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朱熹以“平常”、“不偏不倚”解释中庸。人们据此认为中庸就是折中调和,抱守常态。又有论者强调中庸是常人皆能实践的道德。对此,本文以文字训诂为依据,从思想史的角度重新阐释了中庸的含义:中、庸本为二德,中为中正之德,庸为恒常之德。孔子赋予中、庸以新的内涵,将二者相结合。其后的《中庸》,围绕“中”阐释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道德,又在“庸”的范畴下阐述了“诚”的思想。诚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慎独是致诚的途径。

  • 标签: 慎独
  • 简介:这是个与巴黎齐名的“浪漫之都”,它不仅有达·芬齐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还云集了全世界的美女。这里逛一圈,耳濡目染,模特们除能为你上一堂“时尚课”外,她们的性感与激情更能让你怦然心动。难怪一位西方学者说,米兰女孩是世界上最优雅的情人。

  • 标签: 美女 米兰 《最后的晚餐》 西方学者 名画 时尚
  • 简介:新共和主义理论崇尚无支配的自由,主张通过制度来防止国家成为人民生活的支配性存在。而共治正是达到这一预防目标的手段。通过共治这种审慎而规范的民主形式,人民可以有效而平等的分享社会控制权。

  • 标签: 共和主义 无支配的自由 共治 民主
  • 简介:如果我们厌烦教会生活,不聚会或少聚会,不爱读圣经,不爱听道,爱听闲话,不愿为主教会作工,那就说明我们还没有真正得着神的恩赐作神的儿女,还不是神家里的人——要快快到主这里来,求主怜悯,加恩加力给我们,赐给我们爱主的心,我们也与主同得荣耀,与众圣徒同得奖赏。

  • 标签: 教会 聚会 圣经 怜悯 奖赏 圣徒
  • 简介:在康德和罗尔斯的平等主义思想之间有着明显的扬弃关系。罗尔斯追随康德,把人之平等的基础归于人的道德能力。康德对公民追求幸福的手段施加正当性限制,罗尔斯将此发展为正当对善的优先性原则,此一进路保障了公民权利的平等。与康德拒绝给予缺乏财产的臣民政治自由恰成对比,罗尔斯主张保障公民平等的政治自由的公平价值。康德的机会平等原则否定出身阶层和特权之间的联系,罗尔斯主张进一步消解自然禀赋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对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关于背景正义的考虑使得罗尔斯比康德对经济不平等施加更多限制。

  • 标签: 康德 罗尔斯 平等
  • 简介:夏天来临的时候,青海湖畔和祁连山山蔍的油菜花都开了,青藏高原北缘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数以万亩计的油菜花、五彩的经幡、寺院的金顶和远处雪山洁白的山尖,组合成壮阔的地地太美。

  • 标签: 塔尔寺 青藏高原 油菜花 祁连山 青海湖
  • 简介:<正>"挺拔的双峰谁都想拥有,在镜子前,平平的胸部实在让人心情不佳。为什么别人都能拥有傲人的身材而我却不可以?平胸有很多原因,现在我们就来探个究竟吧!"

  • 标签: 乳房按摩
  • 简介:马克思实践哲学面临了从劳动逻辑向实践逻辑提升和转换的需要,以拯救易被化约于“劳动”之中的伦理一政治型“实践”范畴的独立地位。但这项工作必须自觉区别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实践”与“劳动”二分立场。马克思劳动概念中蕴含了属于它自身的伦理规范内涵,需要将这~伦理规范内涵释放出来,以完成向伦理一政治型实践范畴的过渡。

  • 标签: 劳动 实践 我思 反思
  • 简介:皈依佛不仅仅是履行了一种仪式,获得了一种资格,更重要的是在自己的心识中种下了一颗成佛的种子,这颗种子的基因就是慈悲心。如果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心而皈依,则必会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人的誓愿如同盖印章一般,落地生根。

  • 标签: 皈依 自在 慈悲心 种子 心识
  • 简介:在文化理论领域中,雷蒙德·威廉斯所提出的'感觉结构'概念有着显著而持久的影响性。它已经从其本源意义升华成为一种理论性的概念。重新评估这一概念的目的是根据它在当代批评领域用语中的最彻底的重新部署来重新审视威廉斯著作中这个术语的原初阐释。当代批评领域作为一个松散的思想组织,已经被贴上了'情感转向'的标签。这种所谓的转向标志着文化理论领域的重心明显转移,它远离了先前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共同努力朝思考抽象的、难以量化的、具现经验的情感领域发展。我的观点是这种转向可以回归到威廉斯,尤其是威廉斯的语言学思考,也许可以证明在今天重新思考文学研究领域与情感的关系是特别富有成效的。

  • 标签: 雷蒙德·威廉斯 感觉结构 情感结构
  • 简介: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迎来的第二个百年一遇的“大事情”。由于天文这个学科从它存在的那一天起,它的不实用。就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多的重视,以至于这等百年大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少之又少,知道的人除了天文界更是寥寥无几!

  • 标签: 天文 司铎 北京奥运会
  • 简介: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 标签: 南山 君子
  • 简介:对于儒、释、道之特质,人们惯于用“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概括之。笼统地讲,这种表达不能算错,但却不准确。事实上,三教皆“外能治世,中可治身(家),内以修心”,只不过,人们多观其大略,而忽视其“细节”,

  • 标签: 逍遥 心灵 治世 儒家 道家 修心
  • 简介:人类这一善于发明的食肉动物类型是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斯宾格勒认为,人类是因手的诞生而成为人的。在能够自由运动的生命世界中,手是一种举世无双的武器。捕食动物的眼睛(它们“以理论的方式”对待世界)被添加到人类的手上了,后者以实践的方式掌控世界。人类不仅仅挑选武器,而且制造武器。这就是构成人类免于种属强制的自由的东西,这是一种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历史中唯一的现象。伴随着每一个新的创造物,人类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越来越成为大自然的敌人。随着“言语”和“规划”这一对范畴从人类的“手”和“工具”中脱颖而出,这一现象愈演愈烈,在人类的世界和宇宙之间的裂缝也越来越大。

  • 标签: 斯宾格勒 人类起源 言语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