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了交联魔芋聚糖交联魔芋聚糖固化单宁微球的制备条件,进一步研究了新制的吸附剂一交联魔芋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对Sc^3+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时间、pH、温度和Sc^3+的浓度等因素对材料吸附Sc^3+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魔芋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对Sc^3+的吸附在8h左右基本达到平衡,pH低于6.50时,Sc^3+的平衡吸附量随pH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0℃下,在HAc—NaAc介质中,当Sc^3+的质量浓度为50mg/L,pH为6.39时,吸附容量达到886μg/g.

  • 标签: 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固化单宁 钪(Sc3+) 吸附
  • 简介:摘要魔芋聚糖(KGM)是一种中性多糖,长期以来用于食品中的增稠剂和胶凝剂。由于KGM的使用经常涉及胶凝过程,因此KGM的胶凝机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稀水溶液中。本研究以KGM稀释水溶液为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制备KGM水凝胶,并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RD)对KGM水凝胶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稳态荧光(SSF)法研究稀水溶液中KGM的溶胶-凝胶转变机理和脱乙酰动力学。观察KGM溶液的浓度、pH值和温度对脱乙酰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KGM链的去乙酰化在KGM凝胶化的早期阶段起着重要作用,由于KGM超分子在脱乙酰基过程中的氢键位点组合而形成的疏水核心,使得KGM水凝胶中堆积的分子链比纯KGM中的分子链更规则。基于第一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脱乙酰基的活化能(Ea)为83.1 kJ/mol。本文旨在研究天然多糖溶胶-凝胶的相变和在稀水溶液中的凝胶化机理,尤其是在早期凝胶化阶段。

  • 标签: 魔芋葡甘聚糖(KGM) 脱乙酰基 溶胶-凝胶转变 稳态荧光(SSF) 动力学
  • 简介:目的:测定魔芋主要化学成分甘露聚糖的粘度及密度,为其在制剂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度法测定其特性粘度和密度。结果:魔芋甘露聚糖水溶胶的特性粘度高于魔芋精粉水溶胶的特性粘度,密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魔芋甘露聚糖的粘性优于魔芋粉,可以充分利用。

  • 标签: 魔芋 魔芋粉 魔芋葡甘露聚糖 粘度 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魔芋甘露聚糖(KGM)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7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口服魔芋甘露聚糖,对照组36例口服银杏叶片。观察两组药物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在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降脂疗效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该药品对血脂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魔芋甘露聚糖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肯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高脂血症 魔芋葡甘露聚糖 银杏叶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魔芋甘露聚糖(KGM)对肥胖患者的体重指数、血脂、血压、血糖等的影响。方法86例超重及肥胖患者在不改变原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KGM口服,治疗12周后评价对体重指数、血脂、血压、血糖等的影响。结果KGM降低体重指数、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P<0.01)。结论KGM防治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开发前景广阔。

  • 标签: 魔芋 葡甘露聚糖 药理作用 肥胖 肥胖相关疾病
  • 简介:目的:以海藻酸钠、魔芋聚糖共混体系为载体材料,制备黄连素结肠靶向凝胶微球,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性。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载药凝胶微球,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法对微球制备处方进行优化,采用流化床包衣法对微球进行包衣,并对其在人工胃液、小肠液、结肠液中的释药行为进行考察。结果:凝胶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处方为:多糖浓度为2.0%、共混比例为5∶1,加药量为0.5g;最佳包衣工艺处方为:EudragitS100浓度为5%,包衣增重为35%,增塑剂用量为20%,抗粘剂用量为30%。结论:该工艺制得的凝胶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均较高,药物在人工胃液、小肠液中释放少量,在人工结肠液中2h释放完全,具有良好的结肠靶向释药性能。

  • 标签: 海藻酸钠 魔芋葡甘聚糖 结肠靶向 凝胶微球
  • 简介:目的:探讨魔芋甘露聚糖在灰黄霉素片制备中的应用。方法:以魔芋甘露聚糖作为黏合剂,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制备灰黄霉素片,并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所得灰黄霉素片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溶出速度及溶出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质量检查合格。结论:以魔芋甘露聚糖为黏合剂制备的灰黄霉素片崩解完全,溶出度增大。

  • 标签: 魔芋葡甘露聚糖 灰黄霉素片 溶出度 应用
  • 简介:光(热)交联固化性树脂已取得广泛应用。这些固化树脂材料的特征是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药品性及机械强度。固化了的树脂是不溶不融的,通常使用后除去困难。可是,基于不同的用途,有时也希望除去一度交联固化的树脂。作为能够再溶化的光交联固化树脂可以考虑的有:(1)作为基体的高分子和热分解型多官能交联剂的混合物;(2)侧链具有交联基和热分解基的高分子,及(3)具有热分解能的光固化型多官能单体等。本文介绍这些再溶解型光交联固化树脂的最新研究成果。再溶解型光(热)交联固化树脂不仅具备不同于目前已知交联树脂的新机能,也能够减轻固化树脂制品废弃处理的负荷,对环境而言也是一优良的树脂。

