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暴力风险相较于其他医疗风险而言,具有危害程度重、防范难度大、社会危害性强的特点。在科学界定暴力风险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性医院暴力风险防范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在借鉴国外暴力风险防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完备的防范体系、建立系统化应急措施的防范对策,以期对综合性医院暴力风险防范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综合性医院;暴力风险;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探讨综合医院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接收的急诊科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护理过程中,要想更充分体现出良好的护理效果,在护理风险管理方面要有效加强,通过风险的有效应对和切实处理在更大程度上体现出应有的护理成效,从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这种护理干预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医院 急诊科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1月一2019年12月我科室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2016年1月一2016年12月),观察组60例(2017年1月一2019年12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分析两组的风险事件(包括医疗事故和护理差错)发生率、投诉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数据。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投诉率较对照组均明显较低,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0.05)。结论在急诊科患者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急诊科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投诉率,提高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在临床的实用价值显著,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推广。

  • 标签: 急诊科 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全麻手术患者在苏醒期的风险因素以及应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1911例全麻苏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躁动、低体温、恶心呕吐等进行分析并观察综合护理对策的影响。结果本组对全部1911例全麻手术苏醒期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措施,全部患者均安全地渡过全麻苏醒期。结论全麻手术患者在苏醒期的整个过程中均存在风险因素,一定要做好护理风险的预防与管理措施,切实地保证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 风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医护联合评估、多部门协作管理的住院患者自杀风险PDCA管理模型,促进心身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15例住院患者自杀不良事件资料情况进行根因分析,制定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方法和流程,对住院患者开展情绪心理评估,自杀风险评估和临床心理干预;在医护联合进行心理评估、自杀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用PDCA戴明环管理模式,促成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管理模型的成功构建。结果临床科室成功筛查情绪心理障碍患者,成功预防患者自杀事件2例。成立医护联合安全小组,制定住院患者自杀风险防范措施,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结论医院患者安全管理中构建自杀风险管理模型,对住院患者自杀风险实施全程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可能有利于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

  • 标签: 自杀风险 管理 住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对于急诊综合病房的应用。方法:本次选择100例病人,均来自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到我院急诊综合病房进行治疗的病人,根据其就诊时间分成了两组,甲组与乙组,每组有50例病人,甲组病人提供常规护理,乙组提供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其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对乙组病人提供护理风险管理后,该组病人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护理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急诊风险管理 急诊综合病房
  • 简介:摘要:食品检验检测业是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是维护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为规范食品检验机构行为,近年来,国家认监委加强了专项监管,发现食品检验机构存在的问题较为普遍。因此,对食品检测活动中涉及的风险源进行系统全面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不仅可以保证检测工作的规范化,而且可以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实现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 标签: 食品药品 检测实验室 风险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口腔喷溅操作产生喷溅物、飞沫与气溶胶,当感染因子存在时,主要通过接触和飞沫传播。本文通过空气传播疾病风险模型分析,阐明预防气溶胶传播的重点为感染源管理、加大通风、减少暴露时间和正确使用防护口罩。通过对气溶胶产生和污染的分析,提出应加强水气路管理和喷溅行为控制,进行有效的空气和物表消毒、加强人员防护。基于感染链分析,阐述标准预防和附加预防措施在切断传染性疾病传播中的作用,提出口腔诊疗的感染防控需体现系统性、全面性和循证性。

  • 标签: 感染控制 口腔诊室 喷溅 飞沫 气溶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综合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急诊综合病房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6年9月-2017年9月急诊综合病房所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随机选择。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结局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缺陷率方面的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的低,在抢救物品完好率方面的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综合病房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其护理质量的提高,改善护患关系,控制护理失误,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综合病房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文章对5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安全用药的预见性护理、随访的全程护理风险管理,观察风险防范管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安全。

