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维动画课程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学生学习计算机动漫制作的入门课,也是后续学习3d—max和maya等课程的基础,有很强的实践性。身为专业教师,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授课模式,精选教学案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实践性原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中职生。

  • 标签: 二维动画教学 教学案例 操作视频 过程性评价 学习平台搭建
  • 简介:研究基于关键资源优先的单元化“装卸、搬运、装卸”三作业链调度问题。已知关键资源调度方案,将两非关键作业的调度问题分别转化为最小单位流问题求解。在数学模型基础之上提出三装卸搬运的分区协调策略。对关键装卸作业区进行合理分区和设备分配,从而合理设置已知参数;提出非关键装卸作业区的分区协调策略,以扩大计算规模。以码头三装卸搬运作业链为例,参照宁波港码头数据,设计面向集装箱码头的仿真算例,通过较大规模算例验证分区策略对于计算大规模非关键装卸调度问题的可行性和快捷性。

  • 标签: 管理科学与工程 运作优化 单元化装卸搬运 三级装卸搬运作业链 分区协调策略
  • 简介:研制了一种新型重复频率兆伏多级多通道开关,该开关为准均匀场结构,采用9组辐射状电极,每组电极分别安装在各自的环状母盘上,母盘以一定间隔串联固定在开关阴阳极间隙轴向的绝缘杆上。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吹气条件下,该开关可以在电压1.1-1.5MV、峰值电流15kA和重频50Hz下稳定运行,击穿抖动小于10ns,在平板极管负载上输出脉冲前沿小于10ns。开关结构简单,无需使用吹气系统,可形成多个火花通道。

  • 标签: 多级多通道开关 辐射状电极 重复频率 无吹气
  • 简介:1问题提出公倍数是初等数论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历史上,古希腊、印度、中国都对公倍数有过研究.古希腊数学名著《几何原本》第Ⅶ卷中提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中国的《九章算术》等著作中也提到了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公倍数也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但在学习中,学生对公倍数的理解却有难度.

  • 标签: 最小公倍数 概念理解 学生 六年级 小学 《几何原本》
  • 简介:本文研究一类带有扰动且舍相依索赔的复合项风险模型,考虑两种类型的索赔:主索赔和副索赔,主索赔以一定的概率引起副索赔且副索赔可能以一定的概率延迟到下一个时间段发生.通过引入辅助模型,利用递归等方法,得到了该模型下的Gerber--Shiu折现罚金函数和破产概率的明确表达式.最后给出了索赔额服从几何分布的数值模拟.

  • 标签: 复合二项模型 扰动 相依索赔Gerber--Shiu折现罚金函数破产概率
  • 简介:以“闪光号”加速器硬X射线为辐照源,对腔体内系统电磁脉冲(systemgeneratedelectromagneticpulse,SGEMP)磁场环境的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测量的“闪光号”极管的电压、电流,模拟了发射电子束能谱参数;结合辐射靶物理设计,建立了极管阳极靶蒙特卡罗粒子输运计算模型,模拟了轫致辐射X射线场参数;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timedomainmethod,FDTD)和粒子模拟(particleincell,PIC)方法,模拟了该射线环境中的腔体SGEMP磁场环境;将轫致辐射X射线参数及腔体SGEMP磁场环境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X射线源参数模拟开始的腔体内SGEMP数值模拟计算模型的实验验证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 标签: 闪光二号 系统电磁脉冲 粒子输运 粒子模拟 验证
  • 简介:对比了ICP刻蚀和湿法腐蚀制备台面型InP/InGaAs雪崩光电极管(APD)时侧壁、表面形貌的不同,以及对暗电流和击穿电压的影响。在Cl2/Ar2/CH4条件下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InP会出现表面粗糙,对其原因进行了探究。并主要对ICP的刻蚀时间和刻蚀功率进行了优化,提高刻蚀表面的温度,保证了刻蚀的稳定性并改善了InP刻蚀表面的形貌,确定了稳定制备APD器件的刻蚀条件,最终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台面型APD器件。

  • 标签: 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INP/INGAAS ICP 台面型 暗电流
  • 简介:近些年的海南省中考数学试题的最后一题,往往就是次函数的综合题,研究近十年的海南中考数学压轴题,往往发现有些问题是热点问题,解答思路大同小异,一般都出现抛物线与直线相结合的考题,为了更好的为2016年中考数学最后一题压轴题复习做准备,

  • 标签: 数学试题 二次函数 海南省 综合题 中考 破解
  • 简介:研究了时间模上的一类具有可变时滞的阶非线性中立型动力方程的振荡性质,借助时间模上的有关理论和一些分析技巧,得到了该类方程存在有界的最终正解的判别准则,并同时得到了该类方程振荡的几个充分条件.

