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可用于磷酸川芎及其制剂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蔡伟等[19]对正常人口服磷酸川芎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川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

  • 标签: 川芎嗪研究 研究概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川芎联合异丙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接收并治疗的76例眩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用异丙治疗,研究组采用丹参川芎联合异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体征积分、DHI评分、症状改善时间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联合异丙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丹参川芎嗪 联合 異丙嗪 眩晕症
  • 简介:结论该实验对川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川芎的提取效率高,川芎提取工艺统计结果(略)表2 ,对川芎中生物碱类有效成分川芎(tetramethylpyrazine)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 标签: 中川芎嗪 中药芎 优化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只采用缺血性脑病的常规治疗。即抗血小板、调整血脂、血糖、血压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3ml静滴,1次/d;长春西汀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治疗组在调血脂、血压、血糖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参川芎注射液1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长春西汀注射液20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两组疗程均为2w。比较2组疗效。结论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丹参川芎嗪 疗效
  • 作者: 赵茜红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4期
  • 机构:成都平安医院赵茜红摘要: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高凝状态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这个时间段作为取材区间,总计纳入恶性肿瘤合并高凝状态患者8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入院较早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并接受化疗治疗,入院较晚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化疗治疗期间给予患者丹参川芎嗪,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出现血栓事件的情况,综合分析丹参川芎嗪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工作开展前研究选取两组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血浆D-D)以及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凝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为期一年的随访调查期间观察组内患者出现肺栓塞、脑栓塞以及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应用到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高凝状态,对于预防各类血栓事件的出现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将其作为恶性肿瘤合并高凝状态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予以脑血栓患者实施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脑血栓的病患90例,划分成实施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的研究组以及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参照组,比较观察两组效果。结果通过进行观察及比较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以后的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均更加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将丹参川芎注射液应用到脑血栓的病患治疗中,可以获得到更加可靠的治疗成效。

  • 标签: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脑血栓 治疗价值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丹参川芎与天麻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为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的患 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川芎单用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用天麻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治疗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丹参川芎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具有大力在临床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急性脑梗死伴高血压 丹参川芎嗪 天麻素 治疗效果
  • 简介:【方法】将7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血清IFNγ、IL4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FNγ、IL4比较

  • 标签: 儿童寒性 哮喘临床研究 寒性哮喘
  • 简介:【方法】将7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哮喘患儿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血清IFNγ、IL4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FNγ、IL4比较

  • 标签: 儿童寒性 哮喘临床研究 寒性哮喘
  • 简介:本实验结果提示TMP组显著降低肝匀浆中升高的NO,TMP高、中、低给药组动物肝匀浆中XOD活力与模型组相比,且TMP高剂量组较中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NO浓度进一步降低

  • 标签: 化学性肝损伤 实验研究 小鼠化学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芎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降糖、降血压、调脂、应用ACEI或ARB制剂、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注射液100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14天,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均下降,血肌酐清除率(Ccr)上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疗效好、经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川芎嗪 糖尿病肾病 疗效 推广应用
  • 简介:结论川芎对脑挫伤半暗带Bcl-2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目的探讨川芎对脑挫伤半暗带皮质神经元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  表1提示模型对照组Bcl-2阳性细胞数目和着色深度与假手术组有明显差异(P<

  • 标签: 川芎嗪脑 带表达 挫伤皮质
  • 简介:摘要目的肺动脉高压症状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川芎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经分段随机法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川芎单项治疗应用于38例对照组患者,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川芎应用于38例观察组患者,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值。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60.25±8.79)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8.24±6.41)mmHg,相比较对照组相关数据,差异性不明显,P值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89.24±7.53)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9.87±5.12)mmHg,相比较对照组相关数据,存在明显优势,有统计学参考价值,P值小于0.05。结论对比川芎单项治疗,给予肺动脉高压患者川芎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所获取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有利于优化患者动脉血氧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

  • 标签: 单硝酸异山梨酯 川芎嗪 肺动脉高压 临床效果
  • 简介:致痫前给予川芎组大鼠较癫痫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延长,致痫前给予川芎组大鼠多为Ⅰ~Ⅲ级发作,刘利群等[9]在大鼠动物实验中发现川芎干预组海马IL-18

  • 标签: 介素受体 作用白细胞 受体关系
  • 简介:结果川芎和血塞通组24h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自身治疗前,川芎和血塞通组的尿白蛋白排泄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自身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较治疗前减少20%~50%以上为有效

  • 标签: 尿作用 川芎嗪血塞通 患者白蛋白
  • 简介:结果肺心病患者血小板CD62P及血小板膜Fg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我们检测了4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特异标志物血小板CD62P和血小板膜Fg表达水平,组  别CD62PF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肺心病组A组(24例)B组(22例)8.75±2.32*8.89±2.38*6.13±1.81*△4.37±1.56*△9.16±2.87*9.44±3.02*6.62±1.83*△4.84±1.77*☆对照组 (20例)2.86±1.043.24±1.72

  • 标签: 功能影响 加重患者 川芎嗪肺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