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先天性唇腭裂在我国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一以上,它不仅影响患儿的咀嚼功能,也影响发音,国内外的口腔外科医生都认为治疗腭裂首先是手术治疗恢复其解剖形态,恢复其腭咽闭合功能,其次要进行语音训练,恢复其语音功能,提高发音的清晰度.我院口腔外科于1998年7月~2002年10月20日对100例腭裂术后患儿进行集中训练,测试其腭咽闭合功能,训练语音,提高发音清晰度,效果良好.

  • 标签: 腭裂 语音训练 气流控制 腭咽闭合 语音清晰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腭裂术后患者口腔发音器官进行功能训练,提高腭裂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方法用普通话对腭裂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系统训练,包括语音训练前后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个性化的语音训练计划及腭裂语音的评估等。结果125例患者中有80%的病人语音得到明显改善,其余20%患者经检查为腭咽闭合不全。结论语音康复治疗是腭裂术后语音患者获得正常语音的重要方法,只有通过语音康复训练,用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发音训练,才能彻底纠正错误语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语音模式。

  • 标签: 腭裂 语音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依据医护人员护理观察舌癌患者术后语音康复训练经验,探析卓有成效的护理方法,以促使舌癌患者早日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到201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舌癌患者,采取随机分样的方法,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人,两组舌癌患者在术后12天依据现代汉语裂颚语音字母表上的读法规范,开始接受医护人员主导的语音康复训练以及护理观察。结果训练组和对照组舌癌患者术后语音恢复情况分别为(78.8%—89.9%)、(56.7%—72.4%),接受过语音康复训练的舌癌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明显提升,且训练组患者的语音康复情况比对照组患者要好得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程序化语音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并提高舌癌患者术后语音功能康复,增强手术的治疗效果,提高舌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舌癌 语音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音乐训练和美术训练对大学生的字母-语音视听整合的影响。方法以视觉(字母)和听觉(语音)为刺激内容,对音乐生、美术生和普通大学生(每组n=30)进行辨别任务,采用SPSS 17.0对反应时和击中率进行方差分析和竞争模型(Race model)分析。结果(1)反应时:结果发现组别与刺激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F=7.89,P<0.01)。简单效应分析发现,所有被试对一致的视听刺激(字母B读音B)反应更快,出现冗余信号效应。(2)Race model分析:音乐组视听整合的时间窗口为120~130 ms,美术组为130~190 ms,普通组为120~170 ms(P<0.01)。音乐组Race model曲线下正值面积(18.95)显著小于美术组(159.43)和普通组(125.01)(P<0.01),美术组和普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结论音乐训练对字母-语音视听整合有调节作用,而美术训练对其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视听整合 冗余信号效应 竞争模型 音乐训练 美术训练
  • 简介:目的明确语音训练对唇腭裂术后患儿言语清晰度及咽腭闭合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唇腭裂术后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进行自我训练,观察组进行语音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月及治疗4月时对两组患儿进行言语清晰度评价,并利用鼻咽纤维镜观察患儿咽腭闭合面积,进行结果比较。结果治疗2月时,两组患儿咽腭闭合面积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1),观察组言语清晰度明显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0.05<p<0.1);治疗4月时两组患儿咽腭闭合面积有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言语清晰度较治疗前比较有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语音训练对唇腭裂术后患儿言语清晰度及咽腭闭合面积具有改善作用。

  • 标签: ?语音训练 鼻咽纤维镜 咽腭闭合面积 语音清晰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语音训练治疗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9月到 2019年 3月在本院收治的 66例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所有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 33例运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 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语音训练治疗,两组治疗后对比。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好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运用语音训练治疗,其疗效显著,明显改善发音清晰情况,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 析 功能性构音障碍行口肌训练结合语音矫治的作用。 方法:于 2019 年 4 月 --20 20 年 4 月 ,选取 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 45 例,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 口肌训练结合语音矫治。对比分析治疗前后语音清晰度及口部运动功能评分。 结果:本组 45 例患者治疗后 语音清晰度及各项口部运动功能评分等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 ),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行口肌训练结合语音矫治的效果显著,即可提升语音清晰度,并改善口部运动功能,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口肌训练 语音矫治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舌系带矫正术后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设计并实施语音训练方案,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随机筛取146名舌系带矫正术后构音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语音训练方案,训练干预后,观察患者构音障碍情况改善情况。结果:经语音训练,患者构音障碍综合性评价量表(FDA)评分明显下降,与训练前对比(P<0.05)。结论:借助语音训练,能够纠正患者的构音障碍,恢复患者的语音正常功能。

