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危急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218例心电图危急报告的特点、流程及结果等,总结心电图危急报告的重要性及应用价值。结果我院心电图危急的分布特点住院患者136例,占62%,门急诊患者82例,占38%。急性心肌梗死102例,占47%;急性心肌缺血、损伤5例,占2%;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56例,占26%;致命性缓慢性心律失常55例,占25%。危急发生人群老年人大于中青年。结论心电图危急项目的制定、报告的及时性、流程的规范能明显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改善患者预后,保障医疗安全,应尽快在各级医院实施;危急项目应尽快统一。

  • 标签: 心电图 危急值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检验结果出现危急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因此若危急出现,就必须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否则将会出现难以挽回的损失。所以对危急的项目及报告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检验结果 危急值 管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科常见危急,讨论危急报告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5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传染科390例次危急报告结果,分析危急发生的时间、种类及原因.结果传染科危急多发生在800~1800时段,共319例次(81.79%),传染科危急报告共390例次,其中发生血钾异常227例次(58.21%)其次是血糖异常64例次(16.41%)和PT、APTT、FIB异常36例次(9.23%)为危急主要表现.结论根据传染科危急分布的时间特点和种类,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弹性排班,针对性地强化药品配置与管理,全面执行落实危急报告制度是确保患者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危急;传染科;护理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80-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衣物厚度对测量血压的影响,为临床护士在如何准确测量血压作参考依据。方法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2013年11月至2014年2月期间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0名病人。采用欧姆龙智能电子血压计上臂式HEM-7051设备,测量血压前处于温暖室温,未进食,未饮热水,未做剧烈运动,情绪稳定,平静30分钟以上,以端坐位方式,由同一护士测量右上臂血压,通过改变上臂衣物厚度,分别为裸臂,病号服(厚度<0.4cm),病号服外加一保暖衣(厚度>0.5cm),统计不同厚度衣物的右上臂血压,最后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数据。结果通过统计100例病人不同厚度衣物右上臂血压,发现,裸臂血压与病号服血压(厚度<0.4cm)差异不大,当衣服厚度>0.5cm时,会使血压上升。结论不同厚度的衣服对测量右上臂血压存在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为患者进行血压测量时,应该注意患者衣物厚度对测量血压的影响,乃至对护理工作以及医疗效果的影响。

  • 标签: 衣物厚度 血压 测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本科假危急产生原因,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减少危急误报率,避免因假危急产生的医疗过错。方法对本科2011年1~6月的危急报告本进行统计,对其中的假危急发生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报告危急数294例,其中39例假危急,假危急比例为13.27%。分析前过程出现假危急占92.31%,分析中过程出现假危急占5.13%,分析后过程出现假危急占2.56%。结论整个检验分析过程都有可能产生假危急。因此应加强对临床医护标本采集的培训指导,提高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及理论水平,规范危急范围的设定。

  • 标签: 假危急值 标本采集 理论水平 危急值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产生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住院患者血常规检测标本中选取1320例进行危急的临床检验研究,对血小板的真假危急进行分析和观察。结果在1320例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共检出血小板危急62例,其中有真实危急16例,比例为25.8%,假性危急46例,比例为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检验假性危急的产生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对我们采用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假性危急值 临床检验 产生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正常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参考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500例不同妊娠期孕妇,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成人诊断标准,护理组采用阎氏诊断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标准在各个妊娠期的亚甲减结果、对FT4血症的患病率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以及妊娠晚期三个不同妊娠阶段的亚甲减结果对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妊娠期孕妇采用阎氏诊断标准能够有效的提高对FT4血症的患病率的诊断结果,降低误诊发生率,同时更符合妊娠期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变化规律,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正常妊娠妇女 甲状腺功能 参考值 探讨
  • 简介:摘要医用高耗材通常相对普通低耗材而言。一般指分属于专科使用、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且价值相对较高的医用耗材[1]。随着医院业务的增多及管理的规范,必然对全院高耗材统一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高耗材的管理质量和水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 标签: 高值耗材 信息化 条码化管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65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脏二尖瓣口组织多普勒E/A、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50-59岁一期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另选100例年龄相当、血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行心脏超声检查、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检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心脏二尖瓣口组织多普勒Ea/Aa、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采用x2检验。结果高血压患者心脏超声检查二尖瓣口组织多普勒Ea/Aa、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经颅多普勒检查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结论通过这些检测方法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病变,做到早期干预,降低高危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 标签: 高血压 Ea/Aa FMD PI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验定期的危急分析评估,为制度的完善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由医院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相关科室共同论证了适合我院特点的危急项目,并及时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结果统计分析我院2015年1-5月危急数据,危机的发病率为0.72%,共报告临床科室的危急677次,分布于14个科室.危急出现的前三个科室是内二科,急诊科和外科.分布前三位的项目分别是血常规检验,血气检验,离子检验,并增加了新生儿的危急项目.结论危急报告制度的完善,定期分析评估、总结、持续改进,以及提高检验危急报告规范化、制度化,为临床科室及时救治危重患者,抢救患者生命,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提供重要的依据.关键词检验危急报告制度持续改进中图分类号R1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0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更加科学的危急项目和危急界限。方法分析统计各危急项目发生率、构成比及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对临床医师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危急发生率在前5位的依次是K+、PLT、GLU、WBC、CREA;危急的分布情况与基层医院就治疾病谱相一致,并且危急在门诊和住院病人中的百分率也与本院目前发展状态相合;通过对危急临床评估,在执行过程中讨论修改了部分危急项目,删除了CO2-CP作为危急项目,同时对WBC等部分危急项目的界限进行了修改。结论应密切联系临床,对危急项目及其界限进行调查评估,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危急管理,建立合理可行的危急报告制度,提高危急报告效率,可以减少错误发生,做到持续改进。

