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利用前两轮对专家的问卷调查所得到的12个临床科室绩效评估指标,继续利用对比排序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绩效评估的基本模型,经过讨论与实证分析,确定主要指标为治愈好转率、病床使用率、出病区者平均住院日、职工人均年业务收入及固定资产回报率,从而进一步简化医院临床科室绩效评估模型为P=18.41X1+19.49X2+21.56X5+20.71X6+19.84X7。

  • 标签: 医院 临床科室 绩效 评估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评估骨科患者DVT发生风险中的有效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骨科患者中确诊为DVT的52例患者作为DVT组,按1∶2配比将同期骨科104例非DVT患者作为非DVT组。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进行DVT风险评分及危险度分级,探讨不同危险度分级与患者DVT发生风险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骨科患者DVT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DVT组Caprini评分为(12.25±4.26)分,高于非DVT组的(7.18±2.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7,P<0.01)。DVT组与非DVT组Caprini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78,P<0.05);Caprini危险度分级中,极高危患者发生DVT的风险为非极高危患者的7.099倍(95%CI:1.604~31.41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5 kg/m2、卧床≥72 h、下肢肿胀、石膏/肢具固定及选择性下肢关节置换术5个因素是患者发生DVT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对骨科患者的DVT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护理人员可根据DVT发生的高危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该模型的分层管理也可使DVT风险人群得到有效分层预防,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 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柯氏评估模型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操作培训效果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操作技能培训,实验组采用柯氏评估模型评估操作效果的方式培训。培训结束后护生分别参加操作技能和理论考核,带教老师、总带教共同进行考核评分,科室护士长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两组护生操作技能和理论考核成绩、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柯氏评估模型对神经内科实习护生操作培训效果评估,有利于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激发学习需求,提高沟通能力。

  • 标签: 柯氏 评估 护生 操作 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股骨纵向骨搬移模型兔,并评估该动物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取20只雄性新西兰兔,先在兔股骨近端造成一段14 mm骨缺损,骨缺损远端截骨,形成游离骨段,随后安装自制的外固定支架固定,通过7 d间歇期,将游离骨块向骨缺损处搬移,以刺激缺损区骨组织再生修复。在搬移期第1天和第14天、固定期21 d和第35天分别处死4只家兔,通过动物模型的一般状态、标本形态、X线片来评估模型的科学性。结果术后骨搬移模型兔的一般情况良好;大体标本及X线检查可见骨缺损区重建修复,并逐渐接近正常骨组织;固定期间骨搬移装置无松动、脱落等不良情况,搬移期每日可定量完成1 mm骨搬移,最终修复骨缺损。结论纵向骨搬移模型兔建模方案简便可靠,可较理想地模拟临床骨搬移全过程。

  • 标签: 骨搬移 新西兰兔
  • 简介:目的利用临床常规指标建立胎儿体重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893例临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体重指数(BMI)、孕期增重、孕妇腹围、宫高,分娩前1周内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度(FL),分娩后0.5h内称重新生儿体重,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新生儿体重与孕期增重(R=0.534)、宫高(R=0.589)、孕妇腹围(0.413)、胎儿BPD(R=0.459)、AC(R=0.643)和FL(R=0.602)呈正相关(p〈0.(11)。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新生儿体重预测多指标模型:新生儿体重(g)=61.94PL+41.832孕期增重+48.589胎儿AC+43.435宫高-5124.661。③独立变量线性回归得单一指标的新生儿体重预测模型:胎儿FL法:新生儿体重(g)=164.667FL(mm)-8828.406。孕期增重法:新生儿体重(g)=101.839孕期增重(kg)+1555.537。胎儿Ac法:新生儿体重(g)=168.825AC(cIn)-2457.808。宫高法:新生儿体重(g)=169.402宫高(cm)-2605.743。,④多指标法预测体重与新生儿实际体重的相关系数(R=0.865)大于胎儿FL法(R=0.829)、孕期增重法(0.731)、胎儿Ac法(R=0.812)和宫高法(R=0.746),多指标法预测体重的平均绝对误差(241.32g)和相对误差(7.52%)小于胎儿FL法(259.34g,8.25%)、孕期增重法(262.32g,8.39%)、胎儿Ac法(254.96g,8.07%)和宫高法(271.58g,8.62%)。结论以孕期增重、宫高、胎儿Ac、FL综合指标建立的模型较单一指标更能准确预测新生儿体重。

