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膜瘤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筛选76例脑膜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均选自2020年8月~2021年8月区间,并按“随机法”分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并发症率(7.89%)低于对照组(26.32%),P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脑膜瘤手术 护理满意度 住院时间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凌云主任医师认为,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病机在于脾胃虚寒、肝胃不温、肾阳失煦、心火不暖及痰瘀内生,应以补健脾、温阳下气为治疗要点,临床可用具温降功效之药,如丁香、桂枝、鹅管石、吴茱萸、荜澄茄等,常施以吴茱萸汤加减或吴茱萸汤之变方,根据患者证候"虚""寒"之程度,酌情调整用药。其认为本病的调护和预防亦很重要,常予患者健康教育处方,嘱勿食生冷、防寒保暖、避免疲劳。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吴茱萸汤 朱凌云 名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医案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基层名老中医孙凤教授治疗不寐的治疗经验以及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孙凤教授认为不寐发病非单独一致病因素,或忧思伤脾,心神失养,或肝郁化火,热扰神明;或饮食无度,聚痰化热;或年老体衰,虚风内动;或起居失常,心肾不交,也不得眠。其病位在脑,与脏腑关系却极为密切。治疗上应注重脏腑辨证,扶正祛邪,补虚泻实,切不可一味堆砌重镇安神之品。孙凤教授主张穴位针灸、中药熏洗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疗不寐,且疗效显著。

  • 标签: 孙玉凤 不寐 治疗经验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基层名老中医孙凤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治疗经验以及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孙凤教授认为缺血性中风病因有虚有实,相互错杂,多为脏腑正气亏虚,痰瘀凝滞,血脉不通,气机不畅,脑络受损,治疗时应兼顾标本,补需祛实,扶正祛邪,故其针对缺血性中风提出“温补脾肾,祛痰通络”治疗思想。针对中风患者易造成偏瘫等功能性障碍,孙凤教授主张针灸、中药涂擦、中药熏洗等多种方式综合治疗,且疗效显著。

  • 标签: 孙玉凤 缺血性中风 治疗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氏头皮针治疗突发性耳聋(肝阳上亢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于我院就诊的52例突发性耳聋(肝阳上亢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针刺,试验组患者采用氏头皮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功能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4.46,P=0.03)。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听力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

  • 标签: 朱氏头皮针 突发性耳聋 肝阳上亢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红光照射联合夫膏治疗老年卧床患者重度红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威海市中心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重度红臀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局部红光照射联合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组局部红光照射联合夫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红臀症状消除时间为(5.96±0.42)d,短于对照组(9.06±0.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4,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78.1%(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P<0.05)。结论局部红光照射联合夫膏能够有效治疗老年卧床患者重度红臀,缩短局部创面愈合时间,且操作简便。

  • 标签: 皮肤肌肉疾病 红臀 光疗法 玉夫膏 卧床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医学科患者实施持续人文关怀护理理念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从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就诊的重症患者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持续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满意度率数据,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

  • 标签: 持续人文关怀护理理念 重症医学科 临床护理工作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佳教授治疗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疗思路和处方用药,总结其学术思想,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方法:通过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研究、跟师门诊、参加学术讨论、医案整理等多种途径,选取典型案例,从诊疗思路、辨证方法、处方用药等方面,总结佳教授的临床经验,并在其指导下,总结其学术思想。结论:佳教授秉承《内经》“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之理论思想,以“火逆”立论,倡“清降宁络”为治则,于临症收获良效,使患者免于手术治疗,并最大程度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负担。

