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2(空时、实时)×8(1秒~8秒)的实验设计,以224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类型、不同长度的时估计特点,结果发现:(1)时类型在时估计中存在主效应,在本实验中,1秒~8秒条件下实时估计比空时准确;(2)时长度在时估计中存在主效应,时估计所产生的误差随时长度的增加而增大;(3)时类型与时长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实时、空时估计进行曲线估计及预测,发现两类时估计呈现动态特征,18.45052秒之前实时估计比空时准确,之后空时估计比实时准确,两类时估计曲线的变化速度也呈交替上升趋势.

  • 标签: 大学生 实时距估计 空时距估计 时距长度 时距类型
  • 简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认为,人们为了维护当前积极自尊,主观上会远离过去失败而亲近过去成功。本研究采用线段评估法,选取311名中国大学生被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自尊水平、事件效价与时对过去事件时估计的影响,以检验该理论的文化普适性。结果表明:对过去事件的时估计,自尊水平、事件效价及其交互作用在同一时里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时的主效应及其与事件效价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在负效价水平上存在显著时差异,在正效价水平上无显著时差异。研究结果不支持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

  • 标签: 时间自我评价理论 过去事件 时距估计 自尊水平 事件效价
  • 简介:采用口头估计的方法,考察刺激的数目和呈现方式对时估计的影响。以时估计的平均值、准确性和变异性为指标,结果表明:(1)数目多少影响时估计的平均值和准确性,数目少引起低估,数目多导致高估,数目多少与时长度一致时,准确性高。(2)呈现方式影响时估计的变异性,同时呈现时变异性最大;(3)数目和呈现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固定频率和变化频率呈现时,数目影响时估计。(4)随着时的增加,时估计的平均值由高估向低估,准确性由低向高发展。这表明时和数目在心理表征上存在连接,数目和呈现方式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影响时间加工。

  • 标签: 数目 同时呈现 固定频率 变化频率 时距估计
  • 简介:本研究选取ADHD混合型儿童11名,ADHD注意缺损型儿童13名以及正常儿童15名,通过“平均估计长度”、“平均估计误差百分比”、“估计变异值”三个指标,考察不同亚型ADHD儿童在时复制和言语估计上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研究发现,在视觉刺激条件下,ADHD儿童的时估计缺损并不受时长度的影响;ADHD混合型儿童在多项任务中所表现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都差,而ADHD缺损型儿童只是稳定性差,说明ADHD混合型是ADHD中更严重的亚类型:ADHD儿童在时估计任务中稳定性差,反映了其状态调节能力的落后。

  • 标签: ADHD 亚类型 时距估计 状态调节
  • 简介:孟子不认同墨子和杨朱学派的学说,是因为他认为杨墨的学说是建立在算计利害得失的基础上的。孟子要从心性中找到一种新的关于群己关系的思考方向。这一思考方向的基础是人人都有"四端",发展"四端"就可以真正达成"贵己",并超越"小体"的局限,从而可以在"贵己"的同时达到"利天下"的结果。

  • 标签: 杨朱 墨子 四端 群己
  • 简介: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用实验验证短时守恒性的存在,并考察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短时守恒性判断上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本研究提出了衡量儿童短时守恒性判断发展水平的参照指示。结果显示:(1)儿童在短时时间守恒性判断上有年龄特征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连续发展的过程,具体体现在儿童短时守恒有三个发展水平,5-8岁为第一水平,9-10岁为第二水平,11-12岁为第三水平,各水平儿童使用的策略不同。(2)各组儿童所采用的认知策略随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不断进步,在时守恒中各认知策略出现的顺序为:恒等性———同时性———互补性———逻辑性。(3)儿童时间守恒能力的发展和完善要迟于、难于空间守恒能力。

  • 标签: 儿童 短时距守恒 年龄特征 认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