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结合《关于公共政策作为拒绝执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工具的临时报告》和《关于公共政策作为拒绝执行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工具的最终报告》,以及若干外国司法实践中公共政策有关的案例,探讨国际公共政策的含义和公共政策的审查范围,并重点对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体上的公共政策和程序上的公共政策进行介绍,以使我国法院和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当事人可以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公共政策”这一抗辩事由,在充分尊重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终局性的同时有效保护我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经济利益。

  • 标签: 公共政策 国际公共政策 实体上的公共政策 程序上的公共政策
  • 简介:涉外纠纷的当事人通常向国际仲裁机构寻求救济,但这种救济还需依赖一国法院对国际仲裁机构裁决的承认执行方能得以落实。有必要通过分析在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执行中的公共政策制度,探索问题背后关于商人自治司法介入的价值层面取舍,进而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完善。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域外裁决的承认与执行 公共政策 价值权衡
  • 简介:公共政策作为国际私法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广泛应用于排除外国法的适用中。在国际商事仲裁领域,公共政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国际商事仲裁制度自身缺陷的客观要求,也是公共政策优越性的价值体现。各国法院在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执行中,通过适用公共政策,对仲裁协议、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施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承认执行的案件中潜在的公共政策抗辩问题来看,对公共政策严格解释、严格适用是各国法院的普遍趋势,国际商事仲裁将会在更加自由和自治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 标签: 公共政策 纽约公约 可仲裁性 正当程序 司法监督
  • 简介:在晚近三十年的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被仲裁地撤销的仲裁裁决在他国获得承认执行的案例屡次出现。以Hilmarton案、Putrabali案等为代表,法国法院的实践最具代表性。这种司法态度持续地引起了人们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承认执行被撤销的裁决的自由裁量权是否存在?对此,从裁决撤销制度的意义以及《纽约公约》相关条款的解读出发,可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结合《纽约公约》的立法宗旨以及当代国际仲裁的现状发展趋势,对于这一问题,宜采取积极的现实主义态度:回答应为肯定,操作则当谨慎。目前中国法院尚未面临相关类似案件。中国加入《纽约公约》时即已表明,被执行人证明裁决存在已被仲裁地撤销的情形时,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申请,拒绝承认执行。中国未来有必要明确:仲裁地法院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所确立的国际通行标准撤销的仲裁裁决,中国法院才应当拒绝承认执行,否则,中国法院将保留承认执行被撤销的仲裁裁决的自由裁量权。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撤销裁决 承认与执行 《纽约公约》
  • 简介:国际商事仲裁是指在国际商事交往中,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争议提交某一临时仲裁或常设仲裁机构审理,由其依据法律或依公平原则作出裁决,并约定自觉履行该项裁决所确定的义务的一种制度。把国际商事仲裁司法诉讼、斡旋及调解等解决争议的方式相比较,可以看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仲裁的管辖权是非强制性的,是建立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协议的基础上的。仲裁员进行裁决的管辖权是由双方当事人提交仲裁的合

  • 标签: 仲裁裁决 双方当事人 仲裁协议 作出裁决 国际民商事 仲裁员
  • 简介:商事仲裁由于其高效便捷的特点成为诸多国际贸易纠纷中经常使用制度,但是由于公共政策在国际范围内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各国适用条件范围存在差异,如何判断其作为具体案件中不可仲裁的依据存有疑惑,本文试图从公共政策的概念出发,并结合国内外的相关案例和立法实践,探讨公共政策的适用范畴和发展趋势。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承认与执行 公共政策
  • 简介:仲裁中所采取的临时措施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和实现,而国际经济交往形式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则给有关临时措施的适用带来了许多问题。增加临时措施的形式,延长当事人申请采取临时措施的期限,赋予仲裁在采取临时措施上以更大的权利,并对外国有关临时措施裁决的承认执行作出制度安排等措施为许多国家的仲裁立法和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所采用。我国在修改《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时也应对这些问题作出适当的回应,以促进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临时措施 法律适用 仲裁法 中国 立法
  • 简介:仲裁诉讼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主要的两种争议解决方式。它们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以其相互不可替代的优势并行地发挥着定纷止争的作用。仲裁所特有的非公开审理的保密性,一裁终局的效益性以及仲裁裁决的域外强制执行力是诉讼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 标签: 仲裁庭 诉讼 公开审理 强制执行力 争议解决方式 仲裁裁决
  • 简介:仲裁事项、仲裁管辖权、仲裁程序法律适用、仲裁裁决承认执行的角度比较体育仲裁商事仲裁,以分析体育仲裁的特点,提出可以借鉴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管理域名争议的做法,暂由其管理体育争议。

