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onaco计划系统采用1野多弧设置时,通量的具体拆分方式。方法(1)模拟计划:选用密度均匀的圆柱形Delta4模体,在模体的CT图像上分别勾画2、3、4个横向整齐排列的圆柱形结构,模拟3例分别采用1野多弧照射2、3、4个孤立靶区的肿瘤患者,观察每个射野形状与靶区的位置关系,分析其规律性。(2)患者投照:采用完全随机法选取吉林省肿瘤医院经过放射治疗的3例患者,包括全脑预防性照射、鼻咽癌、宫颈癌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3个容积旋转调强治疗计划,均为个360°的射野,分别采用1野2、3、4弧进行治疗。所有计划的机架角度均归0°后,在加速器上执行计划,并使用Matrixx剂量验证系统分别测量每个计划的总剂量和每个弧的剂量,比较每个计划的总剂量与其每个弧剂量间的位置关系。结果模拟计划和患者投照研究结果均显示,在射野方向观(BEV)上,通量沿着x轴进行分割,通量分割的份数与计划中弧的数量相等;且各弧是按照先后顺序,在BEV上由左至右进行照射。结论了解Monaco计划系统的通量拆分方式,可为其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 标签: 放射疗法 Monaco计划系统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 一野多弧 通量拆分
  • 简介:摘要: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对医疗废物的全流程进行监督管理,本文旨在讨论如何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建设覆盖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的统一监管平台,有效开展区域内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同时,系统建设过程中按照三级等保的要求,结合考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标签: 医疗废物 信息系统 物联网 互联网+监管
  • 简介:摘要诺卡菌部分菌种尚无中文译名,有译名的也存在译名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这导致部分国内学者在归纳、总结过程中出现了些不必要的错误。《诺卡菌感染患者44例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和《诺卡菌病24例的临床分析》2篇文章亦存在上述问题,因此,呼吁对诺卡菌种中文译名进行统一规范,以促进诺卡菌的中文研究、交流。原文作者亦对读者来信进行回复,并建议进步规范专业术语的译名。

  • 标签: 诺卡菌 中文译名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治疗中采用统一创面手术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纳入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于2020年2月-2021年2月选取其中30例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进行排序,单号分为参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进行治疗,n=15例),双号划分为研究组(采用统一创面手术方案治疗,n=15),不同治疗方法应用后观察和分析2组具体情况,并记录护理期间的相关数据,主要包括: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同时将以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参照组,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少于参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6.67%(1/15)、20.0%(3/15),前者为研究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后者为参照组治疗后发生率,相比后者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治疗中采用统一创面手术方案,能够有效是缩短临床治疗时间,同时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今后治疗后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大面积深度烧伤 统一创面手术方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在医院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医院工作的效率,而且也可以推动行业的信息化、科学化发展。但是,由于医院信息系统的特殊性,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如果系统缺少安全防护方案,会导致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如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这些问题若不能技术处理,都会降低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无法提高医院网络安全管理的整体效率。因此,在当前医院发展中,为了提高信息系统的管理效率,系统维护人员应该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安全隐患的分析,设置安全性的管理及维护方案,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规范网络安全性,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医院信息 系统数据
  • 简介:摘要:近些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肩负在青年代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些疾病也趋向年轻化,加之老龄化比例的迅速上升,还有新时代人们对健康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各个年龄段的人们对医疗需求持续增长,影射到社会对医院的期望值不断上升。众所周知,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所以从医院的角度出发,要注重提升其管理功能,即提升医院管理内容及方法、管理手段等。我们对医院管理的本质进行分析,将医院按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区分研究,使其相互取长补短,旨在促进医疗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使其管理更加游刃有余,医疗体系更加完善,做到让患者更为满意的服务。

