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视口数据检索之后,视口重建效率成为了影响地形数据重建和显示速度的主要因素,视口重建与可利用的开发平台资源密切相关.在剖析Direct3D硬件访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DEM快速重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基于Direct3D的视口重建具有明显的速度优势.

  • 标签: 地形数据 三维重建 数字高程模型 DIRECT3D
  • 简介:采用将头部不同断面进行重建及可视化构成其图像的方法,进行个体识别同一性认定的方法,可以提高法医临床学中个体识别的准确性.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识别个体.但是在效果上,由于重建技术还不够成熟,重建结果有时不理想.相信重建技术较大提高后,用这种方法一定可以更容易、更准确地进行个体识别.

  • 标签: 三维重建 可视化技术 个体识别
  • 简介:真实感地形已在现代军事领域中运用,具有可视化程度高,动态感强等优点。文章应用开放式国际图形标准OpenGL,给出了在计算机上实现真实感地形的基本过程。这对地形的生成以及作战训练仿真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真实感三维地形 计算机实现 OPENGL 可视化 计算机图形学 数学地形
  • 简介:探讨了CT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采用螺旋扫描、薄层重建、选择适当阈值和切割技术摄取正位、骨盆出口位、骨盆入口位及后柱位等图像,补充了X线片及二CT扫描对髋臼骨折显示的不足,提高了诊断、分型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手术方法选择、预后估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髋臼骨折 X线计算机 断层摄影术 三维重建
  • 简介:对63例癫痫患者进行脑电地形图检查,异常率为80.9%,局灶性功率增高为68.62%,其中异常率最高为局灶性较低(92.3%)和全身强直阵挛较低(86.62%)。局灶性发作者83.33%表现为局灶性功率增高。颞叶癫痫加蝶骨电极后能清楚显示颞区高功率灶,有助于诊断。CT异常者脑电地形图均有异常,且69.23%局灶功率增高区域与CT灶基本相符合,说明脑电地形图有助于癫痫的定位诊断。

  • 标签: 三维脑电地形图 局灶性发作 全身强直 癫痫 蝶骨电极 异常率
  • 简介:本文针对HC算法重建速度慢,数据存储冗余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性处理方法;针对其生成的角面片数量大,难以实现交互绘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角形收缩算法来对模型进行简化。

  • 标签: HC算法 相关性 网格简化 三维医学图像 表面重建 数据存储
  • 简介:目的建立一套颅面部重建影像部分骨组织标志点的定位标准.材料和方法提出颅面部和面部不对称畸形相关的25个骨组织标志点的定位要求,选取3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6例正常人符合Dicom3.0协议、层厚0.13mm以内的CT数据,利用重建软件对骨组织进行重建,由两名不同观测者按照提出的定位要求分别定位这25个标志点,获取其坐标.使用直线相关性和零截距直线回归分析得到2名观测者获得的各标志点坐标及模的直线相关系数和零截距直线回归系数.结果下齿槽座点、眶下缘点、眶上缘点、耳点、髁突点等5类标志点仅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在[0.9500,1.0500]之外,在空间和其他方向以及其余16个标志点在各个坐标轴及空间上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r和直线回归系数b均在[0.9500,1.0500]之内,p<0.0001.结论笔者提出的对重建骨组织表面25个标志点的定位要求可作为正常或面部不对称畸形骨组织重建标志点的定位标准.

  • 标签: 面部不对称 畸形 三维重建 影像部 骨性 标志点
  • 简介:积木?不是小孩子的玩意吗?怎么也会放到这个栏目里面?哼哼,球球奉劝大家千万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这个游戏的规则看似简单(对照界面右边的建筑成品图片,用界面左边的各种建筑材料来正确搭建即可过关)。可要正确完成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至少,球球是栽在这个游戏手上了。

  • 标签: 三维 建筑材料 界面 游戏 搭建
  • 简介:运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格式中的角网格模型,以OpenGL提供的光照、材质、纹理映射和反走样等技术实现河道地形可视化;利用VC++及OpenGL中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功能,实现河道流场显示的效果.在读取相关洪水数据的情况下,实现了流场可视化及河道堤坝防洪预警等相关查询功能,为防洪决策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 标签: 数字高程模型 OPENGL 河道地形 可视化
  • 简介:目的探讨螺旋CT成像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4例髋臼骨折患者共24个髋臼行螺旋CT容积扫描.将扫描数据经薄层重建,行髋臼重建处理,重建图像与手术所见相对照.结果在手术的15例髋臼中,髋臼图像与手术中骨科医师所见完全一致.结论螺旋CT重建技术能为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计划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髋臼骨折 螺旋CT 三维成像
  • 简介:在教学活动中,影响教学至深的五大因子是: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和练习。在以往的备课或说课文件中我们往往是按顺序来阐述这些教学因子的,即使是用结构主义的多媒体课件的展出方式亦是如此。这样的思维往往会落入到一个线性的思维或一个平面的思维的格局中。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从构建教学模型的角度来说,可以将上述的五个教学因子放到一个立体坐标系中来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暂且将其命名为“教学模型”。

