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的西方文艺理论界百花绽放、异彩纷呈,在种种文艺理论各领风骚的文学批评场域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思想始终是学界关注的焦点。经典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出现,它的分析对象是资本主义社会本身,因而,它为观察和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宏观政治学奠定了基础,为研究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生产与运作方式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蕴涵了极其丰富又极具研究价值的子视域。可以说,不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形态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都成为了各种理论和实践分析的起点,文学理论研究亦如是。

  • 标签: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伊格尔顿 马克思主义学者 经典马克思主义 科学 文本
  • 简介:中国美学的悲剧意识,体现了主体以己度物的诗意体验,包括对自然生离死别的感受等。中国古代诗文中的伤春悲秋之作,就是这种体验的表现。人生悲剧中的文人悲剧意识、英雄悲剧意识和女性悲剧意识有着自己的独特特征,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值得我们崇敬,给我们留下了强烈的悲愤、沉痛的哀思和无尽的思索。而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中的悲剧,则由英雄气概逐步走向平民化、世俗化。这种悲剧意识一方面深受儒、道、释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也具有突破传统文化樊篱和束缚的潜质,体现了感人的悲悯情怀、深沉的忧患意识、宣泄怨愤的情感和悲喜交错等特征。中国戏曲中的悲剧往往以大团圆结局,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求善的文化心理的影响,具有强大的道德感染力,是主体欣赏心态得以平衡的需要,也顺应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要求。

  • 标签: 悲剧意识 伤春悲秋 忧患意识 悲喜交错 大团圆
  • 简介:王国维的“隔与不隔”说源于叔本华对概念与直观的区分,源于近代西方美学感性与理性二元对立的思想传统,它与中国古代诗学“赋、比、兴”的批评范式是错位和矛盾的。正是这种错位和矛盾,使王国维把比、兴斥为隔。长期以来,我们不仅未能意识到王国维诗学内部存在的这种断裂,把“意境说”看作中西美学的某种融合,而且进一步用image等西方的诗学范畴来阐释和重构中国古代诗学,称之为对中国古代诗学的“现代阐释”,这种方式造成对传统诗学的某些最重要的精神和价值的遮蔽和压抑,应当进行认真的反思。

  • 标签: 隔与不隔 赋比兴 王国维 现代阐释
  • 简介:四川丹巴莫洛村莫洛村位于成都以西345公里的横断山脉中的丹巴嘉绒藏区,鲜为人知。嘉绒的意思是女王的河谷。这里古时是东女国,国王是个丹巴美女,现在“美人谷”的藏族美女便有女王的血统。东女国古都遗址就在丹巴中路乡。

  • 标签: 乡村 中国 嘉绒藏区 东女国 丹巴 女王
  • 简介: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造就了我们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许多文化艺术作品都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利用中完成了表达,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曾经独树一帜的“中国学派”动画电影作为具有浓郁传统风格的艺术作品,在艺术史和世界动画史上有着辉煌的历史和地位,艺术作品中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世界语表达功不可没。这些曾给我们带来的荣誉使我们备感拥有传统文化的民族自豪感,然而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动画在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缺失却比较严重,在美、日、韩等国家的动画包围中具有辉煌历史的中国动画却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而他国动画则繁荣昌盛,我们面临着无真正“中国”动画可看的地步。

  • 标签: 中国动画 世界语 传统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 艺术作品 民族自豪感
  • 简介: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兴起了各种各样的文学接受理论,如阅读现象学、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接受论以及读者反应批评等等。这些理论一反传统的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方法,主张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对文学活动进行重新定位,并构建起以读者为中心的全新的文学理论体系。

  • 标签: 中国文论 诗学史 文学接受理论 邓新华 古代 教授
  • 简介:长河小说发端于19世纪末期的法国,在罗曼·罗兰手中臻于成熟,深入发展了19世纪末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长河小说也传到了中国。李劫人小说和台湾的“大河小说”是长河小说两种发展了的特殊存在形式。新时期以来,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冠以“长河小说”名目的作品,如何从中分辨良莠、识别真正的长河小说,并进行客观评价,是对这个文学术语的正本清源,也是对现阶段中国文学责任性的审视。

  • 标签: 长河小说 大河小说 史诗性 《你在高原》
  • 简介:近些年,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旅游节目不断兴起和发展,其中最典型的是海南卫视改版成中国首个旅游卫视频道。为了保证电视旅游节目的可持续发展,电视旅游节目应该在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和引领时尚潮流两个方面进行开发。本文从频道定位、栏目设置和品牌推广三个方面对中国电视旅游节目的发展进行探讨。

  • 标签: 旅游经济 旅游文化 电视旅游
  • 简介: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在研究叙事时序问题时指出:“提前:或时间上的预叙,至少在西方叙述传统中显然要比相反的方法少见得多……小说(广义而言,其重心不如说在19世纪)‘古典’构思所特有的对叙述悬念的关心很难适应这种做法,同样也难以适应叙述者传统的虚构,他应当看上去好像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发现故事。因此,在巴尔扎克或托尔斯泰的作品中,预叙极为少见……”①以色列叙事学家里门一凯南也指出:“用得较少的——其理由显而易见

  • 标签: 中国叙事传统 预叙 流变 叙述者 叙事时序 19世纪
  • 简介:经过十年周折的电影《白鹿原》终于以剪辑版公映了,电影这种强势传播媒介促使大家重新将目光聚焦于“白鹿原”。我借机重读了一次原著,加深并厘清了某些蒙昧的感受。《白鹿原》我至少买过三次。第一次是趁热打铁,但书被一个师妹借走未还,对我从书架上抽下书的样子至今记忆犹新。

