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公平是伦理一项重要原则.环境伦理突破传统伦理界限,赋予了公平更为丰富内涵.在环境伦理中,公平包括人与自然层面上的人地公平以及人与人层面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其中代内公平又可分为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人地公平的人类基本行为准则是尊重自然原则和责任原则,代际公平的人类基本行为准则是责任原则和合理储存原则,代内公平的人类基本行为准则是权利平等原则、公正补偿原则和合作互助原则.

  • 标签: 环境伦理 人地公平 代际公平 国际公平 国内公平
  • 简介:本文回顾了环境伦理中权利概念两个起源,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环境伦理家们对此概念争议,说明非人类自然拥有权利观点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伦理家们所提出五种对自然权利概念替代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 标签: 权利 内在价值 动物福利伦理学 非人类自然 替代
  • 简介:从环境伦理视野提出了评价日常消费方式环境道德标准,并循此思路透析了现代人日常生活消费方式不可持续性,以及其所隐含环境道德问题;确立了新型环境伦理消费观;揭示了追求绿色消费方式,共创生态文明环境伦理意蕴.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日常生活消费 绿色消费 环境道德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综观现今诸多生态伦理基础范畴,其理论前提基本预设,都存在着思维方式上以本质主义普遍性取消复杂整体包含差异性、论证材料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分割、逻辑推论上将“实然”与“应然”关系简单化缺陷,这就难以从理论上合理地确证人类应该对谁承担生态义务以及承担何种生态义务。生命共同体范畴则不存在这些严重缺陷。作者通过分析生命共同体范畴相对于利奥波德提出“生物共同体”范畴优越之处,认为前者理应替代后者,并阐明了生命共同体这个基础范畴对于建立生态伦理重大意义。

  • 标签: 基础范畴 理论预设 生命共同体 生态伦理学
  • 简介:我国环境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后期才得到了稳步发展.工业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系统破坏日益加剧,滋生出-系列环境问题,人类开始觉醒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于是,环境危机促使环境伦理把人类道德关怀延展到整个生态环境.环境伦理研究开展,对人类道德完善和进步、地球文明繁荣以及重构人与自然新和谐关系产生有利影响.国内对环境伦理研究逐渐步入学术化、规范化进程,文献产出数量稳步增长,研究主体从西方主要学者观点分析转向国内实际情况多元题材研究,研究中心也在不同阶段有所转移.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环境伦理现有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讨国内环境伦理研究演进历程和当前研究热点问题.笔者认为,未来我国环境伦理研究应关注规范化研究,形成环境伦理研究范式,强化环境伦理史研究;开拓新视角,研究对象多样化发展;跨领域协作,推进环境伦理国际化研究.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CiteSpace软件 科学计量
  • 简介:生态伦理作为生态哲学有机构成,是生态哲学界对人类生存发展生态环境进行哲学反思理性觉醒。生态伦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成果,在维护生态动态平衡与保护环境有序循环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所涉猎领域和研究课题已经引起中外学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其中关于生态伦理及其价值主体有效规范与哲学定位,成为其理论核心和实质问题。

  • 标签: 生态哲学 生态伦理 价值主体 实践格局 多级主体
  • 简介:环境美德伦理是近年来在环境伦理理论研究与理论建构过程中逐渐兴起一个新理论形态和研究热点,它在摆脱或规避传统环境伦理理论局限和困境同时,同样面临着来自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双向质疑和批评.概括起来,这些质疑和批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环境美德在环境保护实践层面缺乏具体而明确指导性;其二,环境美德在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时存在效力上局限性;其三,环境美德伦理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理论倾向.环境美德伦理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求对这些质疑和批评予以客观全面的分析和积极充分回应.首先,环境美德伦理理论重心和使命在于为环境保护提供伦理依据和道德理由,这是由其性质决定,为环境保护提供具体而明确行为指导已经超出其能力范围.其次,环境美德伦理对于人类环境美德关注和重视是从根本上抓住了环境问题实质,对于应对和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积极实践意义.最后,环境美德伦理从根本上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它是将环境保护纳入人类对自身德性至善追求之中,而并非将其视为某种利益实现途径.而且“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划分方式本身就是西方形而上学单向度思维方式产物,是应当被摒弃.环境美德伦理突破了这种非此即彼“中心主义”理论立场,是实现人与自然走向和谐统一理论表达和尝试,它与所谓“人类中心主义”无关.

  • 标签: 环境美德伦理学 美德 道德理由 人类中心主义
  • 简介: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代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是追求社会共同福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必由之路。为了进一步研究和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同时广泛借鉴国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经验,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环境伦理会、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当代中国 环境哲学 国际研讨会 社会可持续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简介:2012年10月26日至29日,由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伦理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环境哲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协办“生态文明:国际视野与中国行动——第二届中国环境伦理国际研讨会暨2012中国环境伦理环境哲学年会”在黄山召开。

  • 标签: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环境伦理学 国际研讨会 环境哲学 年会综述 国际视野
  • 简介:西方环境伦理历史及西方自然美学变化风景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例子,说明西方环境伦理观在特定文化下只有通过内化方式才能被当地文化所接受.西方环境伦理存在着三个最富争议问题,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区别,内在价值理念及自然权力概念;非西方国家在通过内化西方环境伦理时应避免陷入对以上问题争议.西方环境伦理对东方只具有相对借鉴意义,要想在特定文化下创造出一个被广泛接受环境伦理,除了对西方环境伦理吸收、消化外,还需创造出适应当地人及文化环境伦理话语;东西方应以不同方式创造各自环境伦理.