  • 标签: 新生儿体重 预测 相关分析 线性回归
  • 简介:摘要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世界公认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并且是慢性肾脏病以及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该病虽为慢性进展性的疾病,但预后却不尽相同,因此准确地判断预后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率。近年来关于IgAN的预后评估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内外陆续提出了通过临床或临床病理等相关指标构建的数学评估模型,本文就IgAN预后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小球肾炎,IgA 肾功能不全,慢性 预后 预测模型 终末期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免疫基因的胃癌预后评估模型。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胃癌测序、临床数据并整理。将胃癌样本分为训练集(221例)、验证集(147例),在训练集中依次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分析,构建免疫基因预后评估模型,并在验证集中验证。采用单样本富集分析将测序数据转化成28种免疫细胞比例的数据,分析高、低风险组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筛选高、低风险组差异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由9个免疫基因(PROC、IGKV1D-43、CLCF1、TAFA4、NOX4、INHA、ITGAV、FABP3、IL27RA)构建的风险评估模型,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训练集、验证集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对比低风险组,高风险组5年总生存率显著降低[50.5%(55/111)比20.0%(22/110),43.2%(32/74)比24.7%(18/73),均P<0.05];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第1、3、5年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9、0.71、0.78,验证集ROC第1、3、5年AUC值分别为0.56、0.71、0.78。另外,高风险组浸润的活化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高、低风险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等通路。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的胃癌预后评估模型可成为胃癌预后判断的新指标。

  • 标签: 癌症基因组谱图 胃癌 差异表达基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预后
  • 简介:摘要终末期肝病治疗方式有限、死亡率高。准确应用预后评估早期识别终末期肝病,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HBV感染是我国终末期肝病的主要病因,各种终末期肝病预后评估模型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评估研究。本文将对目前的HBV相关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 标签: 终末期肝病 乙型肝炎 评估模型 预后
  • 简介:AIM:Toinvestigatethecharacteristicsandcriterionofgraftrejectioninmicemodel.METHODS:C57BL/6orBALB/cmicecornealgraftsweregraftedontoBALB/chosts.Eachgroupwasdividedintotwosubgroupsaccordingtothecornealopacityscores12daftertransplantation.Thecharacteristicsofopacityandneovascularizationwereobserved.Miceofthe12th,50thdayaftertransplantation,thegraftsbiopsyofmiceinallogeneicgroup1,whichopacityscoreexceed3,werepreparedforhistologicalobservationandthoserestoretransparentwereendothelialstained.RESULTS:Therewasnodifferenceofcornealopacityscoreonthe7thand12thdayafteroperation;thehistologicalresultshadnodisparitybetweensyngeneicgroupandallogeneicgroup.Onthe12thdayaftersurgery,theturbiditycurvewasapparentingraftswithopacityscore<2.Mononuclearcellswereshowningraftswithopacityscorereached3inallogeneicgroup1.Differentrejectionperformancewasobservedintissuesectionsonthe50thdayaftersurgery.CONCLUSION:Grafts,opacityscoreexceeds3fromthe7thtothe12thdayafteroperationcouldnotbejudgedasarejection.Weshouldpaymoreattentiontothevariationofgraftsopacitysince12daftercornealtransplantation.