  • 标签: 舌系带矫正术 构音障碍 临床特点 语音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唇腭裂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语音康复训练。方法对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采取适当的护理及术后正规系统的语音康复训练。结果对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适当的护理,重新建立唇腭部正常形态,为获得正常语音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行有效的语音训练,提高语音清晰度。结论护理人员在原有的治疗护理基础上探索出一整套科学的护理实施规范,不断提高我国唇腭裂手术治疗及语音康复学科的整体水平。

  • 标签: 唇腭裂 围手术期 护理 语音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语音矫治与口肌训练护理在功能性构音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院内收治的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语音矫治与口肌训练护理。对比两组的语言清晰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采用语音矫治与口肌训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患儿语言清晰度以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语音矫治 口肌训练 功能性构音障碍 语言清晰度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FAD)患者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及语音训练疗效。方法选取52例FAD侧化构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侧化构音语音特点并进行针对性语音训练(包括基础训练、舌位稳定训练、舌位诱导训练、引导送气居中训练等)。结果入选患者舌尖前音(71.2%)、舌尖后音(63.5%)、舌面音(61.5%)侧化构音比例较高,其次为舌尖中音(17.3%)及双唇音(13.5%);FAD侧化构音可合并不送气化、辅音置换等错误发音方式。入选患者经15~50课时针对性语音训练后,通过朗读普通话声韵母及音节表发现其侧化构音字数由训练前(90.35±41.59)个减少至训练后(10.37±7.81)个,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FAD患者侧化构音主要涉及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面音;侧化构音可合并其他异常发音方式;基于侧化构音发生机制采取综合性语音训练方法是纠正FAD侧化构音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功能性构音障碍 侧化构音 语音特点 语音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对功能性构音障碍(FAD)儿童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FAD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语音训练,每次30 min,每周5次,共24周。训练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每次20 min,每周5次,共2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的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得分和口部运动功能得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的构音清晰度、口部运动功能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后训练组构音清晰度[(84.33±3.84)%],下颌[(79.45±5.20)%]、舌[(82.75±3.60)%]、唇[(90.75±4.46)%]运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语音训练可以显著改善FAD儿童的构音清晰度和口部运动功能。

  • 标签: 镜像神经元 功能性构音障碍 语音训练
  • 简介:本文从言语音调异常的临床表现和针对言语音调异常常用的促进治疗法的设计原理出发,探讨应如何选择恰当的方法有效地矫治此类问题,为切实提高临床言语音调异常矫治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言语音调异常 促进治疗法
  • 简介:2011年11月9日上午,由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支持、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微笑列车”唇腭裂修复慈善项目,唇腭裂患者语音训练人员培训班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5楼学术报告厅开班。来自全国各大口腔医院的知名唇腭裂修复专家,中国台湾著名语音训练师与来自全国各地“微笑列车”合作医院的50名医护人员汇聚一堂,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唇腭裂患者语音康复训练培训。

  • 标签: 唇腭裂患者 口腔医学院 微笑列车 语音训练 武汉大学 培训班
  • 简介:本文介绍了语音能力及语音障碍的含义,列出了语音障碍的评估指标,阐述了语音障碍评估流程,为制订有效的语音障碍矫治策略提供参考。