  • 标签: 东西方 环境伦理 内化 话语
  • 简介:江苏省委宣传部近日对江苏15家省直社科理论期刊及9个社科期刊专栏进行了表彰,我校文科学报“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研究”栏目获“优秀栏目”殊荣,并得到栏目建设项目资助.《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从创刊起就坚持“环境与发展”内容特色,依托学校学科发展支持,学报编委会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全体成员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加之国内外环境哲学研究领域学者真诚信任,是获得该殊荣关键.

  • 标签: 环境哲学 栏目建设 理学研究 宣传部 江苏 表彰
  • 简介:2011年6月1日,江苏省伦理会2010—2011年年会暨“环境伦理与低碳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来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美国北得克萨斯州大学131名专家学者受邀出席会议,共提交论文96篇,涉及了环境伦理基本理论问题与现实热点问题、环境伦理与低碳社会建设相互关系、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学术研讨会 社会建设 江苏省 研讨会综述 低碳
  • 简介: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十八大会议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2013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年会于2013年4月12日至14日在沈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会环境伦理分会、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等单位联合主办,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育部"985工程"科技与社会(STS)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承办。会议历时两天,来自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各地学者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伦理学 学术研讨会 环境哲学 社会主义
  • 简介:伦理属于自然演化过程在社会中得以继续最佳准则,是在遵循自然规律基础上,人与人之间既自然又自觉地遵循着一种关系准则.人类社会面对环境危机,需要环境伦理,环境伦理是人与自然共生自然法则,是人与人之间伦理延伸到自然,参与自然生生不息共生过程.技术异化解决,需要科技伦理,科技伦理从人行为向度考察人类生而面对危机,涉及危机极限.'模糊界限'原则阐明了危机极限内涵及其严峻现实,这也肯定了科技伦理意义,从而提出走向生态纪元是地球共同体未来,也是伦理追求.

  • 标签: 过程哲学 伦理 环境伦理 科技伦理 模糊界线
  • 简介:当代环境伦理思想启发死亡伦理,弱式人类中心论环境伦理启发弱式生存论死亡伦理。弱式生存论死亡伦理智慧在时间和空间结合体现命运共同体战略意义的当代实践智慧。当代意义“弱式生存论死亡伦理”思想面向死亡焦虑破解以生存价值来建构智慧,但并不以生存物质需求和肉体欲望作为核心生存依托,既会尽可能考虑到人与环境和谐生存(甚至敬畏自然),也会时刻提醒自身身体生理承载支撑力。当代意义死亡伦理智慧在大自然环境观与大生命命运观结合中作为挑战死亡大健康智慧。当代人类生存智慧思考离不开对环境智慧思考和对命运智慧思考,而且环境意义智慧与命运意义智慧需要结合死亡思考生存智慧,这种富有意义命运智慧思考中需要伦理意义价值智慧,特别需要生死意义或生死价值伦理智慧。当代中国广义死亡伦理战略智慧体现了当代命运意义生死存亡攸关智慧。就当代意义产业社会而言,死亡伦理智慧也正是环境与命运结合智慧境界。当代中国产业社会命运与当代中国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经济社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存环境为代价,而当代中国环境建设价值前提就是环境公正建设,可见环境伦理智慧也与产业社会存亡命运与共。而且死亡伦理智慧在命运与环境结合视角中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智慧。

  • 标签: 环境 命运 死亡伦理 环境伦理 战略智慧 命运共同体
  • 简介:造成当今世界性森林问题因素很多,从伦理视角透视森林问题反映出的人与森林关系,可能是解决森林问题症结所在。如下几个方面是造成森林问题伦理根源:人类重视森林经济效益,忽视森林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把森林只看作是木材资源;人类通常更少关心诸如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之类长远性、全局性问题,而更多地关心自己近期需要,例如更关心森林生产木材经济利益;人类常常从个人、小团体、地区“私利”出发,导致对森林掠夺性开发和入侵;人们在并没有损人利己动机下对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集合起来却会造成森林减少,从而破坏环境。

  • 标签: 森林问题 资源观 利益观 伦理根源
  • 简介:河流伦理是从伦理视角看人与河流关系,它强调人对河流责任和义务。作为一种面向河流实践责任伦理,它要求人们用前瞻性眼光来对待这种新型关系,同时也能为现实河流管理实践提供认识论与方法论指导。

  • 标签: 河流伦理 内在价值 权利 河流管理
  • 简介:河流生命伦理是对河流观念一场革命,适应了环境革命发展时代需要,以及河流世界观、价值观转变要求,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起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进行综合研究河流生命学,其伦理难题在于新生命定位和界定及其伦理本质问题。

  • 标签: 河流生命 环境伦理学 河流科学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家训是我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特殊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教育子孙后代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家庭伦理思想,其中也包括了环境伦理教育,如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爱物惜命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环境伦理教育民间模式.在教育水平高度发达今天,家庭环境伦理教育对培养人们现代环境意识仍具有举足轻重作用.

  • 标签: 传统家训 环境伦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