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使用追踪设计,以68对母婴为被试,探讨母亲养育质量、陪伴时间影响儿童共情发展的机制。在婴儿期(9、14个月)评估母亲将心比心并调查母亲每周陪伴婴儿的总时间与母亲参与的互动时间;在儿童5岁时,采用"陌生人假装受伤情境"范式测查儿童共情。结果发现:(1)婴儿期母亲恰当的心理相关评论能够正向预测5岁时儿童的行为共情,而对情绪共情与认知共情的预测则受到婴儿期母亲陪伴总时间的调节:母亲恰当的心理相关评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陪伴总时间短的儿童的情绪共情与母亲陪伴总时间长的儿童的认知共情;(2)婴儿期母亲不协同的心理相关评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儿童5岁时的认知共情;(3)婴儿期母亲陪伴总时间能够显著正向预测5岁时儿童的情绪共情。

  • 标签: 婴儿 将心比心 母亲陪伴总时间 共情 调节作用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竞争日趋激烈,环境问题日显突出.社会压力日渐增加.如何面对由此产生的大量问题.直接关系人们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与发展,而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研究指出心理和谐是人们内在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的综合表现.是人们内在的自我和谐.为此.促进人们心理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 标签: 心理和谐 情绪调节 社会和谐 能源竞争 社会经济 生活质量
  • 简介:多数疾病都有预兆,只是我们不够重视,往往当疾病成为事实,回想起之前身体发出的信号,才恍然大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血液免疫科副主任医师韦云给大家讲述怎么才能及早发现这些身体失衡的信号。小症状可能积累成大病身体失衡是疾病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比老百姓常说的“亚健康”范围更广。身体失衡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难受、有症状,却查不出异常,诊断不出病来,也不知道哪儿去看病;还有一类是身体没感觉,但检查指标有一系列异常,又达不到诊断标准,比如血糖升高但没到诊断为糖尿病的程度。

  • 标签: 身体 失衡 信号 北京中医药大学 “亚健康” 主任医师
  • 简介:信号是流动的能量,信号携带信息,信号传输是知识成为可能的基本前提。感官系统和意识的产生依赖流动的能量,流动能量携带信息即为信号,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是信息的两大基本要素,信息内容随感官系统和意识的选择而转化为意义,意义的初始形态是现象,现象使知识成为可能,由此可知,信号传输使知识成为可能。

  • 标签: 信号传输 现象 知识
  • 简介:<正>政企不分是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基本弊端,也是经济改革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实现政企分开、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十多年来,理论界和实业界作了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效,但问题并未充分解决。原因究竟何在?可从多方面

  • 标签: 调节对象 产业差别 指导性计划 国营企业 政企分开 传统经济体制
  • 简介:<正>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人所共知的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就是良好情绪的力量。——辛德勒国外有位学者做过一个情绪与生命关系的模拟实验。他把一只母羊同胎所生的两只羊羔放在两种不同的环境里;在一只羊羔旁边拴一只恶狼,让这只羊羔一天到晚总感到自己周围有威胁,结果这只羊羔的情绪处于极度恐惧的状态下,吃不下东西,日渐瘦弱,不久就夭折了。

  • 标签: 辛德勒 下东西 羊同 模拟实验 自我保护机制 性格形成
  • 简介:阿格里塔从劳资之间的阶级斗争的角度,探讨了资本主义积累模式或调节模式的演变过程。在他看来,不管是泰勒制、福特制还是后福特制积累模式,都是为了以资本主义的方式来解决前一个积累模式中的阶级斗争而产生的。在对福特主义积累模式的形成与危机的解读中,阿格里塔不仅很好地贯彻了上述思路,而且还仔细地探讨了这一积累模式把劳动过程与消费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特点。应该说,阿格里塔的调节理论体现了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不同的新的左派理论思路,但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我们不难发现,他的这种阶级斗争线索,不是以历史观尤其是唯物史观为基础的阶级斗争,而只是经验政治层面上的阶级斗争。他的调节理论所具有的理论局限从根本上说是与此相关的。

  • 标签: 阿格里塔 福特主义 调节
  • 简介:探讨流动儿童自卑对学习自我效能感中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的差别效应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运用问卷法以730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在自卑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关系中有调节作用。表达抑制在自卑与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均显著,并且N-宣泄越高自卑对基本能力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强,P-宣泄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认知重评仅在自卑与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显著,P-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强,而N-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

  • 标签: 情绪调节策略 流动儿童 自卑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 简介:用普通会话句表和飞机告警句表两种测试材料,以言语可懂度测试法和主观评价法研究言语告警信号的适宜语速。实验中的语速定为0.11、0.15、0.20、0.25、0.35和0.45秒/字六级。实验模拟飞机座舱环境,采用计算机生成的数字化言语信号,在90dB(A)的飞机噪声环境下,通过耳机传递给被试。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言语告警信号的适宜语速为0.25秒/字(或4字/秒),它的下限为>0.20秒/字(或<5字/秒),它的上限为0.30秒/字(或3.33字/秒)。