  • 标签: 教学因子 三维思考 三维教学模型 教学活动 教法 学法
  • 简介:本文主要是介绍我们自行开发的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在医学CT,MR图像中的应用。我们应用模糊聚类均值对医学图像进行处理,增强了对薄骨和关节接合骨骼的识别能力,取得了较好的重建效果。重建模型可清晰再现解剖结构,大大增加了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计算机可视化 区域增长 图像分割 螺旋CT 医学影像分析系统
  • 简介:淋巴结支架包括血管、淋巴管和网状支架.目前国内对人淋巴结支架结构的研究不多见.淋巴结内的血管具有特殊性,在整个支架系统中的作用相对重要一些,也是研究的重点.利用计算机重建其组织切片的结构,建立一个直观又清晰的血管关系图,为病理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标签: 淋巴结支架 淋巴结 血管 三维结构 科学计算可视化
  • 简介:为深入研究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形态特征,本文以连续超薄切片追踪观察不同形态线粒体的结构,重建模型,把线粒体划分为简单型,复杂型,特殊型个形态类型,并对不同类型的线粒体进行体视学分析。结果显示:简单型线粒线(球形,盘球及杆形等)占线粒体总数的53.9%,其体密度为8.96%;复杂型线粒体(分枝型及各种不规则形等)占42.01%,其体密度为8.67%;而特殊型线粒体(芽生状等)占4.60%,其体密度仅为0.97%。这表明在正常的肝细胞中复杂型线粒体的含量并不为少,线粒体形态的多样性与其自身的发育相对应,分析还显示不同类型线粒体嵴膜密度和基质颗粒数密度有所差异,表明线粒体嵴的生长并不与线粒体体积的增长同步增加,因此,种类型线粒体的功能状态亦可能有所不同。

  • 标签: 肝细胞 线粒体 三维重建 体视学
  • 简介:茎突过长引起咽痛、咽异物感在临床上颇为常见,过去诊断茎突过长综合征的主要依据是:①扁桃体窝触及硬条索状物;②茎突正侧位平片.但有时对一些茎突过长的患者上述诊断依据仍不能确诊,特别是对那些拟行茎突截断术的患者,需要一种检查方法来精确测量出茎突的长度和角度.螺旋CT重建的茎突骨SSD图像(表面遮盖显示法)可以精确测量出茎突的长度和角度.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茎突综合征 螺旋CT 三维重建 表面遮盖显示法
  • 简介:本文利用计算机重建技术重建颞骨连续切片,恢复其内结构如迷路,面神经,鼓索神经,听骨链,肌腱等的原有,通过调色,移去部分结构,旋转使结构间关系更清晰。应用立体镜及立体图对方法产生重建结构的立体影像,强化了对所研究结构的形态及其空间关系的理解。结果证明此方法是形态学,体视学,计算机科学综合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有力的解剖工具。

  • 标签: 计算机 三维重建 立体图对 颞骨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CT(MSCT)重建技术(3D)及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0例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行MSCT薄层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经3D及MPR技术,部分病例行CT内窥镜(CTVE)观察,综合分析各种重建方法对骨折和脱位的应用价值。结果50例骨折图像中。3D可以显示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不如横断面图像,1例鼻骨微小骨折未见显示;MPR图像可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重建,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CTVE可以很好显示骨折片后移造成椎管狭窄程度。结论MSCT3D及MPR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可以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同时.CTVE以内窥镜角度观察椎管狭窄程度,为临床判断伤势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 标签: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骨关节创伤 CT内窥镜
  • 简介:本文叙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光学原理,以花粉颗粒为例,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示镜对生物组织进行连续“光学切片”断层扫描,并重建结构。结果显示重建后的图像为高分辨率的原色图像,可沿着X,Y,Z轴旋转或其它任意角度显示。

  • 标签: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三维重建 花粉 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