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并获取延迟新生儿出生后首次沐浴时间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护士更好进行新生儿护理提供参考,以便于早期建立新生儿皮肤屏障保护,改善皮肤湿度,提高早期吸吮成功率,从而降低低血糖及低体温的发生。方法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延迟新生儿首次沐浴提出问题,检索相关文献,采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工具,对各类研究进行证据级别和质量等级评定。结果结合专业人员的判定,总结出7条延迟首次沐浴对新生儿影响的最佳证据,包括新生儿出生后延迟首次沐浴时间并保留胎脂,对改善皮肤湿度、增加母婴皮肤接触、提高早期吸吮率、维持新生儿体温及血糖平衡等方面的优势。结论本研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有关延迟新生儿首次沐浴对母乳喂养率、新生儿皮肤、体温及血糖等的影响,可为护士及护理管理者决策新生儿出生后首次沐浴时间提供循证依据。通过应用最佳证据,以建立新生儿皮肤屏障保护,提高母乳喂养率,进一步维持新生儿体温及血糖平衡。

  • 标签: 婴儿沐浴 皮肤 母乳喂养 体温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沐浴场所从业人员呼吸系统症状自报率,分析东、中和西部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2017年4月至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全国部分地区沐浴场所从业人员3 865人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人口学特征、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生活习惯、自评环境因素和呼吸系统症状自报率等内容,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结果东、中和西部地区从业人员呼吸系统症状自报率分别为17.86%(269/1 506)、10.66%(126/1 182)和31.01%(365/1 177)。东部地区影响因素为年龄、家庭收入、饮酒、忽冷忽热、空气中有灰尘(P<0.05);中部地区影响因素为饮酒、忽冷忽热、通风不好、空气中有灰尘(P<0.05);西部地区影响因素为性别、饮酒、忽冷忽热、通风不好(P<0.05),东、中、西部地区呼吸系统症状自报率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我国沐浴场所从业人员呼吸系统症状自报率具有地区差异,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沐浴场所 呼吸系统 地区 从业人员 自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在低体温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湖北省仙桃市妇幼计生服务中心分娩的低体温新生儿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干预。综合评价比较两组新生儿的体温、耗氧量、康复进程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高于对照组,而体温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培养箱治疗时间、体温复温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寒战、躁动、心率加快、呼吸抑制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低体温新生儿采用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高和稳定患儿的体温,降低新生儿的耗氧量,缩短患儿的康复进程,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为新生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 标签: 新生儿 低体温 鸟巢式-袋鼠式-沐浴-转运 低温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