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供应湿包常见原因及控制方法。方法比较供应中物品摆放的不同、冷却时间和湿包数的关系。结果湿包、灭菌器蒸汽压力、干燥时间之间都有直接的关系。物品干燥的程度和炉内冷却的时间成正比关系,因此不应该随意的将炉内冷却的时间缩短。结论湿包和灭菌冷却的时间、蒸汽压力、干燥时间有直接的联系,因为物品干燥的程度和炉内冷却的时间成正比关系,因此不应随意将炉内冷却时间缩短。

  • 标签: 供应室 湿包 原因 控制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眼科门诊手术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防止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方法收集2016年1月-12月我科根据门诊手术的工作特点,制定控制感染的措施并实施,实施过程中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有效整改、效果评价资料。结果2016年全年门诊手术手术间空气、物表、无菌物品、消毒剂、医务人员手表面监测全部符合标准。结论有效的医院感染干预措施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眼科门诊手术室 医院感染 控制与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2015年3月~2017年2月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n=100)采取传统护理模式管理,观察组患者(n=100)采取手术管理,对两组手术患者1年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并按照随机抽选的原则,抽取29名护理护理人员,并对其的工作质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5%)对比对照组患者(15%)显著要低,存在差异(p<0.05)。且观察组护理质量对比对照组患者则显著要高,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通过采取手术护理管理的方式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并将整体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值得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进行大力的推广和采用。

  • 标签: 手术室 细节管理 医院感染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方法根据《消毒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操作要求对手术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研究采用回顾性及现场临床观察方法,观察患者术后伤口情况。结果实施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前,空气灭菌合格率、消毒物品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2.63%、93.75%、88.57%,实施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后,空气灭菌合格率、消毒物品灭菌合格率、医护人员手灭菌合格率分别为98.96%、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6.41%,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4%、6.22%、11.34%,实施手术消毒灭菌监测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57%,Ⅰ类切口感染率、Ⅱ类切口感染率、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39%、2.21%、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手术消毒灭菌监测,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内空气、设备、器械等灭菌率。此外,还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消毒灭菌监测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鱼骨柏拉图对控制供应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以我院9名供应成员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与2016年1月至12月两个时间段,命名为一般管理期和柏拉图管理期。其中一般管理期按照一般供应医院管理制度予以管理,柏拉图管理期通过鱼骨柏拉图对供应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对比两组因消毒措施不健全出现的院感染病例数,并对比2015年与2016年对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结果通过对比,2016年工作人员考核结果优于2015年,且2016年院感染率低于2015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供应使用鱼骨柏拉图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医院感染机率。

  • 标签: 鱼骨柏拉图 供应室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糖控制应用在重症监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接收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A组与B组,A组行常规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加血糖控制干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优劣。结果①B组SOFA、APACHE评分以及感染发生率均优于A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住院时间接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将血糖控制运用在重症监护中不仅能够减少不良事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还可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临床护理 血糖控制 重症监护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研究血透行护理管理之后对医院感染的影响,希望能减少医院感染,保障病患安全。方法本院血透进行了全方位护理管理,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管理措施,强化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对比分析实施护理管理前后医院发生感染的机率、护士质量及安全评分以及合格率等。结果与护理管理之前相比较,实施护理管理之后血透的护理安全评分和护理质量均明显提升,将护理管理之前和护理管理之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感染率从实施前的12.8%降至实施后的2.1%,将实施前的数据和实施后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之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临床上要对其加强管理,通过对血透进行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升临床效果。

  • 标签: 血透室 医院感染 临床效果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医院的外科手术为例,探讨手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研究了如何通过护理来进行控制。 方法: 选择 2011 年 8 月 — 2015 年 8 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 164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医院感染 80 例,未发生医院感染 84 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护理方法。 结果: 患者性别与医院感染无显著关系( P>0.05 );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均与医院感染存在明显相关性( P<0.05 );年龄、手术时间、抗生素的使用以及住院时间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外科护理技术与医院感染存在显著相关性,加强护理管理以及规范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2015年收治的567例输血患者,将其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567例输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输血前实施常规检验程序,观察组输血前给予质量控制流程,比较两组安全事故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交叉配血不合格率为3.6%(11/309),对照组交叉配血不合格率为19.0%(49/2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职业暴露、输血性传染病及输血前后消毒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问卷满意度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检验控制流程能有效提高交叉配血合格率,降低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在输血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加强重症监护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医院ICU病房2015年10~11月收治的188例ICU患者列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加强管理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规范化护理后,ICU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下降。

  • 标签: ICU 加强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供应消毒管理对控制院内感染的作用。方法实施一系列加强供应消毒管理的措施,如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改善供应布局及环境,重视物品回收及分类工作,规范物品的清洗、包装及灭菌流程,加强无菌物品的存储与发放管理等。结果加强供应消毒管理措施实施后,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论供应消毒管理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加强供应消毒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消毒质量,并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 标签: 供应室 消毒管理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恢复交叉感染控制及预防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我院麻醉恢复接收的5000例手术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麻醉恢复护理期间交叉感染的发生情况,提出预防和控制对策。结果5000例患者中共25例患者出现了交叉感染,所占比例为0.5%,其中,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2%、24%;年龄与交叉感染率的关系呈现为“U”型分布,年龄越高和年龄越低的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越高。停留时间与交叉感染率的关系呈现为线性分布,停留时间越长,交叉感染发生率越高。因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消毒隔离不严格所致感染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6%、32%。结论麻醉恢复交叉感染的发生主要与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消毒隔离不严格有关,因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工作 交叉感染 控制及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标示在手术护理风险控制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5年5月~2016年10月实施护理标示的95例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未实施护理标示的96例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护理风险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实施护理标示后,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2%,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2.22±0.81)分、手术时间(65.50±15.50)min,与对照组(5.50±0.85)分、(88.45±13.78)min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研究组为94.7%,对照组为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示能够显著降低手术护理风险发生几率。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风险 护理标示 视觉模拟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质量控制管理效果,保证实验结果真实可靠。方法根据所在医院微生物实验实际情况,依据国家标准,卫生部颁布的检验方法进行试验。结果通过微生物实验质量控制,本院自2011年以来,参加云南省间质评盲样考核成绩优良。结论加强实验质量控制,提高微生物实验检验技术和管理水平,为临床提供公证的检验数据。

  • 标签: 微生物 实验室 质量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MR弥散张量成像观察脑老化过程中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即运动中枢与感觉中枢)白质区FA值差异性分析。方法120例健康右利手志愿者,按性别及年龄分为女性及男性青年组(≤44岁)和女性及男性中老年组(>45岁),所有志愿者均行颅脑常规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人为确定DTI感兴趣区(ROI为18±2mm2),机器自动测出左、右侧中央前回及左、右侧中央后回白质区FA值数据,分别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比较同一年龄组中央前回与中央后回白质区FA值差异。结果相同性别同一年龄组左侧中央前回与左侧中央后回及右侧中央前回与右侧中央后回白质区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央前回白质纤维束完整性优于中央后回。

  • 标签: 脑老化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MR弥散张量成像 FA值 年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