  • 标签: 恶性肿瘤 骨转移 综合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综合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2017年10月31日在我院综合病房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77例,并分析这77例患者在综合病房的诊治时的护理风险和解决方案,并总结记录,将此77例未实施风险管理对策的患者称为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另再选取2018年1月1日~2018年5月31日在我院综合病房就诊的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70例,并对此70例患者实施风险管理方案进行护理患者。并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对护理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中的77例患者,对常规护理的方法满意的有40人,一般的有10人,不满意的有27人,满意度为72.58%;观察组中的77例患者,对实施护理风险对策方案满意的有68人,一般的有6人,不满意的有3人,满意度为97.69%。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是(14.78±2.36)天,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是(8.23±1.87)天。对照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概率为11.58%,观察组患者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概率为2.98%。结论:对综合病房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对策方案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增进互关关系,降低患者在诊疗期间发生危险事件的概率,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并使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综合病房护理 危险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综合医院心理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方法:选取我院心理科于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心理疾病患者且有陪护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将两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跌倒、坠床、私自离院等意外事件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呈现P<0.05。结论:在心理科护理安全中加强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心理疾病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综合医院 综合医院心理科 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综合门诊相关的危险因素与护理风险进行分析, 制定防范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综合门诊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5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综合门诊有护理工作人员13人, 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与护士相关的护理风险事件, 加以改进。结果 在两年间, 我院共发生与护士相关的护理风险事件16例, 发生率为1.02%, 其中, 护士操作技能不足引起的护理风险事件占比最多, 再次分别为护士法律观念薄弱、不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沟通能力差、工作责任心不强、预见性措施实施不足。结论 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改善护患关系, 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风险 危险因素 护士相关
  • 简介:《健康日》报道,《柳叶刀》杂志的研究报道发现,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后,除了传统的薄血药治疗外,使用阿替普酶进行导管引导血栓溶解(CDT)“取得疗效”。两年以后,“额外接受CDT的患者中41%/~现与DVT有关的并发症,而只接受传统治疗的患者中有56%”。

  • 标签: 导管引导 血栓后综合征 风险 溶栓 传统治疗 《柳叶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MCR)的检出情况,并探讨其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患者共计561例,采集一般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老年抑郁量表、4 m步行测试、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orse跌倒评估量表等资料。根据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诊断标准筛选出MCR患者,并对70岁以下、70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分别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年龄<70岁组中MCR 7例(2.9%),年龄≥70岁组中MCR 34例(10.7%)。在年龄<70岁人群中,MCR患者听力障碍抱怨的占比、GDS-15得分明显高于非MCR组;在年龄≥70岁人群中,Morse跌倒评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非运动认知风险组(P<0.05)。矫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组中,听力障碍抱怨(OR=26.394,P<0.05)与GDS-15(OR=1.385,P<0.05)为MCR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70岁组中,女性(OR=0.445,P<0.05)为MCR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MCR在不同的年龄段的危险因素不同,这可能提示MCR在不同年龄段中的发生原因及预测意义存在不同。

  • 标签: 运动认知风险综合征 痴呆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结果,以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心血管疾病老年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老年人之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对比性意义,将这些老年人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本研究对这些老年人进行疾病风险评估,并且对其中的观察组老年人实施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进行干预,以了解干预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对老年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前,老年人的心血管风险系数较高,即≥40%发生率的老年人有49例,处于30%~40%之间发生率的老年人有36例,20%~30%之间的老年人有24例,10~20%之间的老年人有11例。通过对观察组老年人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后,其心血管风险系数大大降低,并且老年人心血管风险分层发生了明显改变,即超过30%风险分层的老年人仅有12例,而对照组因未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因此其风险分层没有发生改变。结果通过对老年人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其心血管疾病风险系数,并且对疾病的控制起到良好的疗效,因此,该护理模式值得实施与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风险评估 综合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并以此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对我院综合内科在近期内接诊的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研究相应有效的管理对策。结果回顾性分析显示,综合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人员不足、水平不高、法律意识不强、管理力度不强等。结论综合内科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与护理人员及管理力度等有关,临床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强化人员培训并加强临床管理力度,这对降低综合内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综合内科病房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