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云南省大理州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简称云南猝死)病区推行的综合性干预措施效果,为完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2010年,云南省针对云南猝死的病因模式,在病区推行综合性干预措施。2019年7月,在大理州鹤庆、祥云、云龙、洱源、剑川、宾川、南涧共7个县的31个云南猝死发病自然村,分别选取发生过云南猝死的47户家庭作为病例家庭和未发生过云南猝死的23户家庭作为对照家庭。对病例家庭和对照家庭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了解"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与"当前"两个时间点家庭的基本情况、经济状况、膳食结构、健康素养等。结果当前病例家庭年收入(中位数,20 492.6元)明显高于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3 883.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 5.27,P < 0.001)。当前病例家庭主食粮为大米(76.6%,36/47);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病例家庭中吃不饱的家庭占23.4%(11/47),当前病例家庭已没有吃不饱的情况。病例家庭当前与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相比,饮食习惯方面:吃毒沟褶菌人数占比由19.0%(39/205)降至0(0/190),吃野果人数占比由17.1%(35/205)降至9.5%(18/190),喝生水人数占比由55.1%(113/205)降至42.1%(80/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37、4.90、6.86,均P < 0.05)。生活习惯及健康意识方面:饭前便后勤洗手人数占比由9.8%(20/205)升至41.6%(79/190),不过度劳累人数占比由16.6%(34/205)升至34.2%(65/190),喷农药时做好防护人数占比由7.3%(15/205)升至21.6%(41/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3.17、33.94、16.48,均P < 0.001);如厕习惯方面:野外如厕人数占比由75.6%(155/205)降至9.5%(18/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75.21,P < 0.001)。发生第1例猝死病例时,病例家庭吃毒沟褶菌、野外如厕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家庭(χ2 = 22.37、23.70,均P < 0.001),饭前便后勤洗手、不过度劳累人数占比均低于对照家庭(χ2 = 7.38、4.93,均P < 0.05)。结论大理州云南猝死病区经济状况和生产生活条件已明显改善,人群健康素养、防病意识均有较大提高。经济状况及生活水平、膳食结构、健康素养可能是云南猝死的相关影响因素。

  • 标签: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 影响因素 干预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程心电数据对于分析不明原因晕厥的价值及要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选择2017年3月21日至2021年3月20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植入的患者,分析植入后晕厥等事件发生与心律失常及相关临床情况间的关系,分析和总结晕厥病因检出率、病因分类以及需要临床干预程度。结果入选的96例患者,年龄64(52,73)岁,年龄范围13~86岁,其中男55例。随访中,49例再发晕厥,其中确定晕厥与心律失常相关28例,排除心律失常所致晕厥21例(15例患者最终明确了晕厥原因);暂未发生晕厥的患者47例,其中有9例发现有需临床干预的心律失常,但未能肯定这些心律失常与晕厥的关系。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是否有心电监测状态下的晕厥再发,是确诊的关键;晕厥再发过程中记录到的心电资料,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提供了预期和预期以外的有诊断价值的数据。

  • 标签: 晕厥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 心律失常 心源性晕厥 长程心电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新生儿脑病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住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诊断为不明原因新生儿脑病且完善遗传学检测的113例患儿的围产期资料、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头颅MRI表现,以及遗传检测结果和转归等。用t或χ2检验对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113例患儿中,男性74例(65.5%),出生胎龄(38.6±1.5)周,出生体重(2 957±561)g。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最常见(83/113,73.5%),其次为惊厥发作(39/113,34.5%)。38.2%(34/89)头颅MRI异常,80.4%(74/92)脑电图结果异常。113例患儿中遗传学检测结果异常60例(53.1%),包括单核苷酸变异48例,拷贝数变异8例,染色体变异4例。48例单核苷酸变异可分为综合征类(18例,37.5%)、代谢类(16例,33.3%)、癫痫类(11例,22.9%)和线粒体类(3例,6.3%),其中14例基因暂未收录于数据库。至2021年12月31日,共随访成功103例,其中75例(72.8%)预后不良,包括52例(50.5%)死亡,23例(22.3%)发育迟滞。预后不良患儿的出生体重和惊厥发作比例均低于非预后不良患儿[(2 876±536)与(3 254±554)g,t=3.15;29.3%(22/75)与53.6%(15/28),χ2=5.20],意识障碍比例高于非预后不良患儿[80.0%(60/75)与53.6%(15/28),χ2=7.19](P值均<0.05)。预后不良患儿的遗传学异常比例与非预后不良患儿相比,显现出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53.3%(40/75)与46.4%(13/28),χ2=0.39,P=0.533]。结论遗传学异常是不明原因新生儿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单核苷酸变异为最常见遗传学类型,综合征类、代谢类、癫痫类是常见的单核苷酸变异类型。