  • 标签: 固化树脂 光交联 加工型 热分解 树脂材料 机械强度
  • 简介:摘 要:本研究采用有机硼交联剂,将魔芋交联到PCC表面,制备改性沉淀碳酸钙(MPCC),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本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PCC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魔芋胶用量为1%,有机硼交联剂用量为4%,交联反应温度为50 ℃,交联反应时间为60 min;与未改性PCC相比,MPCC适合制备高强度、高加填量和低定量纸张;其应用性能优于直接添加PCC和相当量魔芋胶、优于直接添加PCC和相当量有机硼。

  • 标签: 沉淀碳酸钙 改性 魔芋胶 有机硼
  • 简介:用壳聚糖交联膜电渗析方法,分离去除Cl-、F-以及AsO-2,并考查了其分离的最佳条件,如槽电压、酸度、浓度等,并通过其对Cl-、F-的分离与目前极具权威的AEM对F-、Cl-分离进行比较看出:两者的分离效果极为相近.所以把壳聚糖交联膜用于工业生产中前景可观.

  • 标签: 离子交换膜 壳聚糖 电渗析
  • 简介:用牛皮制备水解胶原,通过胶原-单宁-醛反应制备胶原固化单宁吸附剂(TICA),并研究了该吸附材料对Pd^2+的吸附特性。实验表明,在pH3.0-4.0范围内,TICA对Pd^2+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能力。当温度为30℃,Pd^2+初始浓度为1.00mmol/L时,平衡吸附量可达到0.67mmol/g。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由动力学方程计算得到的平衡吸附量与实测值,误差在3.5%以内。进一步研究表明,NaNO3对TICA吸附Pd^2+的影响不明显,而NaCl影响显著。

  • 标签: 胶原 单宁 树脂 Pd^2+ 吸附
  • 简介:摘要:对制备好的CGTS膜进行吸附条件研究,分别研究了溶液的PH、吸附剂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的影响,得到最佳吸附条件为:PH5.5,吸附剂投加量0.04g,铜离子浓度200mg/L,吸附温度65℃,吸附时间为3h。

  • 标签: 戊二醛 交联 活性炭/壳聚糖膜 吸附条件
  • 简介:口服是最方便、患者顺应性最高的一种胰岛素给药途径,它可以有效避免因每日注射胰岛素所带来的疼痛、压力和可能引发的感染[1]。但是口服胰岛素从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必须克服一系列的障碍,如胃中酸的破坏及各种酶对胰岛素的代谢[2],这些降解作用将严重降低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同时,胰岛素作为亲水性的生物大分子,其转运通过肠细胞黏膜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3]。

  • 标签: 离子交联法 壳聚糖 胰岛素 纳米粒
  • 简介:近些年来,饲料企业和养殖户越来越重视镰刀菌属霉菌毒素的污染,尤其是玉米赤霉烯酮类霉菌毒素。不同畜种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敏感性差异较大,猪对其最为敏感。但是,饲用谷物一般都存在多种霉菌毒素混合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增加了肉鸡、奶牛等其他畜种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敏感性。通过分析奥特奇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多年来的检测数据发现,中国饲用谷物存在多种霉菌毒素混合污染的现象。其中,饲料的玉米赤霉烯酮类检出率达到93.60%,不同省份检出率略有差异,但均高于87.50%,云贵川和两广地区的饲料样品玉米赤霉烯酮类检出率最高,达到100%和99.06%。玉米副产物仍是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最严重的饲料原料,平均值达到198.49μg/kg。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市场应用证实,酵母细胞壁来源的酯化甘露聚糖(E-GM)可以有效地吸附玉米赤霉烯酮类霉菌毒素,降低养殖过程中玉米赤霉烯酮污染带来的风险,对各畜种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玉米赤霉烯酮 酯化葡甘露聚糖 吸附效果
  • 简介:魔芋与芋头属于同一家族的不同食物。每lOO克魔芋精粉含膳食纤维74.4克,硒350.15微克,比普通芋头中的这两种成分含量高得多。

  • 标签: 魔芋精粉 含膳食纤维 芋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优势与几种交联工艺,并且分析对比了过氧化物化学交联、硅烷交联和辐照交联的性能特点,及其在电力电缆中的应用。

  • 标签: 电线电缆 交联聚乙烯 交联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