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细胞(CTC)作为肿瘤转移的"种子",在肿瘤的早期辅助诊断、免疫治疗、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对CTC了解的不断深入,其应用研究已经从细胞数量走向了分子分型和细胞测序时代。然而CTC检测的标准化尚处于初步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就CTC检测的现状及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作一论述,并针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肿瘤细胞,循环 液体活检 遗传异质性 参考标准 生物标记,肿瘤
  • 简介:摘要肿瘤学专业性强,涉及知识面广。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临床科研能力、基础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培养。肿瘤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是肿瘤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缺乏统一的肿瘤学教材及教学大纲、教学模式单一、研究生培养模式堪忧等问题限制了我国肿瘤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在探索肿瘤教学的建设道路中,需要各个环节的配合。重点体现在编写特色的肿瘤学教材及大纲、调整肿瘤教学模式、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掌握最新肿瘤进展及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等具体措施。

  • 标签: 肿瘤学 教学 改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评价颅内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70 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 35 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 35 例采取综合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 1 )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四个维度的生活质量量表( SF-36 )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 2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5.7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5.71% ,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 P < 0.05 )。 结论 颅内肿瘤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具备推广及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颅内肿瘤 综合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所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情况以及规律进行总结和对比,进一步总结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并发感染的规律,为临床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在本院肿瘤内科所有所收治进行治疗过程中恶性肿瘤合并出现感染的患者中,抽取 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群体,患者中疾病主要是包括肝癌、胃癌和乳腺癌、肺癌等疾病,主要是采取肿瘤内科的化疗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感染发生规律等情况进行总结,对其发生感染的部位等情况进行观察,为临床疾病治疗和诊断提供参考,积极防范合并感染的问题。结果 在临床 9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的合并感染发生部位情况方面对比发现,感染出现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 P< 0.05),除此之外还包括了泌尿道、消化道、腹腔、皮肤感染,证明还是以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最高。结论 在临床恶性肿瘤进行肿瘤内科治疗的过程中发生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这主要是与恶性肿瘤对于身体消耗性相对较强以及治疗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以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最为常见,在临床相关患者疾病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感染风险的防控,早期进行预防如有出现感染积极进行治疗,避免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保持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 肿瘤内科 合并感染 发生规律 分析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蛋白、 CA199、 CA125、 CAl53、 CA72—4、 NSE、 CYFRA联合检测在消化道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探求其对消化道中例患者预后治疗的作用。方法 从 2017年 8月— 2018年 9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 124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并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 124例健康人员作为参照组,分别予以检测 8项血清肿瘤标志物。实验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以及联合检测的特异度、敏感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 8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较高;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 98.6%)、灵敏度( 89.9%)明显较高。结论 多项肿瘤标志物对消化道肿瘤具有不同的辅助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其诊断价值。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serum tumor markers alpha fetoprotein, carcinoembryonic protein, CA199, CA125, cal53, CA72-4, NSE and CYFRA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gestive tract tumors, and to explore their role i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Methods from August 2017 to September 2018, 124 patients with digestive tract tumor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124 healthy persons who came to our hospital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re taken as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8 serum tumor markers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level of 8 serum tumor marker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specificity (98.6%) and sensitivity (89.9%)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clusion multiple tumor markers have differe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digestive tract tumors, and the combined detection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valu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在肿瘤内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并发感染的常见部位以及相关治疗方法。 方法 : 本次研究对象共 88 例,均选自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并发感染患者,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4 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措施,缓解病症。 结果 : 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感染类型为腹腔、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发生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人数较多,共 21 例,对应比值为 23.86% ,其次为腹腔感染、消化道感染。在临床治疗中,治疗有效、显效总人数共 69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78.41% 。 结 论: 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感染因素较多,如:肿瘤细胞的侵袭、个体生理特点等,为避免对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应尽快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 并发感染 效率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方法 142例肿瘤患者, 均给予大量输血, 比较输血前后临床检验指标。结果 输血前, 血小板( PLT)计数为( 189.22±96.42) ×109/L, 凝血酶原时间( PT)为( 15.07±2.67) s, 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为( 1.44±0.46),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为( 37.61±6.13) s, 纤维蛋白原( FIB)为( 2.64±1.13) g/L, 凝血酶时间( TT)为( 16.11±2.38) s;输血后, PLT计数为( 115.01±53.87) ×109/L, PT为( 16.67±5.21) s, INR为( 1.26±0.28), APTT为( 39.54±7.41) s, FIB为( 2.21±0.88) g/L, TT为( 18.33±4.57) s。输血后, 患者 PLT计数、 INR、 FIB均低于输血前, PT、 APTT、 TT均长于输血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大量输血对大失血的肿瘤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然而临床医生应该高度警惕大量输血以后的各种并发症, 及时对患者的 PLT输血、功能以及凝血功能给予检测, 进而能够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当大失血的肿瘤患者出血已经停止, 可以考虑限制性输血方式, 进而降低输血不良影响。    【关键词】 肿瘤;大量输血;临床检验指标;临床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test indexes of tumor patients after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Methods 142 tumor patients were given a lot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clinical test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blood transfusion were compared. Results before transfusion, PLT was (189.22 ± 96.42) × 109 / L, Pt was (15.07 ± 2.67) s, INR was (1.44 ± 0.46), APTT was (37.61 ± 6.13) s, FIB was (2.64 ± 1.13) g / L, TT was (16.11 ± 2.38) s, and after transfusion PLT was (115.01 ± 53.87) × 109 / L, Pt was (16.67 ± 5.21) s, INR was (1.26 ± 0.28), APTT was (39.54 ± 7.41) s, FIB was (2.21 ± 0.88) g / L, TT was (18.33 ± 4.57) s. After transfusion, PLT count, INR, FIB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ansfusion, Pt, APTT, TT were longer than before transfus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is a very important treatment for tumor patients with massive blood loss. However, clinicians should be highly alert to the complications after massive blood transfusion, and timely detect PLT transfusion, function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of patients, so a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treat complications. When the bleeding of tumor patients with massive blood loss has stopped, we can consider the way of limited blood transfusion to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blood transfus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肝胆系统原发性恶性肿瘤相关分子标记物在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本共识从外周血和组织学方面对其在诊断、治疗、分子分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详细总结,针对近年来研究成果明确的肝胆系统肿瘤相关分子标记物和基因表达,提出了专家指导意见。同时,对肝胆肿瘤相关血清学、组织病理学和第二代测序的实验室检测标准、结果解释、报告内容和全过程质量管理提出了规范化建议,旨在为一线临床人员普及肝胆肿瘤分子诊断和治疗最新知识的基础上,为科学合理地选择个体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可执行的依据。