  • 标签: 脑疾病 意识障碍 癫痫 全外显子组测序 多态性,单核苷酸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进行临床研究与分析,并探讨可能的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风湿免疫科就诊的32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中发现,在32例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56.5%,女性患者占比43.5%。平均年龄为45岁。多数患者表现为长期低热、乏力、全身关节疼痛等症状。体格检查发现部分患者有相关的体征,如关节红肿、压痛等。实验室检查显示炎症指标升高,但风湿免疫学指标常规检查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具有多样的临床表现,病因不明。对这类患者需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他相关指标,并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可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一步的研究仍需开展,以提高对该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标签: 风湿免疫科 发热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叶酸基因检测诊断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价值。方法  以100例不明原因RSA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叶酸规范治疗)与对照组(未接受叶酸治疗),检测两组叶酸MTHFR基因型,分析其与RSA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浆叶酸、红细胞叶酸水平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叶酸 基因检测 不明原因 复发性自然流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歼击机飞行员航空生理专项训练心理特点与护理方法,证明在飞行员航空生理专项训练中开展多方位的整体护理,切实提高了训练质量,保证了训练安全。

  • 标签: 飞行员 航空生理专项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1-2023年度开展的6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相关资料,开展直立倾斜试验。分析患者检查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心电图、血压的变化及临床症状。评价直立倾斜试验的安全性、诊断效能以及康复效果。结果:60例患者中基测阳性0例,药测阳性46例,血管抑制型8例、心脏抑制型12例、混合型26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4例。不良事件0例。康复治疗30例,效果。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在不明白原因晕厥患者中有较好的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安全性高,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直立倾斜试验 晕厥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诊断以及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研究起始时间2022年3月份,截止时间2023年4月份,通过为患者提供胶囊内镜进行检查,明确检测的准确性,明确患者的预后,80例患者当中显性出血的数量为72例,占比90.00%;隐性出血的数量为8例,占比10.00%。结果:80例患者通过胶囊内镜的诊断率为66.25%,治疗有效率为97.82%。结论: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提供胶囊内镜诊断,并给予有效的干预,可以提高诊断率,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胶囊内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改善高空减压病飞行人员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9月~2022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8例高空减压病飞行人员。全部患者均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8例高空减压病飞行人员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干预后高空减压病飞行人员心理状态中负性情绪少于干预前,数据对比差异成立(P<0.05);8例高空减压病飞行人员对于本次研究的护理措施均满意,护理满意率为100%。结论:心理护理对高空减压病飞行人员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对护理工作满意,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建议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高空减压病 飞行人员 康复疗养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引发飞行员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例飞行员,分成高血压组和血压正常组。记录两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尿酸、是否吸烟和飞行时间。结果 对比两组的年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糖(BG)、尿酸(UA)、体重、飞行时间,高血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飞行员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和体重。结论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和体重,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避免飞行员高血压的出现,防止病情的进展。

  • 标签: 航天医学 高血压 发病年龄 体重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热与不明因素发热患者采取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纳入的感染性发热及不明原因发热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据临床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针对性护理)各有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感染性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 早期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检查中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的效果。方法  进行回顾性研究,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04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规检查未能确诊35位患者的病因,遂对35位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分析检查效果。结果  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检出8例气泡实验阳性,27例气泡实验阴性。在8例气泡实验阳患者中,检出6例卵圆孔未闭,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在27例气泡实验阴性患者中,检出1例卵圆孔未闭,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 结论  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复杂,确诊难度较大。在临床检查中,对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查明患者病因,从而作出确诊。这种检查方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实验 临床检查 应用价值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1例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临床材料。总结 患者在住院期间诊断过程及临床治疗,疗效及预后。结果患者自于我院治疗开始,颈部肿块见明显缩小,肿瘤病标志呈下降趋势。化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铂类联合白蛋白型紫杉醇全身化疗联合PD-1免疫治疗对于原发灶不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鳞状细胞癌)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原因不明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鳞状细胞癌 铂类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飞行员年度体检和改装体检颈腰椎病症比较。模式: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华东地区航司飞行员110例,针对存在颈腰椎病史者实施X线或查体,总共55例,设为试验组;另选择55例飞行员进行改装体检,设为对照组,两组均采取X 线以及螺旋CT检查,分析两组颈椎病症、腰椎弓峡部裂和其他腰椎病症的检出率,对比两组飞行不合格率。结果:试验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飞行不合格率无差异(P>0.05)。结论:针对飞行员实施年度体检能够检查出异常征象,但是部分疾病无法构成诊断,改装体检则可以体满足诊断需求,让其及时获得诊治,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年度体检 改装体检 颈腰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健康与飞行员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2020年5月~2023年7月的512名飞行员,应用对应方式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同此阿勇Amos以及SPEARMAN等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飞行员特质焦虑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关联,暴扣消极应对、社会支持以及积极应对等多方面。通过Amos路径分析可以发现,影响飞行员心理健康的路径有很多,共有六条,其中特质焦虑无论是间接效应还是直接效应都十分明显。进行排序可以发现,影响因素中的特质焦虑>特质应对>社会支持。结论:针对存在特质焦虑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的飞行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社会支持利用率,并改善其心理问题应对方式,从而保障其心理健康安全,减少飞行员的心理负担。

  • 标签: 飞行员 心理健康 特质焦虑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