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沦陷时期是武汉近代卫生行政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武汉的卫生管理因殖民统治和战时体制而大为异化。但日伪为维护对'战时帝国'的殖民统治,客观上还是维持了武汉基本的公共卫生安全。其卫生管理从武汉卫生行政发展脉络来看,在技术层面上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一时期的卫生行政也因其特殊性而更具复杂性。

  • 标签: 武汉 沦陷时期 卫生行政
  • 简介:在当今盛世修志的大潮中,作者主持完成晋城市的两轮修志任务。先后主编10多部市志、县志和地情资料书。在主编的各类志书中,值得关注的是主编《晋城县志》和《晋东南地区志》,因这两部志书是在其行政区划撤销多年后才开始编修的,具有特殊的修志意义。

  • 标签: 行政区划 撤销 修志
  • 简介: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九星村民委员会编的《九星村志》于2013年10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志“记述了九星村历史与现状.尤其是1949年到2010年的发展进程。从建置沿革、地理环境到民风民俗,

  • 标签: 村志 上海人民出版社 行政 品读 方志 上海市闵行区
  • 简介:在抗战形势及云南地方的需要等各种因素推动下,1943年9月云南省于民政厅下成立了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该会成员以专家学者为主,被称为“衙门里的学术机关”,为开发边疆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设计等工作,对当时及后来的边疆开发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云南省还计划筹建边疆建设委员会。通过总结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的边疆开发工作之得失,可以汲取很多关于边疆开发工作的经验教训。

  • 标签: 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 江应樑 特点 边疆建设委员会
  • 简介:乾隆朝巴县档案的93个地方职役事例,大量出现保甲(保长、保正)、乡约常见名称外,还有约邻、坊长、约保、约坊、约甲、保邻、乡保、牌头、牌保、牌甲、地约、厢长、街约、场头、客长、约客、邻约等,这些用语的归类,如从空间上看分属于城、郊、里;如从行政系统看,大致属于乡约、保甲、场头客长三个系统以及三者的交叉。巴县档案保留了珍贵的签退承替乡约、保甲的制度与实践事例。我们找到230件嘉庆朝刑科题本的地方职役记载,地方职役的用语乡约、保正数量极少,较多的是约邻204件、保邻14件,其中约邻占绝对压倒性的多数。虽然约邻有乡约与邻居合称的含义,但是多数情况下可以径作"乡约"理解,是入约的邻居。"约邻"取代"乡约"成为日常用语,应是嘉庆时期乡约制度实践的特色之一。巴县档案中保留的告示、契约文书,有"约邻"的用语。百姓在供词中,也讲到向"约邻"报案,约邻处理纠纷。

  • 标签: 基层社会 地方治理 约邻 乡约 保甲
  • 简介:抗战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对重建台湾极为重视,并为此采取了诸多的经营和谋划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日本的长期殖民化影响,稳定了台湾社会秩序.政治上的塑构、经济上的重建和文化上的强化政策加快了台湾与大陆的-体化进程.但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自身局限,其政策的推行也对台湾社会产生了若干的负面影响.

  • 标签: 南京国民政府 台湾地区 经营 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