  • 标签: 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全国部分医院静脉导管维护现状,为标准修订、规范静脉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8年10—11月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在其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选择医院采用"静脉导管维护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放问卷759份,回收有效问卷740份,有效回收率为97.5%。结果740家医院中,分别有737家(99.6%)、621家(83.9%)、634家(85.7%)、373家(50.4%)、245家(33.1%)医院开展了静脉留置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输液港(PORT)、中长导管(MC)维护技术,三级医院开展PICC、CVC、PORT、MC维护技术的比例高于二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83家医院(93.9%,583/621)PICC在治疗间歇期常规1周维护1次,351家医院(94.1%,351/373)PORT治疗间歇期常规4周维护1次,476家医院(64.6%,476/737)静脉留置针72~96 h更换1次;492家医院(79.2%,492/621)PICC留置时间般不超过12个月;MC多按产品说明书进行留置,有105家医院(42.9%,105/245)。多数医院进行外周、中心静脉维护时使用2%葡萄糖酸氯已定乙醇溶液、0.5%以上有效碘浓度的碘伏、75%乙醇溶液和碘伏,但仍有18.4%~52.6%的医院使用未被推荐的安尔碘或仅75%乙醇溶液。患者发生静脉炎时,525家医院(70.9%,525/740)使用水胶体敷料;患者发生渗出或外渗时,分别有414家(55.9%,414/740)和332家(44.9%,332/740)医院使用水胶体敷料和纱布敷料。结论我国静脉导管维护技术开展广泛,基本符合行业标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但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专用护理包有待在临床推广应用;皮肤消毒剂的选择不够规范,中长导管维护和并发症的处理相关标准、规范亟待制订。

  • 标签: 导管插入术,中心静脉 静脉治疗 导管维护 输液港 中长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介绍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现状。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共计1 371所医院的监测数据,对纳入统计的3 249 123株细菌的主要分析指标、主要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临床常见耐药菌的比较、重要耐药菌的检出进行分析。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他临床常见耐药菌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或持平;耐药菌的检出率存在人群及地域性的差异;重要耐药病原菌检出率的地域分布具有定规律。结论应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监管,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监测 检出率
  • 简介:摘 要:中医药当前在医疗、保健等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冠疫情”的发生更凸显重要性,只有理论创新与临床实际结合,才能使中医药的发展更上层楼。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训项目从2014年启动以来,传承人才对推动中药产业的各方面发展均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理论上的突破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需要中药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