  • 标签: CORNEAL TRANSPLANTATION GRAFT SURVIVAL experimental study
  • 简介:目的:建立完整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以利于药物转运的研究。方法:通过测量细胞生长过程中跨膜电阻(TEER)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估Caco-2细胞单层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结果:细胞接种到Transwell板后的第7天,TEER值就已达到209,75Q·cm^2,第10天后,几乎成线性上升,直到第22天到达-个稳定值627Q·cm^2:细胞生长的第3天,磷酸酶活性非常低,第15天时磷酸酶活性比较高。到了第22天时,磷酸酶活性进-步增加,AP/BL为第15天时的2倍。结论:建立的Caco-2细胞单层模型致密且完整,检测细胞生长过程中TEER值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评估Caco-2细胞单层模型建立成功。

  • 标签: CACO-2细胞单层模型 跨膜电阻(TEER)值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科学开展风险评估是实施药用辅料风险管理的前提,由于辅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缺乏具体的评估方法。本文在欧盟辅料风险评估指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辅料属性参数的风险指数评分系统,用于总体评估辅料安全性、功能性和质量属性等与制剂质量相关的风险水平。该方法经过验证,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有效开展辅料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药用辅料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从护士和患者方面探讨“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在胸外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评价其疼痛评分在胸外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设计“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与全院使用的长海痛尺一起应用于胸外科患者,6个月后调查60名护士和120名患者对两种量表的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护士和患者对“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在直观性、准确度、接受程度与满意度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优于长海痛尺在胸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 标签: 疼痛 评估 改良版五指疼痛评估模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 1 】 在在健康管理中评估风险及干预效果的应用。方法 利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团队针对国人的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开展心血管风险评估,及健康管理结果评估。 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干预评估效果。通过模型的应用找出重度干预人群, 将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分层,包括10年风险分层:低危( <5%)、中危( 5%-9.9%)或高危(≥ 10%);终生风险(从目前生存至 85岁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分层:低危( <32.8%)或高危(≥ 32.8%);对中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并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 针对不同风险分层和单个危险因素水平给出相应提示和建议,开展健康管理并评估健康管理效果。结论 通过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效果的评估提高了健康管理的水平,量化健康管理效果。