  • 标签: 振荡性 最终正解 时间模 动力方程 可变时滞
  • 简介:近几年出现的维码教材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我们尝试把维码技术应用到《物理光学简明教程》的编写中,使教材内容和形式更丰富,更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本文介绍了教材编写过程中维码内容的选取、编排和意图,为理工类维码教材的设计及教学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二维码教材 高等教育 基础课程 物理光学
  • 简介:探讨热力学第定律的玻尔兹曼变形中涉及的若干推导并给出相应的物理解释,揭示熵概念的物理实质。

  • 标签: 热力学 第二定律
  • 简介:可调谐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光谱诊断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温气动研究中.文章对吸收光谱的发展和应用于高温反应环境温度和组分浓度的测量进行了回顾.对不同的吸收测量策略以及相应的系统组成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介绍了应用吸收光谱技术研究超声速燃烧火星再入以及空间推进系统的详细结果.

  • 标签: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激光诊断 温度 组分浓度 化学反应流
  • 简介:采用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铅精矿中氧化硅的含量,研究了显色酸度、钼酸铵用量、加入钼酸铵后的稳定时间、还原液用量以及加入还原液后稳定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7.01%~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8.5%。方法操作简单,流程短,干扰少,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够满足铅精矿中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 标签: 铅精矿 二氧化硅 钼蓝分光光度法
  • 简介:利用L-脯氨酸催化的5-氯水杨醛(1)与6-甲基-4-羟基吡喃酮(2)的缩合反应及硫酸铜催化下与1,3-甲基-5-氨基吡唑(3)的串联反应,合成得到了10-氯-1,3-甲基-5-(2-氧代丙基)色烯并[4,3-d]吡唑并[3,4-b]吡啶-6(3H)-酮(4)和10-氯-5-乙氧基甲基-1,3-甲基色烯并[4,3-d]吡唑并[3,4-b]吡啶-6(3H)-酮(5).化合物5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相对分子质量Mr=803.68;晶胞参数a=1.03160(10)nm,b=1.42900(13)nm,c=1.44268(15)nm;V=1.9448(3)nm~3;Z=2;晶胞密度Dc=1.372g/cm~3;吸收系数μ=0.228mm-1;单胞中电子的数目F(000)=840.晶体结构用直接法解出,经全矩阵最小乘法对原子参数进行修正,最终的偏离因子为R=0.0681,wR=0.2051.在晶体结构中色烯环与吡啶环及吡唑环近似于共平面.

  • 标签: 吡唑并[3 4-b]吡啶 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以α-乙酰基硫缩烯酮为起始原料,通过与Vilsmeier试剂反应得到亚胺盐正离子中间体,利用亚胺盐正离子中间体与碳亲核体反应,成功制备了多取代共轭三烯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及实验步骤简单等优点.该反应不仅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合成多取代共轭三烯化合物新方法,而且扩展了α-乙酰基硫缩烯酮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进一步应用.

  • 标签: 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 Vilsmeier反应 亚胺盐中间体 碳亲核体 共轭三烯
  • 简介:纵观海南省中考试题,每年的第24题都是压轴题,也是肩负着选拔优异生的重任,数学基础成绩是否出类拔萃,把这道题解答完就见分晓了,这道题可以说是大部分同学们通往重点优质高中的通行票.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一道压轴题像一根大骨头,难以下手,弃之又不舍,有没有解这类压轴题的技巧或有效的方法呢?要寻找到解这类压轴题的技巧方法。

  • 标签: 最大值问题 三角形面积 解题技巧 二次函数 数学基础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