  • 标签: 中医药 中药整体观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科医师对于肠造口管理的观念、重视程度、手术策略及操作习惯。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进行调研。调查全国范围内涉及肠造口手术的各级医院。目标科室包括普通外科、胃肠外科、肿瘤外科、急诊及其他涉及肠造口手术的科室。调查对象需为住院医师及以上职称并参与过造口手术的外科医师。问卷包括肠造口相关的5个维度:人员资质及科室培训、对造口并发症的重视程度、造口定位与造口位置选择、造口手术习惯、操作细节和对造口相关技术了解及使用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通过微信链接或二维码方式共发送调查问卷488份,回收467份(95.7%)。应答医院196家,涉及26个省份地级市。参与调查的医师在三级以上医院426人(91.2%);所属科室包括:(大)普通外科130人(27.8%)、胃肠外科210人(45.0%)、肿瘤外科116人(24.8%)、其他涉及肠造口制作的科室11人(2.4%)。副主任医师以上311人(66.6%)。结果显示:(1)培训情况:在所调查的医师中,造口技术获取途径多为“导师或高年资医师传授”(83.3%,389/467),其次为“传授+图谱”(44.8%,209/467)和“自己摸索、不断改进技巧”(42.0%,196/467)。(2)造口并发症认知情况:99.4%(464/467)的医师都关注到了造口并发症与手术操作的相关性,46.7%(218/467)的医师认为所列举出的并发症均与手术操作有关。61.0%(285/467)的医师遇到过需要二次手术干预或危及患者生命的造口狭窄或梗阻。其次,79.0%(369/467)的医师认为,造口技术本身与并发症“密切相关”或者“比较有关”,且“大多可以避免”。仅有58.7%(274/467)的医师参加过肠造口并发症预防及治疗的讨论与培训;99.1%(463/467)的医师认为,医师和造口治疗师的联合培训以及并发症讨论有必要并亟待开展。(3)造口手术操作部分:未按照定位进行造口的主要原因分别为“造口定位不能兼顾戳卡孔(56.1%,262/467)”,“按永久性造口定位了临时性造口(50.7%,237/467)”、“定位错误或不合理(43.3%,202/467)”。(4)肠造口相关技术情况:知晓率总体较高,但常规采用率整体不高。其中,技术知晓率不足75%的有“管状吻合器造口”(64.1%,257/401)与“造口旁负压引流”(44.1%,177/401)。而在使用情况上,分别有65.6%(263/401)和56.4%(226/401)的医师在“永久性结肠单腔造口”中与“袢式回肠造口”中常规采用“黏膜外翻缝合技术”与“支撑棒”。对于预防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的固定及缝合层次上,较为认可的是缝合“腹膜(或后鞘)”(68.3%,274/401)、“前鞘”(54.4%,218/401)和“皮肤”(80.6%,323/401),较为有争议的是“皮下组织”的处理,分别有26.7%(107/401)和32.7%(131/401)的医师主张缝合。有81.5%(327/401)的医师认同缝合操作并发症的发生“不在缝合多少,主要看技术水平”。结论造口手术并发症与外科医师认知及操作相关,造口相关观念、造口手术操作习惯及造口管理异质性较大,造口专项培训不足,造口手术和管理规范化及相关研究势在必行。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肠造口 现状调查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调研全国二级及三级医院急诊检验现状和发展需求。方法2021年2月1日至3月1日,采用网络问卷调研方法,调研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二级及三级医院。调研内容涉及急诊检验的场地、人员与设备配置、开展的检测项目、检测周转时间(TAT)、试剂耗材管理、分析前质量管理、信息化管理、危急值管理、生物安全等各个方面。结果本次调研共收集到2 187份调研问卷,剔除部分不合格问卷,得到有效问卷1 503份,其中二级医院755份,三级医院748份。29.41%(220/748)的三级医院日均急诊患者量超过300人次,而76.69%(579/755)的二级医院日均急诊患者量不足100人次;24.47%(183/748)的三级医院日均急诊检验测试量超过5 000个,93.51%(706/755)的二级医院日均急诊测试量不足2 000个;在设置有独立急诊检验单元的医院中,68.79%(238/346)的三级医院急诊检验单元面积在100 m2以下;总计56.02%(842/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无固定工作人员;8.65%(130/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生化免疫设备无加急通道;8.38%(126/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无试剂耗材出入库记录;24.62%(370/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未定期进行不合格标本统计工作;58.62%(881/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未设置急诊检验标本的优先级;48.64%(731/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没有监测标本全流程的功能;7.32%(110/1 503)的医院急诊检验未就危急值相关问题与临床进行沟通;50.23%(755/1 503)的急诊检验参研者表示目前实验室不存在生物安全风险。结论调研较客观地呈现了我国急诊检验现状和发展需求,也反映出在临床沟通、场地和人员配置、急诊标本分级、试剂耗材管理、信息化建设、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尚有很多需重点改进的流程或理念,应得到管理者较广泛的关注。

  • 标签: 急诊室,医院 临床实验室技术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我国烧伤救治单位分布呈现出中心化、区域化的演变趋势,为解决严重烧伤患者距离烧伤救治单位较远、发生重大群体性烧伤事故时区域烧伤医疗中心超负荷运转、航空转运需求日益增加等问题,亟须完善我国烧伤患者航空医疗转运体系。本共识由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联合航空医疗救援国家培训基地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从航空医疗转运的组织架构、人员与物资配备、转运前中后3个环节等方面要点进行叙述,以期为我国烧伤患者航空医疗转运的安全、高效、规范运行提供指导意见。