  • 标签: 肝胆肿瘤 分子诊断 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4年8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8例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8个月至8岁11个月,平均44个月。分析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8例患儿中5例为脂肪瘤,3例为脂肪母细胞瘤;肿块位于腮腺咬肌区4例,咽旁间隙2例,颌下及鼻部各1例。临床表现以无痛性颌面部肿块、睡眠打鼾及咽异物感为主。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未发生感染、面瘫、涎瘘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儿童颌面部脂肪来源肿瘤以脂肪瘤及脂肪母细胞瘤为主,可根据肿块所在区域特点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手术方式,该病预后较好,彻底切除后不易复发。

  • 标签: 脂肪瘤 脂肪母细胞瘤 儿童 颌面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妇科肿瘤的治疗,应用免疫学治疗方法对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 2015 年 1 月-2019 年 12 月收治过的 76 例妇科肿瘤患者,并对其应用免疫学的治疗措施,观察其恢复、预后情况,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并提出解决 方案。结果 接受免疫治疗的 76 例患者中 65 例妇科肿瘤患者症状得以不同程度的缓解, 6 例患者无效,其余 5 例患者在接受免疫 治疗措施后,出现发热的不良反应,但经改变免疫治疗方案及对其发热进行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应用免 疫治疗方式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且改善预后。

  • 标签: 妇科肿瘤 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共识针对近年来研究结果较为明确的肝胆肿瘤相关蛋白质、基因表达层面的分子标志物在诊断、治疗、分子分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指导意义等做了详尽的总结,提出了专家指导意见。同时对肝胆肿瘤相关血清学、组织病理学、二代测序等实验室检测的标准、结果判读、报告内容及全过程质量管理等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旨在为一线临床工作人员普及肝胆肿瘤分子诊疗最新知识,并提供科学、合理选择个体化精准诊疗方案的可执行依据。