  • 标签: 《白鹿原》 乡土中国 重读 现代性 传播媒介 电影
  • 简介:英诗对中国形象的塑造由来已久,从伊瑟尔的文学人类学来看,它必然是虚构、想象与事实的对立统一;其中虚构与想象是诗性的必然,而中国事实与西方主体意识却是前两者存在的基础与归宿。假如兼以本土诗论方法对读考察英诗中国形象的本质,尤其从文学虚构与西方意识的角度主客观照,从具体的英诗语言数据进行实证,它虚构、想象、西方意识及中国事实的核心特质则得以越发彰显。

  • 标签: 英诗 中国形象 文学虚构 想象 西方意识 对读
  • 简介:中国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土地叙事无疑是神话中的“女娲抟黄土作人”和《左传》中晋公子重耳逃亡途中受土的故事了。《太平御览》卷十八引《风俗通》日:“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於短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及庸者引缅人也。”①《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载:“(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 标签: 中国文学 生态文学 叙事 土地 三十年 《太平御览》
  • 简介:九十多年前的神州大地,你像朝霞四溢的初升太阳染红天际。俄国十月革命为你指明方向,马列主义真理给你力量勇气。你刚一诞生就显示出无比的灵光智慧,万恶的反动派千方百计也没把你扼杀在襁褓里。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赞歌 俄国十月革命 马列主义
  • 简介:中国动画电影创作进程中,将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品的捷径是对经典原著的改编。我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在动画创作上可以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中彰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而在改编过程中,中国动画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民族化与现代化问题。动画剧本改编的民族化不仅表现在形式要素上,还表现在题材、主题、叙事模式、人物塑造等元素上。

  • 标签: 剧本改编 中国动画 动画电影 民族化 现代化 传统民族文化
  • 简介:文学作为社会思想意识的呈现,不应该也不能够脱离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而构成文学的社会环境的核心,则是社会政治环境。换句话说,政治的主题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文学的主题。作为一个承载一定思想意识的载体,文学必然深受政治的影响。文学的政治维度,来自于文学与政治这种互相影响的关系——主要是政治对于文学的影响。文学与政治存在一定的张力,这是事实;更为现实的是,政治对于文学起着支配和调适的作用。

  • 标签: 文学与政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政治维度 社会思想意识 社会政治环境 社会环境
  • 简介:本文立论的出发点是马克思按生产方式划分的历史阶段划分法与福柯的认识论分期法下的知识型阶段的综合,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杰姆逊有关意识形态要素的论述。杰姆逊可见的理论弱点是,对于那些若非乌托邦也起码是积极的元素未加论述,而这些元素或许对解构或拆解历史进程中的意识形态要素具有工具价值。本文进而提出,其未加论述之理论进途或许能成为既是超认知的又是超历史的具体的普遍。我们有理由认为要在中国语言与哲学传统内部寻求具体的普遍。本文所基的理由包括本雅明“意象辩证法”的观念构想,最终落实到作为中国理想的“和”的概念。这一运思带来一个饶有趣味的论点。当代中国官方思维和宣传中的“和”正是意识形态要素的典范。本文认为这绝非巧合,反而能打开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批判性讨论。目前,意识形态要素可说是正在一个新转向的边缘,这样的讨论尤其能触及当前的意识形态要素。

  • 标签: 马克思主义阐释学 辩证法 历史主义 认识论
  • 简介:大约是在1984年冬,还在鲁北小城工作的我,偶然得到了一套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所著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在那些寒冷而常有大雪封门的记忆的冬夜,这部书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兴奋和激动。我从未想到,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让人喜悦的学术著述,有如同文学作品一样带给人生命感奋和精神愉悦的文学史叙事。它所描述的青年德意志的文学群像,法国浪漫派激荡人心的文学故事,巴尔扎克式充满挫折又从未退缩过的传奇人生,

  • 标签: 文学思潮 个人记忆 中国当代 历史遗产 自序 修订
  • 简介: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是“它是一个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有限的、享有主权的共同体,“民族于是梦想着成为自由的,……衡量这个自由的尺度与象征的就是主权国家”。①一个新的民族国家的确立要经过一个想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公开化、社群化的过程。

  • 标签: 民族国家想象 政治小说 新中国 政治共同体 晚清 主权国家
  • 简介:文章从话语“合法性”的理论视域入思,结合当代社会文化结构转型与话语生产机制的嬗变,考察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从“合法性”生成、固化到陷入“合法化”危机的历史运演逻辑。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话语结构、属性与功能均带有明显的“现代性”症候。随着80年代的终结、“现代性”的断裂、社会文化结构转型与话语生产机制的嬗变,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范式,最终陷入理论阐释的焦虑与贫困。文章在反思审关意识形态理论“合法化”危机的同时,亦对其做出了适度的话语修正。

  • 标签: 文化转向 审美意识形态 合法性 现代性 话语
  • 简介:1951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成立。在1950年代,该出版社共出版发行一部全集、六部文集(全集为《鲁迅全集》,文集分别为《瞿秋白文集》、《沫若文集》、《茅盾文集》、《巴金文集》、《叶圣陶文集》、《郑振铎文集》),其中部分文集在1960年代出齐,而《叶圣陶文集》和《郑振铎文集》则一度中断。这些是新中国文学建设中的重大工程,同时也为该时期文学的模式与标准做出了诸多潜在的规定。这无疑为我们研究新中国文学提供了一个角度。

  • 标签: 新中国文学 文集 茅盾 人民文学出版社 《鲁迅全集》 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