  • 标签: 语速 话音告警 言语可懂度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了四个年龄阶段12种具体情绪感受频率和四种情绪调节方式(评价忽视、表情抑制、评价重视、表情宣泄)使用频率及其发展趋势.334名初中、高中、大学本科、成年被试填写了本研究的具体情绪量表(DES-IV)和情绪调节方式问卷.结果表明:(1)四个年龄阶段在12种具体情绪感受频率的顺序上基本一致,快乐和兴趣较多,内疚和羞愧较多.(2)正情绪调节以重视和宣泄为主,负情绪以忽视和抑制为主.原因调节多于反应调节.(3)成年之后,惊奇、羞愧、厌恶、悲伤、内疚有下降的发展趋势,负情绪的忽视和抑制、正情绪抑制也有增强的发展趋势.(4)情绪和情绪调节存在着一定的性别差异.本文对社会文化因素在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中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

  • 标签: 情绪 情绪调节方式 发展趋势 性别差异
  • 简介:<正>心理调节训练在运动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可是心理调节训练究竟对人体有何影响却远没有很好去研究。多年以来我们研究了心理调节训练在不同项目的肌肉活动以后对运动员的植物性机能和神经肌肉器官的影响。举重我们先后作了调查和观察:在第一次的调查中,我们依多种肌力测定、肌电描记和肌

  • 标签: 心理调节 滑雪运动员 训练负荷 工作能力 自我暗示 肌电描记
  • 简介:本研究采用实验室研究方法,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为自变量,以工作记忆绩效和情绪自评差异为因变量,旨在探讨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负性情绪使工作记忆绩效降低;通过情绪调节,可以改变负性情绪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效果;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影响效果不同:认知重评缓解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表达抑制加剧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

  • 标签: 情绪调节 工作记忆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 简介:<正>一支实用又上色的唇彩,好比妆容的急救棒,稍加涂抹,效果立竿见影。紫色的双唇?会不会颜色太深?当然不会,涂了之后给入的感觉却是非常自然

  • 标签: 睫毛膏 美宝莲 欧泊 色令 兰芝 色彩层次
  • 简介:反馈一直是学习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反馈的研究逐渐深化与综合化。一方面从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模型出发,考察了反馈的不同因素对自我调节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理论为框架,探讨了情绪、学业成绩等个体因素以及目标定向、任务难度等情境因素对反馈作用的交互影响。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内部反馈信息以及学习者元认知监控的调节作用,结合个体和情境因素揭示反馈对自我调节学习的整体动态过程的影响,并设计出促进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馈方案。

  • 标签: 反馈 自我调节学习 元认知监控 作用机制
  • 简介:G.A.柯亨,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于英美的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初步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柯亨围绕平等、自由、正义等政治哲学问题的研究。柯亨的政治哲学研究源于其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转型,通过与右派的自由至上主义者诺齐克和左派的平等的自由主义者罗尔斯的论战,展示了他的独具特色的激进的平等主义立场。这样极左的平等主义,尽管有理论上的魅力,但在现实中毕竟是一种幻像。

  • 标签: 自由至上主义 平等的自由主义 激进的平等主义 幻像
  • 简介:已有研究证实,刺激预存知识表征对重复启动效应具有调节作用。然而,尚无刺激特征预存知识表征和特征转换调节该效应的报道。本研究以颜色诊断性假说为依据,对颜色特征的预存知识表征进行控制,旨在考察颜色特征的预存知识表征、特征转换及重复次数对重复启动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诊断色和非诊断色启动条件均产生了显著的重复启动效应,后者的效应更强;诊断色启动条件下,诊断色图形反应时的启动效应显著大于非诊断色图形;启动条件、图形类型和重复次数在正确率的启动效应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上述结果表明,重复启动效应为颜色诊断性和特征转换所调节,具有预存知识表征的诊断色的调节作用符合自上而下的加工观。

  • 标签: 重复启动效应 预存知识表征颜色诊断性特征转换 图形
  • 简介:情绪调节策略对记忆的影响近年来在心理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123名大学生为被试,从IAPS中选取负性图片为材料,采用加工分离程序探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情替代和表达抑制)对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表达抑制组的情绪唤醒度得分显著高于认知重评和表情替代组;认知重评组的内隐记忆成绩显著高于表情替代和表达抑制组;外显记忆无显著差异。因此,从情绪调节的结果来看,相较于认知重评和表情替代,表达抑制能够显著地平复负性情绪;从情绪调节策略对认知的影响结果来看,认知重评显著优于表达抑制和表情替代。本研究结果对在日常生活中面对负性刺激时运用合理的情绪调节策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认知重评 表情替代 表达抑制 加工分离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