月出版),这本书的社会影响较大,为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还有香港、澳门的大学图书馆收藏。

  • 标签: 广州市 民间文艺 中国 文化遗产 历史发展
  • 简介: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民间文艺奖。2005年5月至12月,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审委员会根据中宣部《关于中国文联与各文艺协会申报全国性文艺评奖项目的批复》精神,以表彰成绩突出的民间文艺工作者,鼓励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促进和繁荣我国各民族的民间文艺事业,

  • 标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第七届 评审委员会 文艺工作者 文学艺术 评奖项目
  • 简介:2006年6月8日上午,由冯骥才民间化基金会和中国民间文艺协会共同主办,得到天津杨柳青镇协助,新浪网、今晚传媒集团等多家媒体支持的“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暨中国民间化守望者人物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河南厅隆重举行。

  • 标签: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民间文化 颁奖仪式 第七届 人民大会堂 杨柳青镇
  • 简介:民间化图象——台湾民间学论集》,系台湾学者陈益源的学术专著,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收录了《明清时期的台湾民间学》、《云嘉地区民间学的采录与研究》等八组专论,并附录《云嘉民间工艺调查》、《娄子匡与中国民俗学》二文,凡17万字。全书架构分明,内容精彩,既有对传统书面文

  • 标签: 《民间文化图象——台湾民间文学论集》 陈益源 中国 民俗研究 学术交流
  • 简介:被有些学者称之为“华夏边缘”地带的青海传统民间化是一种由多民族文化构成的多元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多元文化的单元而存在,各个文化单元之间存在交叠与杂糅的复杂脉络。而青海作为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域,注定了青海民间化自身基因组成的复杂性,使得其多样性特征格外彰显。

  • 标签: 民间文化 青海 多元文化 文化构成 文化单元 青藏高原
  • 简介:1989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大会期间呼吁关注“非物质遗产在促使每个民族确定自己及其全人类文化特性以保持其文化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会上,各个成员国就记录、保存、保护和发展民间化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即所谓的《保护传统与民间化建议案》。

  • 标签: 荷兰 传统民间文化 工业社会 民间文化 政策措施
  • 简介:中国民协主席团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推动民间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丁亥年重阳节中华民族共祭轩辕黄帝大典”在黄帝陵隆重举行;中国民协七届三次主席团会议关于实施中国古村落全国普查项目的决议;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民间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中国民协七届三次主席团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民协关于召开七届二次理事会的决定

  • 标签: 民间文艺 文化活动 资讯 轩辕黄帝 中华民族 普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