  • 标签: 烧伤 航空医疗转运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俯卧位通气(PPV)作为机械通气治疗的部分越来越受重视,相关共识和指南相继出台。俯卧位治疗(PPT)在烧伤临床诊疗中应用较为普遍。与传统意义的PPV相比,烧伤PPT在适应证、流程细节、注意事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重症学组汇总循证证据,牵头制订了《成人烧伤俯卧位治疗全国专家共识(2022版)》,从PPT作用机制、适应证、使用流程等方面形成推荐意见,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烧伤 俯卧位 通气 专家共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21年收到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275家医院的用药错误(ME)报告19 585例。上报ME的医院较2020年(255家)增长了7.84%,报告ME例数较2020年(15 849例)增长了23.57%。19 585例ME报告中A级错误278例(1.42%),B级16 221例(82.82%),C级2 442例(12.47%),D级410例(2.09%),E级95例(0.49%),F级133例(0.68%),G级1例(<0.01%),H级4例(0.02%),I级1例(<0.01%)。B~I级ME涉及的19 307例患者中男性10 528例(54.53%),女性8 779例(45.47%);年龄1 d~102岁,其中儿童(<18岁)2 236例(11.58%),青中年人(≥18~<60岁)9 794例(50.73%),老年人(≥60岁)7 277例(37.69%)。导致患者伤害的严重ME(E~I级)涉及患者234例,男性129例(55.13%),女性105例(44.87%);年龄3个月~99岁,其中儿童45例(19.23%),青中年人88例(37.61%),老年人101例(43.16%)。因误服药物导致严重ME的16例患者中14例为儿童,与2020年相比,误服药物儿童例数增加了1倍(2020年为7例),而2012至2019年儿童误服药物的报告仅为3例。278例A级错误未涉及错误引发人员和错误发生场所。19 307例B~I级ME中,引发错误人员为医师者13 932例(72.16%),药师3 961例(20.52%),护士541例(2.8%),患者/家属412例(2.13%),其他人员461例(2.39%),医师和患者/家属引发ME占比已经连续4年逐渐升高(2018、2019和2020年医师分别为60.89%、65.46%和68.05%,患者/家属分别为1.06%、2.04%和2.08%);发生场所在门诊者8 662例(44.87%),病房5 256例(27.22%),药房3 856例(19.97%),静脉用药调配中心977例(5.06%),护士站289例(1.50%),患者家中239例(1.24%),社区卫生站6例(0.03%),其他场所22例(0.11%),发生在门诊和患者家中的ME占比已经连续4年逐年升高(2018、2019和2020年发生在门诊者分别为37.32%、37.74%和43.24%,发生在患者家中者分别为0.41%、0.89%和1.02%)。错误内容居前3位者分别是用量、品种和给药频次。错误发现人员居前3位者分别是药师、患者/家属和医师。引发错误因素居前3位者分别是知识欠缺、疲劳和培训不足。

  • 标签: 用药错误 患者安全 安全管理 年度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五芳 马宁 王勋 吴霞民 赵苗苗 陈润滋 管丽丽 马弘 于欣 陆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精神科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共卫生事业部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精神病学研究室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10019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10019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并与近5年来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为政府制定下步精神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8月1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启用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登记、管理、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0年底,全国100%的区县均使用信息系统。全国登记在册患者6 430 587例,报告患病率0.46%(6 430 587/1 396 537 459);在管患者6 116 599例,管理率95.12%(6 116 599/6 430 587),规范管理患者5 724 019例,规范管理率89.01%(5 724 019/6 430 587);服药患者5 648 162例,服药率87.83%(5 648 162/6 430 587),规律服药患者4 426 498例,规律服药率68.84%(4 426 498/6 430 587);病情稳定患者5 277 746例,病情稳定率96.40%(5 277 746/5 474 881)。与2019年相比,在册患者增加200 430例,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病情稳定率分别增加0.88%、2.50%、3.75%、11.39%、1.15%。西部地区在册患者规律服药率显著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F=6.317,P=0.005)。2020年登记的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未治期分别为2.69、3.28、1.68、1.92、4.70和9.89年,均明显短于2019年登记建档患者。结论2020年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登记患者人数持续增长,新登记患者未治期明显缩短,患者管理和服药水平有所提高。西部地区应针对当地精神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制定适宜政策,以提高患者的治疗率。

  • 标签: 精神障碍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信息系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