  • 标签: 危急值 发生率 评估 分析
  • 简介:摘要监测临床检验危机报告流程是医疗信息化、自动化的重要发展方向。危机的监测不但能够确保疾病尽早发现,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降低医疗风险,同时提高了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对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危急值 报告流程 监测
  • 简介: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于2010年12月施行危急报告制度,总结2011-2012年165例危急报告接收与处理流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与分析其中140例问题的原因,完善危急报告制度,规范处理流程。从而使2013年1月-2014年6月140例危急报告的处理效率和执行结果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医疗护理的质量。

  • 标签: 危急值 心内科 应用
  • 简介:摘要总结心电图室“危急”报告制度在急诊科的应用和体会。心电图室“危急”报告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有效应用,大大提高了抢救时效性和成功率,从而保障了患者的医疗安全。

  • 标签: 心电图 危急值 心内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高耗材属于医院财务支出管理的重点,其价值含量高,售价高,安全性要求也极为严谨,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和低值易耗品相比,其往往直接作用于人体,属于价值含量较高的医疗用品,故而医院将这种高固定资产管理格外重视。不过,现如今不少医疗组织机构对医用高耗材管理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予以了分析,并提出了医用高耗材的探索模式,以供对其管理提供一定考量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外科高手术耗材统一交由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统一申领,统一发放,加强对高耗材的监管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浪费。方法我院自2012年11月开始,将全院外科手术高耗材交消毒供应中心统一管理,建立三项制度每月初上报当月计划的制度,入库登记和发放登记制度。做到来源明确,流向清楚,厂家型号均有据可查。为医院各方面监管使用高耗材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结果自2012年11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共18个月,发放高耗材3860件,每个工作日发放高耗材约9.77件。高耗材的统一管理避免了由科室单独报计划的凌乱;方便全院调配调用;杜绝了供货商直接进出手术室;避免因浪费或管理不当导致的公共财物流失和损耗;增加了监管力度;完善了耗材使用走向登记,出入账目相符的原则。结论高耗材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管理,在我院也是一项新的尝试。此项工作的开展,不仅扩展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外延,同时还加强了对高耗材的监管,在三项制度的管理下,使高耗材的管理使用更加细致化,规范化,并且各项记录真实可靠。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高值耗材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结果危急报告管理应用于产科急救中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产科患者58例为管理前组,另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58例产科患者为管理后组,实施检验结果危急报告管理,分别对管理前后的母婴急救发生率及急救成功率、医患纠纷等进行分析,判断管理前后急救情况。抽取50例危急项目进行分析,判断危及项目分布及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血液分析中危急出现率最高,电解质较低,凝血功能虽然出现率较低,但是对患者影响较大。管理后母婴急救发生率、急救成功率、母婴不良事件及医患纠纷发生率存与管理前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执行检验结果危急报告管理制度,有利于产科医生准确及快速获取危重患者疾病信息,从而快速施展治疗,对提高母婴安全均有价值。

  • 标签: 危急值 检验报告 产科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