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给出用硫酸从含杂质的1,1-氟乙中脱除出不饱和卤烃的方法,本方法尤其适用于从1,1,-氟乙中脱除不少于1种含2个碳原子的不饱和卤烃如氯乙烯、氟乙烯及其混合物。

  • 标签: 1 1-二氟乙烷 提纯 卤化烃混合物 HFC-152A
  • 简介:披露了高度氟化的氟烃(包括PFC-116)的生产工艺,该工艺如下:在300-500℃下,在由Cr2O3组成的氟化催化剂存在下,使HF、有效量的氯气及由CFC-113、CFC-113a、CFC-114、CFC-114a和CFC-115中选择的氯氟烃中间体在气相接触生成产物流,并从产物流中回收高度氟化的氟烃。氯气量足够维持或提高PFC-116的瞬时产率。

  • 标签: 六氟乙烷 制备工艺 氟化催化剂
  • 简介:杭州富时特化工有限公司承担的2000吨/年1,1-氟乙浙江省创新资金项目,日前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该装置所用的主要原材料氯乙烯转化率、氯乙烯单耗、成品主含量等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合同要求。

  • 标签: 二氟乙烷 化工公司 专家组 项目 杭州 有限公司
  • 简介:制备氟乙酰氟(CFCl2COF)的工艺步骤包括:(1)在填充有氟化催化剂的固定床或管状流化床反应器内,在介于反应原料进口温度(175℃)与反应产物出口温度(275℃)之间的温度下,用氢氟酸(HF)氟化三氯乙酰卤;(2)蒸馏反应产物,循环回用三氯乙酰氟,回收HF和CFCl2COF的混合物;(3)在低于-10℃的温度下对HF/CFCl2COF进行冷却分离,对HF进行循环回用。

  • 标签: 二氯氟乙酰卤 制备工艺 氟化催化剂 氢氟醍 三氯乙酰卤
  • 简介:据《亚洲化学新闻》报道,由于受到聚氯乙烯(PVC)和氯乙烯单体(VCM)价格上涨的支持,亚洲乙烷(EDC)价格今年底将逐渐回升,并将在明年1季度继续走高。亚洲主要生产商和分销商对此判断一致,但对于迷离,各种因素都将发挥作用。

  • 标签: 二氯乙烷 亚洲 聚氯乙烯(PVC) 市场 价格上涨 氯乙烯单体
  • 简介:笔者时引进装置中的EDC精制工艺进行了剖析.时国内已有的EDC精制技改工艺进行了比较,利用Aspen-plus10.2流程模拟软件,结舍实际的化工装置运行情况,初步讨论了几种新的流程设计方案及其节能情况,认为采用双效变压耦舍操作流程是实现乙烷精制节能最为有效的手段。

  • 标签: EDC 精制 节能 工艺包 双效变压
  • 简介:氟乙酰胺是一种具有内吸收作用的高效有机氟杀虫剂。近年来,国内广泛用它作为高毒类杀鼠药。其致毒作用机理是干扰正常的三羧酸循环,主要侵入途径为消化道,人类常因误服中毒,严重者致死。我县1995年8月就发生了一起氟乙酰胺致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氟乙酰胺 死亡 毒作用 严重 正常 误服
  • 简介: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畜禽饲养量不断增多,因饲养环境条件差,管理不善,畜禽误食氟乙酰胺(敌蚜胺、1081)灭鼠毒饵中毒现象时有发生。牛羊等中毒后,发病急,常规解毒药治疗无效,致死率可达100%。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根据其发病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自2002—2004年,共治疗牛羊等畜禽181例,治愈152例,治愈率83.9%。

  • 标签: 畜禽 氟乙酰胺 中毒事件 临床症状 剖检变化 治疗方法
  • 简介:1物理性状氟乙酰胺为有机氟内吸性杀虫剂,又称敌蚜胺、氟素儿、AFL-Fussol、MegatexBaran等,其同类产品有氟乙酸钠(氟醋酸钠)、甘氟(Gliftor).呈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丙酮等,无味、无臭.原粉含氟乙酰胺90%以上,溶液含10%、50%,喷雾液或毒饵含0.2%.主要用于防治棉蚜虫、红蜘蛛及灭鼠等.民间自行配制的毒鼠药:三步倒、一扫光、王中王、邱氏鼠药,均含有氟乙酰胺.因其高毒性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

  • 标签: 氟乙酰胺农药中毒 诊断 鉴别 急救 毒理
  • 简介:氟乙酰胺是一种淘汰的剧毒灭鼠药,但在农村仍有应用,我院由19965年至今,已收治50例氟乙酰胺中毒患儿,现介绍中下。

  • 标签: 氟乙酰胺中毒 诊断 治疗
  • 简介:2005年环氧乙烷在市场需求量增加、流通商人士炒作、生产商拉抬价格的情况下,价格走势强劲,创出了近年来的价格新高,市场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局面.006年环氧乙烷市场仍将看好.影响2006年环氧乙烷市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标签: 市场需求量 环氧乙烷 产销 价格走势 生产商
  • 简介: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进环氧乙烷/乙醇联合装置后,生产与应用才走上快速发展道路。至今,我国已引进10余套环氧乙烷生产装置。2004年全国商品环氧乙烷产能达36.8万吨,商品量为37.5万吨。

  • 标签: 环氧乙烷 20世纪70年代 缺口 供需 2004年 联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