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已是治疗顽固肝硬化腹水的一种成熟技术.但用于治疗顽固胸水的报道较少,且用腹水超滤治疗仪行胸、腹水联合超滤经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胸、腹水的报道更少.我们自1996年以来,应用天津净美水处理设备厂生产的腹水超滤治疗仪(Ⅱ型)行胸腹联合低流量超滤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胸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回治疗 性胸腹 水超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并发乳糜胸腹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首例SLE并发乳糜胸腹的诊治过程,并以"系统红斑狼疮,乳糜胸腹,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chylothorax and chylous ascites"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SLE并发乳糜胸腹的诊断、治疗及其发病机制。结果患儿,女,8岁,诊断为SLE、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型)、急性肾损伤、胸腔积液。给予常规足量激素治疗,同时抗感染、抗凝、降压、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患儿仍尿少,血压控制欠佳,胸腹未见减轻,并且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予胸腹腔穿刺引流并送检胸腹胸腹检查提示积液性质为乳糜,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环磷酰胺冲击及饮食控制治疗,患儿尿量逐渐增多,血压平稳,肾功能改善,乳糜胸腹逐渐消退。检索文献共获得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7例,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针对SLE治疗并控制饮食,5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例死亡。2例死亡病例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胸腹均明显减少,死于其他病因。结论SLE并发乳糜胸腹相对少见,儿童发病更是罕见,本病报道虽不常见,但治疗上并无特殊之处。对SLE合并顽固胸腹应想到乳糜胸腹的可能,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患儿病情恢复。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乳糜性胸腹水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红斑狼疮(SLE)并发乳糜胸腹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首例SLE并发乳糜胸腹的诊治过程,并以"系统红斑狼疮,乳糜胸腹,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chylothorax and chylous ascites"为关键词,在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SLE并发乳糜胸腹的诊断、治疗及其发病机制。结果患儿,女,8岁,诊断为SLE、狼疮肾炎(肾病综合征型)、急性肾损伤、胸腔积液。给予常规足量激素治疗,同时抗感染、抗凝、降压、利尿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欠佳,患儿仍尿少,血压控制欠佳,胸腹未见减轻,并且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予胸腹腔穿刺引流并送检胸腹胸腹检查提示积液性质为乳糜,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环磷酰胺冲击及饮食控制治疗,患儿尿量逐渐增多,血压平稳,肾功能改善,乳糜胸腹逐渐消退。检索文献共获得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7例,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针对SLE治疗并控制饮食,5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缓解,2例死亡。2例死亡病例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后胸腹均明显减少,死于其他病因。结论SLE并发乳糜胸腹相对少见,儿童发病更是罕见,本病报道虽不常见,但治疗上并无特殊之处。对SLE合并顽固胸腹应想到乳糜胸腹的可能,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患儿病情恢复。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乳糜性胸腹水 儿童
  • 简介:摘要恶性胸腹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行胸腹引流后胸腹膜腔内注射硬化剂、化疗药物、生物制剂、抗血管生成药物是目前常用的局部治疗手段,对控制胸腹生成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胸水 腹水 药物疗法
  • 简介:随着癌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逐年上升,肿瘤患者的治疗及愈后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我科采用微波热疗和胸腹腔化疗联合治疗肿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们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在分子水平抑制DNA合成,阻止肿瘤细胞质和细胞核的复制,同时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抑制DNA双链损伤的修复,改善耐药性;在细胞水平上,热疗有利于化疗药物的吸收与利用,提高肿瘤周边药物浓度及细胞膜的通透。瘤体中心多为乏氧细胞,对热敏感,而瘤体外周细胞对化疗敏感,故两者合用可起到互补作用。现我科使用微波热疗加胸腹腔化疗治疗癌腹水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癌性胸腹水 微波热疗 联合治疗 腹腔灌注顺铂 护理 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难治乳糜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应用腹腔-静脉分流术治疗40例难治乳糜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体重[(57.8±13.2)kg]较术前[(65.9±13.1)kg]明显下降,术后腹围[(82.0±9.8)cm]较术前(94.3±10.8 cm)明显下降,术后24 h尿量[2 250(1 650,3 300)ml]较术前[750(500,1 000)ml]明显上升;术后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肌酐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均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50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P=0.154)、总蛋白(P=0.350)、白蛋白(P=0.113)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例完成随访,失访5例,死亡29例,带管生存时间16(7,37)个月,存活6例,带管生存时间28(6,124)个月。结论腹腔-静脉分流术作为一种姑息手术,针对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或预期生存时间短的难治乳糜腹水患者,可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乳糜性腹水 腹腔静脉转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乳糜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乳糜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奥曲肽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奥曲肽治疗乳糜腹水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乳糜性腹水 奥曲肽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胸腹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病理检测在胸腹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于我院病理科2022年12月-2023年12月随机选取90例胸腹标本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胸腹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病理检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以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式下的结果。结果 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准确度78.89%、灵敏度81.08%,明显低于胸腹细胞块切片联合免疫组化病理检测的93.33%、95.95%,(P<0.05)。结论 胸腹良恶性诊断中,联合采用胸腹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病理检测,能提高疾病检出率,可为医师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胸腹水诊断 胸腹水细胞块切片 免疫组化病理检测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体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20例恶性胸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10例)和对照组(310例),实验组行体腔循环热化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胸腔化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10%,对照组显效总有效率为63.6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体腔热灌注化疗法治疗胸腹疗效比较理想,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腹水 体腔热灌注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协助临床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方法取胸腹离心沉淀后的沉渣作瑞一吉氏染色,查找癌细胞。结果可查到腺癌,鳞癌,未分化癌。结论胸腹离心沉渣作脱落细胞染色,有助于提高癌细胞的检出率。

  • 标签: 大量胸水 腹水 细胞学诊断 离心 染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腹标本检验方法及其在胸腹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5 年 1 月~ 2017 年 12 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检验科送检的胸腹标本 44 例,据临床诊断分为恶性胸腹组和良性胸腹组,检测其总蛋白( TP )、乳酸脱氢酶( LDH )、尿糖( GLU )、癌胚抗原( CEA )并进行比较。 结果: 恶性组的 LDH 、 CEA 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组( P < 0.05 ), TP 、 GLU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胸腹常规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结合细胞学检测对良恶性胸腹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腹水 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生化检查在胸腹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5年9月送检的126例胸腹标本进行生化测定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所有患者进行超声及治疗诊断,将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生化检测诊断的准确率高达95.43%。结论胸腹的生化检测在胸腹的定性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胸腹水 生化检测 意义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腹沉渣切片对肿瘤细胞诊断的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4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胸腹标本,予以常规细胞涂片、细胞沉渣石蜡切片。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相较于常规细胞涂片法,沉渣石蜡切片法癌细胞检出率更高,比较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胸腹水 沉渣切片 肿瘤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嗜酸粒细胞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常因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而在临床中容易被忽略。目前EG的发病率较低,而浆膜型EG更为罕见。本文主要对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典型的伴有胸腹的浆膜型EG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旨在加强医护人员对EG(特别是浆膜型EG)的认识,提高对EG的诊治与鉴别能力,减少漏诊、误诊。

  • 标签: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浆膜型 胸水 腹水 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