  • 标签: 国际体育仲裁 国际商事仲裁 比较法
  • 简介:本文从强制性法律规则的性质、主权国家及商人对国际商事仲裁的期待等角度提出国际商事仲裁仲裁应当适用强制性规则。但应注意在各国利益间保持中立,不应直接适用仲裁地国或准据法国的强制性规则。作者还对仲裁应如何适用强制性规则进行了探讨。对特别连接理论、事实因素理论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强制性规则 仲裁庭 直接适用 国际商事仲裁 仲裁地 准据法
  • 简介:公共政策是拒绝承认执行外国裁决的主要法定事由之一,但其在国际商贸中缺乏统一相关的涵义,各国对其有各自的认知,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对我国司法实践过程中如何适用公共政策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填补其不足。

  • 标签: 公共政策 承认与执行 仲裁裁决
  • 简介:【摘要】临时措施国际商事仲裁中地位重要,甚至是有效执行仲裁裁决不可或缺的步骤。然而,我国仲裁当中的临时措施规定不明晰,相对诉讼来说临时措施较少,仲裁没有权力发布临时措施等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国当事人跨境寻求临时措施的救济,不利于我国当事人维护涉外仲裁案件中自己的利益。本文通过对临时措施的特性和价值分析,结合我国当下具体情况,提出我国所面临的的问题,进而方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临时措施  国际商事仲裁  仲裁庭  承认与执行
  • 简介:财产保全作为程序性的临时措施国际商事仲裁中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意义,但是各国仲裁在理论实践上对于这一措施的申请与实施、决定权及其域外执行力都有很大的分歧,国际上也没有统一有效的规则,严重影响了国际商事仲裁解决纠纷的实际效果。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中国涉外仲裁的有关法规实践提出建议,以期能促进我国仲裁制度的完善发展。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财产保全 临时措施 涉外仲裁 仲裁制度 决定权
  • 简介:建立医事仲裁,实现医、法直接结合,同步完成医疗过错的认定赔偿数额的确定,是摆脱医患纠纷法律处理困境的根本出路。公民是否享有人身权无需仲裁也不能仲裁,但患者的人身权是否受到医疗过错行为的侵犯、是否应当给予相应的经济赔偿,则属于"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取代《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时起,医疗事故侵权赔偿已经不再属于卫生行政处理的范围,此时医事仲裁已不存在法律障碍。目前建立医事仲裁在制度基础与人才储备方面均有可行性。在医疗服务合同签订时、履行中、履行后,均应允许医患双方签署医患纠纷仲裁协议。架构医事仲裁的便捷方案是在现有仲裁委员会的基础上增设临床医学专业的仲裁员,其他规制可适用《仲裁法》。

  • 标签: 医法结合 医事仲裁 可行性 医事仲裁协议 医事仲裁庭架构
  • 简介:以意思自治为基础的国际体育仲裁机制始终是渊源于、因此也始终是服务于当事人这一基本主体的。为着这一目的而依托于当事人合意建构出来的仲裁国际体育仲裁中居于更主动的地位.享有广泛的权力去推动整个仲裁程序的进行。这些权力依其功能可分为三方面:独立仲裁权、自裁管辖权,以及程序管理权。独立仲裁权是其最高需要;自裁管辖权是对独立仲裁权最彻底的担保:同时,为推动独立仲裁有效施行,也需要仲裁具有必要的铁腕手段以管理和推进仲裁程序.此即为仲裁的程序管理权.三权在握,国际体育仲裁就能确保公平、独立、高效地作出仲裁裁决。

  • 标签: 体育仲裁 仲裁庭 权限 奥运会仲裁
  • 简介:“超裁”,一般指仲裁超越自身权限作出仲裁裁决,常常在国际商事仲裁纠纷以及相关司法案例中被提及。对此,国际公约、国际示范法以及绝大部分国家法律往往规定,超越自身权限作出仲裁裁决,仲裁裁决将不予执行或被撤销。对《承认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规定及有关司法实践进行经验总结,得出“超裁”的三种表现形式:超越仲裁协议、超越仲裁请求、超越可仲裁性。判断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是否“超裁”,要审查仲裁协议(仲裁条款)的内容,要审查当事人仲裁请求范围,要审查可仲裁性。

  • 标签: 国际商事仲裁 超裁 撤销 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