  • 标签: 语音能力 评估指标 评估流程
  • 简介:;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SpeechRecognition)简称ASR是目前属于AI领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智能化生活走向主流,ASR技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先简要介绍了语音识别的发展、语音信号的接收,再重点阐述了ASR运行过程中相关的原理及方法和与ASR技术的基本算法使用语音信号的处理涉及的三大算法即朴素模式算法,KMP算法,及HMM算法。

  • 标签: 自动语音识别 人工智能 语音识别涉及的三大算法
  • 简介:唇腭裂是发生于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在我国的发病率接近182%^[1]。它不仅造成患儿容貌上的畸形.还造成语音功能上的残缺.致使患儿产生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2]。有些患儿虽经过外科整复术实现了形态学上的唇、腭裂隙关闭,但未经过系统规范的语音训练

  • 标签: 唇腭裂术后 语音治疗 先天性发育畸形 口腔颌面部 外科整复术 行为问题
  • 简介:很多家长和训练者在聋儿接受人工耳蜗手术后急于让他们发音或把音发清楚,这是不符合听觉言语发展规律的。每个人言语的产生都需要有相当时间的听觉积累,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模仿发音:而表达性语言的发展更需要以理解为前提。所以,初期训练中应以培养孩子的聆听能力和语言的理解积累为重点。

  • 标签: 人工耳蜗 手术后 语音异常 矫治 发音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语音障碍患儿辅音的特点,为临床评估及合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语言-言语门诊诊断的语音障碍患儿1 395例为研究对象,以图片命名法在单词水平进行语音测查。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患儿不同发音部位辅音错误人数比例的差异及变化趋势,χ²检验比较不同性别患儿在不同发音部位辅音中错误人数比例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发音部位辅音的错误类型及不同年龄患儿的错误类型特点。结果1 395例语音障碍患儿中男1 044例、女351例,年龄(5.1±0.8)岁。语音障碍患儿舌尖中音l的错误人数比例最高,为71.8%(1 002/1 395);唇音b最低,为9.3%(130/1 395)。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年龄越大唇音p和f、舌尖前音z和c及s、舌尖中音t和l、舌尖后音ch和r、舌根音k和h、舌面音q的错误人数比例越低(均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男童唇音b和m、舌尖前音z和c、舌尖中音n和l、舌尖后音sh、舌根音h、舌面音x的错误人数比例均高于女童[(10.3%(108/1 044)比6.3%(22/351)、11.4%(119/1 044)比6.0%(21/351)、64.8%(676/1 044)比51.9%(182/351)、67.8%(708/1 044)比59.8%(210/351)、16.7%(174/1 044)比8.8%(31/351)、73.7%(769/1 044)比66.1%(232/351)、58.0%(606/1 044)比47.6%(167/351)、24.0%(251/1 044)比14.2%(50/351)、39.9%(417/1 044)比27.6%(97/351),χ²=5.167、8.533、16.889、7.447、12.863、7.412、11.650、14.900、17.099,均P<0.05];辅音的错误类型有替代、省略、歪曲,其中,舌尖中音l以省略为主[53.3%(743/1 395)],舌根音h以歪曲为主[11.8%(165/1 395)],其他辅音均以替代为主。在替代类型中舌尖后音ch的错误人数比例最高,为60.2%(840/1 395)。结论语音障碍患儿辅音中舌尖中音l错误人数比例最高,男童的语音问题更为严重,替代是辅音的主要错误类型,在替代类型中舌尖后音ch的错误人数比例最高。应关注学龄前期儿童的语音发展,同时尽早开展舌尖中音l、舌尖后音ch的语音训练

  • 标签: 儿童 语音障碍 辅音
  • 简介:唇腭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畸形,纠正腭裂语音是唇腭裂治疗的重要方面。腭咽闭合不全(velopharyngealincompentenece,VPI)是腭裂语音产生的主要原因,唇腭裂手术治疗并不能必然直接形成腭咽闭合,围手术期的语言训练及发音功能评估对于腭裂语音治疗同样重要。目前,人员缺乏及经济条件限制是唇腭裂语音治疗欠普及的主要原因,患者方言也限制着语音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唇腭裂 语音评估 语音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