  • 标签: 肝脏肿瘤 胆道肿瘤 分子标志物 临床诊断 疗效评估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手部肿瘤的发病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总结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9年6月经手术治疗且有明确病理诊断的363例儿童手部肿瘤患者,就儿童手部肿瘤的发病特点、病理性质、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儿童手部以良性肿瘤多见,中间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较少见;软组织肿瘤多于骨组织肿瘤,以血管瘤最为多见;其次是色素痣;骨肿瘤以内生性软骨瘤最为多见;恶性肿瘤以肉瘤最多。结论儿童手部肿瘤首选手术治疗,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 标签: 肿瘤 儿童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肿瘤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肿瘤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心理护理,观察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以及术前2h焦虑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术前2h 62例患者焦虑评分程度均有明显的下降。结论:评估子宫肿瘤患者心理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并且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子宫肿瘤 心理护理 焦虑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我科室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中,选出92例患者给予随机分组,行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的两组患者分别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功能恢复(63.7±4.6)分、日常生活(70.6±4.5)及负面情绪改善(68.4±5.6)分,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干预满意患者44(95.7%),与对照组相比更优,P<0.05。结论晚期肿瘤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效果较为显著,对患者负面情绪与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显著。

  • 标签: 晚期肿瘤患者 临床护理 舒适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肿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3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15例)采取临床管理,对两种管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管理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肿瘤 冠心病 临床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DNA检测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有一些标志物已在临床上开始使用,部分标志物尚处于研究发现阶段。本文主要探讨肿瘤游离DNA检测从发现到临床的过程中,临床实验室需注意的关键点,包括实验室应选择具有临床有效性和临床有用性证据的预期用途,重视检测过程的质量保证以及结果的报告和解释。

  • 标签: 循环肿瘤DNA 临床实验室技术 生物标记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蝶窦原发肿瘤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提高临床医师对其认识水平。方法收集并回顾2014年8月至2017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病理确诊的5例蝶窦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式。结果5例患者中,1例以头痛首诊于神经内科,2例以眶周胀痛首诊于眼科,2例以嗅觉下降、鼻塞、涕中带血、咽异物感等鼻部症状首诊于耳鼻喉科。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头颈部手术外伤史,均行鼻窦CT和增强MRI检查,怀疑恶性者行ECT检查,明确无远处转移病灶和手术禁忌,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下行蝶窦开放术,其中3例辅助影像导航系统。术后病理回报1例脊索瘤,1例腺样囊性癌,1例浆细胞瘤,1例低分化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局灶恶变。脊索瘤、腺样囊性癌、低分化癌及内翻性乳头状瘤局灶恶变术后转入肿瘤科行放化疗,浆细胞瘤单纯手术,因个人原因未进一步治疗,术后随访16~50个月,随访截止于2018年10月1日,低分化癌患者随访12个月出现肝转移死亡,其余4例均生活良好,继续随访中。结论蝶窦原发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就诊时很多已属晚期。影像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方法的制定有重要作用,手术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术后辅助放化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蝶窦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离子放疗,特别是碳离子放疗,由于其良好的放射物理学特性和生物学效应在肿瘤放疗中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研究发现,重离子放疗在不同实体瘤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在不远的将来,如果重离子放疗能克服现有的技术困难则有望成为下一代放疗的主流。

  • 标签: 肿瘤 重离子放射疗法 碳离子
  • 简介:  【摘 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6.03--2018.03收治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 8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经尿道膀胱癌整块切除,一组为对照组,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 ;术后严密随访 1年。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35.7±10.7min、 67.2±2.3ml、 12.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5.8±11.8min、 41.9±2.5ml、 2.5%;统计 1年内肿瘤复发率对照组复发率低危(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 28.5%、高危(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患者 41.6%。实验组复发率低危患者 13.3%,高危患者 40%。结论:对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 Methods: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80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w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other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Postoperative statistic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perating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ostoperative strict follow-up 1 year.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hemorrhag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35.7 ± 10.7 min, 67.2 ± 2.3 ml and 12.5%, respective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25.8 ± 11.8 min, 41.9 ± 2.5 ml and 2.5% respectively, and th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8.5% and 41.6% respectivel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13.3% in low-risk patients and 40% in high-risk patients.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 the tot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reduce the blood los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