  • 标签: 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症 咯血 倒经 清降宁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关悦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1-05-1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第11期
  • 机构:基因检测技术是自疫苗问世以来疾病预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通过研究基因与生物表征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出生缺陷,还有对复杂性疾病进行预测、预防、预警和个体化诊疗的巨大潜力。近日,资深分子诊断与基因测序领域专家高玉梅博士接受了本刊的专访。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7-28
  • 出处:《护理前沿》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作者简介: 姓名:张玮琦,性别:女,出生日期:1993年9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护 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通信作者:朱娅男,性别:女,出生日期:1984年4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 副高,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 ISBAR沟通模式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交接内容,提高护理交班质量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有效信息的接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护患满意度、医 护满意度。方法 ①于 2020年 3月成立专案改善小组,专案改善时间为 4月至 6月,②根据 ISBAR沟通模式制定运用于手术室重点环节交班模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培训学习,③每日晨交班由护士长抽问巡回护士对患者相关信息掌握程度,巡回护士根据术前交班模板对患 者相关信息的掌握、术特殊用物准备进行交班,对疑难患者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及解决方 案,④每月进行专项质控检查,对各科室病房护士进行手术室护士术后交接满意度调查,并 作出阶段性评价。结果 通过实施 I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护理交班质量,护理人员由抽问式交班转为主动式交班,患者术前信息知晓率大于 90%,患者身份核查率达 100%,交接质量提高,护士长掌握当日手术患者特殊情况,重点关注危重及疑难患者手术间,提高了病房 护士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Abstract】

  • 标签: ISBAR 沟通模式 手术室 标准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现代康复训练与传统中医按摩相结合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康复阶段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患有该病的80名患者,分成常规组与试验组进行观察比对试验,常规组使用单一的现代康复训练治疗措施,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传统中医按摩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获取其运动功能与情绪改善情况,最后对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以完成两组治疗效果的比对观察试验。结果 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与情绪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其中试验组的改善情况要好于常规组,治疗后试验组的运动功能为59.15±5.54,焦虑为41.35±4.13,抑郁为43.14±4.89。常规组分别是40.67±4.36、50.32±5.14、51.81±5.62。在治疗效果方面,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常规组为90%。结论 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证明现代康复训练与中医按摩的结合,对于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该病的治疗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石嘴山市中医医院 宁夏石嘴山 75300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卒肆虐全球,已上升为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抑郁不仅是卒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状,更是加重卒病情并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致病因素。抑郁可能发生在卒前或卒后。病程卒中和抑郁常常交互影响,但抑郁对卒的次生损害却多被忽略,常导致卒患者瘫痪加重和病死率增高,并使卒复发增多而加大了卒中二级预防的难度。既往“卒后抑郁”的概念,卒中和抑郁被认为是两种独立的疾病,该概念临床应用受限并常延误患者的诊治。因此,我们提出“卒伴抑郁”的新观念,更加强调治疗抑郁对紧急救治卒损害所带来的更多获益,从而使急性卒的防治步入崭新的时代。

  • 标签: 卒中 抑郁
  • 简介:摘要卒属于高风险疾病之一。多年来,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研究聚焦于对卒的影响,结果表明miRNA在卒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miRNA与卒的相关文章,总结了miRNA在卒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及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阐述了氧化应激、凋亡、炎性反应及血管生成4个方面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缺血性卒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涉及血管神经网络。脑静脉是血管神经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提供有效的引流途径并维持足够的脑灌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静脉引流系统功能正常对于缺血性卒患者转归可能与动脉灌注同等重要。然而,相对于脑动脉系统,脑静脉系统尚未引起足够关注。文章就脑静脉系统的解剖、在缺血性卒后的影像学改变以及缺血性卒及其相关并发症可能涉及的脑静脉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静脉 侧支循环 神经影像
  • 简介:摘要卒属于高风险疾病之一。多年来,微小RNA(microRNA,miRNA)的研究聚焦于对卒的影响,结果表明miRNA在卒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miRNA与卒的相关文章,总结了miRNA在卒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及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具体阐述了氧化应激、凋亡、炎性反应及血管生成4个方面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环状RNAs(circular RNAs, circRNAs)是最近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s,由内含子配对驱动的环化等模型产生,受相关调控因子调控。circRNAs的一个重要生物学功能是作为分子海绵使微RNAs水平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改变。多项研究表明,circRNAs与缺血性卒密切联系。因此,更好地了解circRNAs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将有助于探索circRNAs在缺血性卒早期的表达及其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从而建立一种早期预警模型,实现缺血性卒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文章就circRNAs的定义、生物学特性以及在缺血性卒后的表达变化和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RNA,环状 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