  • 标签: China-PAR 10 年风险预测模型 健康评估 干预效果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验室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建立判断发生死亡的风险评分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其中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病例数据用于建立死亡风险模型,2014年1~6月的病例数据用于模型的验证。以入住PICU首次血清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乳酸、WBC计数、血糖、心肌酶谱(CK、CK-Mb、LDH、Mb)、PCT、CRP检查结果作为分析指标,通过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筛选出曲线下面积(AUC)〉0.7的实验室指标,确定各项指标的最佳界值。以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实验室指标对预后的影响,以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各项实验室指标的β值作为原始赋分,同时对β值取整后作为简化赋分,建立风险模型并验证,考察不同总评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362例数据纳入死亡风险模型的建立,男230例(63.5%),女132例,年龄(24.0±14.8)个月,死亡25例(6.9%);验证数据共171例,男111例(64.9%),女60例,年龄(24.3±13.5)个月,死亡11例(6.4%)。1血NT-proBNP、乳酸、WBC、血糖、心肌酶谱和PCT的ROCAUC均〉0.7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乳酸、WBC和血糖是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30.67(3.64~258.68)、5.22(1.22~22.33)、10.04(2.12~47.53)和10.56(1.88~59.27)。3WBC〉16.5×109·L-1、血糖〉7.8mmol·L-1、NT-proBNP〉10ng·mL-1、乳酸〉3.2mmol·L-1、NT-proBNP1.3~10ng·mL-1分别赋2.31、1.65、3.42、2.36和1.98分,简化赋分分别为2、2、3、2和2分。4使用原始赋分和简化赋分,以验证数据预测死亡的ROC曲线AUC均为0.99;简化赋分以4分为界值时其预测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5.6%。结论4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简化赋分对预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预后有较好价值,总评分≥4分的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风险评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类肿瘤可视化的小鼠膀胱癌气囊(APBCa)模型,并评估药物灌注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6—12月构建人源性肿瘤APBCa(H-APBCa)模型和具有免疫功能的APBCa(I-APBCa)模型。在BALB/c裸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建立大小为2.5 cm×3.5 cm的气囊,24 h后在气囊内壁通过种植人膀胱癌细胞EJ建立H-APBCa模型。对比灌注吉西他滨与生理盐水20 d后H-APBCa小鼠模型肿瘤的体积,并利用Tunel染色法比较灌注吉西他滨与生理盐水20 d后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在C57BL/6小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建立大小为2.5 cm×3.5 cm气囊,24 h后在气囊内壁通过种植小鼠膀胱癌细胞MB49建立I-APBCa模型。比较灌注卡介苗与生理盐水20 d后I-APBCa小鼠模型肿瘤的体积,并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灌注卡介苗与生理盐水20 d后两组肿瘤组织CD80+巨噬细胞及CD3+T细胞浸润情况。结果H-APBCa和I-APBCa两种小鼠模型均成功建立,肉眼能直视观察且可通过游标卡尺测量肿瘤大小。H-APBCa小鼠模型灌注治疗20 d,灌注吉西他滨组肿瘤体积小于灌注生理盐水组[(781.02±241.02) mm3与(1 213.88±214.02) mm3,P<0.05]。灌注吉西他滨组小鼠肿瘤细胞凋亡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77.33±4.63与14.67±2.60,P<0.05)。H-APBCa模型灌注治疗20 d,灌注卡介苗组肿瘤体积小于灌注生理盐水组[(645.02±156.63) mm3与(948.84±221.76) mm3,P<0.05];灌注卡介苗组肿瘤组织浸润的CD80+巨噬细胞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49.67±7.57与16.33±5.69,P<0.05),肿瘤组织浸润的CD3+T细胞也多于灌注生理盐水组(18.00±3.46与4.67±1.45,P<0.05)。结论H-APBCa和I-APBCa两种小鼠模型均成功建立。APBCa模型化疗以及卡介苗灌注治疗后肿瘤均明显缩小,与临床中膀胱癌灌注治疗效果相似,可作为评价药物灌注疗效的新型动物模型

  • 标签: 膀胱肿瘤 模型 气囊 灌注治疗
  • 简介:目的利用BP神经网络的理论和算法,对COPD患者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构建出COPD再入院患者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COPD再入院患者各相关因素的敏感度分析和疾病风险评估及分析,为BP神经网络建模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较为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编写结构化查询语句,从HIS数据库抽取相关数据,导入Clementine11.1中,利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建模,预测结果用SPSS22.0进行模型的建模效果评估以及模型建模效果的假设检验。结果经过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的拟合度为71.743%,预测准确度93.55%。在所有相关影响因素中,入院次数和入院状态对COPD患者的再入院风险度影响最大。在预测效果上,BP神经网络要优于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 标签: 再入院率 BP神经网络 多元线性回归 影响因素
  • 简介:骨关节炎(OA)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关节炎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能够引起疼痛和不适的慢性疾病。大量的研究致力于其病理生理学的理解和治疗方法的应用。动物模型在研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成像模式在理解OA的发病机制以及与疼痛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成像研究也可以使疾病在体外监测的同时用于动物模型的研究。本文对OA动物模型的组织病理学、成像模式、疼痛的评估方法进行总结。

  • 标签: 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成像 预后
  • 简介:摘要:护理规范化培训学员是国家优秀护士的重要储备队伍,是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她们关乎护理专业发展的提高。因此,对学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尤为重要。培养学员要具备较强专科能力、临床工作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让学员更好的适应护士的角色,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我院通过对护理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系统的基于BOPPPS教学模式的症状评估教学活动,来锻炼其综合能力。通过症状评估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员综合能力,培养学员要具备较强专科能力、临床工作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让学员更好的适应护士的角色,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锻炼其沟通能力了学员的护患沟通、医护沟通的能力,能人文关怀患者,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教学满意度,提高医院科室的教学质量。

  • 标签: 症状评估,BOPPPS教学,病情评估,护理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