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十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于2013年10月12—13日在湖南长沙顺利召开。会议由秘书长王韵主持,王晓民理事长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简短地回顾了张锡钧基金设立的历史,鼓励青年生理学科学工作者,抓住机会,积极交流;同时对年轻的朋友们给予了厚望,八年后即2021年的国际生理学大会在中国召开,那是在座的青年朋友就是中国生理学的主力军。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科学工作者 学术会议 学术论文 交流会 基金会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定于2014年10月24~27日(24日报到)在上海召开“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并改选理事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 理事会
  • 简介: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定于2014年4月10—14日在江西南昌前湖迎宾馆召开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此次会议将发扬历次年会的优良传统,注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及新的研究进展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切合皮肤科医师的实际需求,会议将邀请知名专家做特邀演讲,阐述皮肤科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紧张热烈、活跃互动的学术交流形式,达到全国皮肤科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共同展现才华、获取知识和信息、增强友谊和晴感的目的,拟参加会议者请仔细阅读本通知并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投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学术年会 皮肤病 征文通知 皮肤科医师 专业委员会
  • 简介:“第十届全国食用菌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菌物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等单位承办,将于2014年3月在北京召开。大会主旨是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大会将从食用菌基础科学、公益技术、专业技术等不同层面开展食用菌科学技术交流。同时应广大食用菌从业者的要求,针对食用菌产业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开展技术培训。

  • 标签: 食用菌产业 学术研讨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交流 农业区划
  • 简介:陕西省生理科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于7月19-21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韩城市隆重召开,省内16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100余名从事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出席了会议。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学术年会 陕西省 学会 理科 病理生理学
  • 简介:柔丝纹枯状革菌(Hypochniciumbombycinum)采于中国青海省,为中国革菌新记录种。文中根据所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显微结构绘图。

  • 标签: 柔丝纹枯状革菌 木生真菌 新记录种 分类
  • 简介:2013年11月8—10日,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体育学院成功举办。运动生理学委员会委员、运动生理学相关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经过三天的学习与探讨,与会代表们进行了广泛交流,不仅提高了对运动生理学相关领域内容的研究兴趣,更使青年学者们在开拓研究思路方面受益匪浅。

  • 标签: 运动生理学 中国生理学会 专业委员会 学术研讨会 健康 年会
  • 简介: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教授Willisx.Li与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种能抑制肿瘤生长的新机制,以此为基础有可能开发出全新类型的抗癌药物。研究人员发现有种叫做STAT5A的特殊形式的信号蛋白,能让异染色质(染色体DNA的种形式,保持折叠压缩状态)的结构变得稳定,这反过来会抑制癌细胞发出繁殖和生长指令的能力。

  • 标签: 肿瘤生长 机制 美国加州大学 染色体DNA 研究人员 圣地亚哥
  • 简介:当前我国学术界对“稿两投”(本文特指学术论文以不同文字比如中、英文,同时或先后发表在不同学术期刊的行为)是否为学术不端行为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稿两投”本质上并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个技术问题,因为它并不违反著作权法规定,而且是出自学术交流本身的需要,也能促进我国优秀科技成果传播;至于是否允许“稿两投”,则应该由各期刊自行规定为宜。

  • 标签: 中英文 道德 学术论文 学术期刊 学术交流 科技成果
  • 简介:2013年9月的NatureCommunications报告了可降低大鼠血压的种干预方法的作用机制。这项研究表明。”颈动脉体去神经”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达到这种降低血压的目的。通过进步试验。这方法有可能用作针对具有抗药性高血压的患者的种疗法。

  • 标签: 高血压 去神经 治疗 通讯 自然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最近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翁心华疑难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已与读者见面了。全书四章。第章以“千变万化感染病,经验检验相益彰”为题,例举了包括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分枝杆菌感染及其他各种病原菌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的疑难病例,每个案例的标题明了、直入主题。第二章以“肿瘤发热最隐匿,踏破铁鞋终寻得”为题,点出了众多的肿瘤性疾病以发热为初发或长期表现,颇值得重视。

  • 标签: 临床医学 高科技 科技出版社 肿瘤性疾病 学时 感染病
  • 简介: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最初都拥有爱心,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受到的教育不同,人的品行也发生了变化。幼儿时期尤其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本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的行为教育,坚持在幼儿之间树立爱的榜样,利用节日对孩子开展爱的教育,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对幼儿实施爱的熏陶,通过家园共同合作教育,形成爱的教育合力等等,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将爱付出,并最终让孩子成为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人。

  • 标签: 幼儿感受 爱心教育
  • 简介:目的:构建个牛dSl酪蛋白调控序列指导人溶菌酶(hLYZ)基因组序列的杂合基因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发明的连续3步缺口修复技术。将6个无痕连接的同源臂插入以pBR322为载体的骨架中,构成能进行3次连续基因抓捕的载体,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介导的缺口修复技术,分别抓捕牛aSl酪蛋白3’端调控序列(9kb)、hLYZ基因座序列(5kb)、牛axSl酪蛋白5’端调控序列(20kb),使这3个基因片段自动无痕地连接在基因抓捕载体上,形成牛oLSl酪蛋白hLYZ杂合基因座。结果:实验经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和序列测定,验证了hLYZ的基因组序列对牛仪S1酪蛋白编码基因组序列的精确置换。结论:这种修复技术为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大载体的制备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及方法。

  • 标签: 牛αS1酪蛋白 人溶菌酶 杂合基因座 缺口修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