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7 个结果
  • 简介:抗药性是物种之间互相对抗求生存的法则,既然某霉菌能分泌抗生素消灭某病菌,那么该病菌若没有对抗之方法岂不就灭种了?所以,病菌自古以来便进化出对抗抗生素的方法,或是改变其细胞壁,或是产生抗生素分解酶。抗生素与病菌的斗争就像是一场生死竞速,物竞天择就是其中规律。

  • 标签: 人类 抗生素 物竞天择 对抗 抗药性 法则
  • 简介: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人们兴修水利,防震抗震等都是为了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灾害给人类尤其是经济带来严重影响,这是人们所厌恶的,但自然灾害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又是不可完全避免的,于是人们提出灾害一般是可以防御的主张。

  • 标签: 灾害经济学 国际减灾十年 守业投入 演化规律
  • 简介:有关艺术的性质及概念问题,艺术理论家们自20世纪60年代围绕杜尚的作品《泉》进行不断的探讨以来,一直没有定论。作为艺术的一种,架上绘画发展到今天,其性质、地位,以及评判标准也与以往大不相同。在当代语境下,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审视架上绘画呢?以此话题为中心和开端,袁佐、马可鲁、马树青及倪军四位艺术家在中间美术馆内展开漫谈。该沙龙谈话活动由袁佐主持,关于架上绘画在当代语境下

  • 标签: 架上绘画 马树青 艺术理论家 杜尚 当代语境 概念问题
  • 简介:你能理解世博会埃及馆内展出的这些国宝吗?距今3000多年的第18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一世金项链、出生于公元前2050年的尼蒙希赫国王和巴克拉蒂女王像、高达2.3米的哈索尔神柱、3件公元2000年前的石雕像以及镇馆之宝的黄金法老面具“法老舍松契二世面具”……

  • 标签: 人类 世博会 公元前 法老 面具 国宝
  • 简介:<正>馮定同志在他写的書和文章中,有好些地方涉及到伦理、道德問題。在馮定同志的道德观中有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所謂“人类感情”論。馮定同志认为:在人与人之間,有一种“根据自然本质而来的”、普遍存在的、共同的“人类感情”,它构成了伦理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基础。他还主张根据“人类感情”来处理道德的继承問題;强調建立家庭中的具有“融洽气氛”的“感情生活”,根据“人的感情”来建立家庭中的伦理关系。本文拟就上述观点作一些初步的剖析。一、以人的生物性来排除人的阶級性

  • 标签: 伦理关系 劳动人民 共同道德 人类 感情生活 人与人
  • 简介: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寿命是不断延长,还是存在一个天然极限?为了调查人类寿命到底有没有天然极限,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家扬·维吉领导的研究小组对“人类死亡率数据库”进行了分析,这个数据库的数据覆盖38个国家。

  • 标签: 人类寿命 上限 遗传学家 爱因斯坦 数据库 医学院
  • 简介:这是一部伟大的宣言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是一片厚植并贡献人类精神的沃土。在文风蔚然,群星闪耀的中国文联第十次、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聆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报告,文风朴实,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谈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总书记情不自禁地感叹:“这是我们民族的宝贝啊!”一语落地,满座潸然。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 标签: 中国作协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国文联 全国代表大会 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学家
  • 简介: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发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不得不开始进行反思。反思中产生了两种主要的生态伦理观,即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这两种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一直处于争论状态。笔者认为,只有汲取二者的合理思想,使其达成一致,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后代人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 标签: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收藏:人类文明的标志王华编者按:本文作者是中国当代有影响的青年收藏家之一。1990年创办了国内首家酒标收藏馆。目前收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酒标5万余枚,并多次学办大型收藏展览,是第一个把收藏论文带到国际讲坛的中国收藏家,被评为中国收藏界十大新闻人物...

  • 标签: 人类文明 火花收藏家 民间收藏 审美意识 《兰亭序》 赵明诚
  • 简介:粮食是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物价的特殊商品。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繁衍,国家兴衰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但是,粮食又是物宝价贱的商品,丰收时粮价低,卖粮难,使种粮人愁眉不展;歉收时粮价涨,涨到城里人心慌慌。总之,粮食不论是丰收还是歉收,都是人们永恒关注的问题。我国是12亿多人口的泱泱大国,利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解决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人口多,耕地少,是不可逆转的。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1世纪20-30年代,我国人口将达15亿,届时人均耕地将下降到0.08公顷,因此,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中国未来的粮食缺口》一文,引

  • 标签: 粮食生产 稳定社会 人均耕地 稳定物价 国家兴衰 农村储粮
  • 简介: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是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史国史是"必修课","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这些论述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 标签: 盛衰兴亡 营养剂 党史工作 中国革命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 清醒剂
  • 简介:公元1714年英国伦敦档案局有关情报机构的帐册中记载,丹尼尔·笛福当年上半年从事情报活动的经费为5000英镑。公元1715年1月11日彼得大帝派遣由修士大司祭列扎伊斯基率领的俄国传道团到达北京。从此,俄国传道团便成为沙俄在中国进行间谍活动的一个重要渠道。公元1717年日本军队参谋本部二部派遣田中义一少佐(后升为陆军大将,曾任日本首相)到俄国西伯利亚地区搜集军事情报。公元1720年我国清朝时期,由于沙俄政府对我国蒙古地区的侵略,清政府暂停了中俄间的通商贸易。沙俄政府派使团到中国谈判,没有结果。这期间,该使团在中国搜集了大量的情报,其中包括北京城墙的高度、厚度等具体情报。使团回国后,其秘书郎克留在北京,明目张胆地进行间谍活动,最后被清政府驱逐出境。公元1723年我国清朝时期,雍正皇帝派石文峰秘密侦察白莲教的活动。要他“处处留心,时时密访。不可妄嘱属员,致令扰民惊众,魁奸得以洞知消息,深藏潜纳,反与事无益。须不露声色,严加伺察,少有风声,即权巧设法,不惜重赏,获首恶”。公元1727年,雍正又告谕田文镜采用派遣间谍的方法,侦察民间宗教组织,指示‘非深人其教者断不能窥测底里”。田文镜派人改装易姓,秘密打人民间...

  • 标签: 人类间谍 史大事记 间谍史
  • 简介:舟曲爆发泥石流后,我们再次听到当地老人的感慨: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迟早要受惩罚(《民主与法制》2010年19期《舟曲:告别桃花源》).人类,每到达一个地方,就拼命地挖掘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用于自身的繁衍。渐渐地,自然资源枯竭,人类无法维持自己的生存,于是又迁往别处,继续自己对自然资源的疯狂利用,

  • 标签: 人类 《民主与法制》 自然规律 自然资源 2010年 矿产资源
  • 简介:回顾人类垃圾处理技术的进步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从远古至今,都是垃圾“督催逼命”般地促进着人类的文明进步。人类首次面临的垃圾危机可以追溯到人类成为定居动物后。远古的人类只需把不再需要的东西随手一丢,当他们睡觉的地方被垃圾围起来时就换一个新地方,去四处狩猎或发现能耕种和充饥的东西。即使到了定居时代,因为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还是太少太少,就是不停地因垃圾威胁所迫不断地搬迁,也不会感到生存空间的窘迫。

  • 标签: 垃圾处理技术 人类文明 地球 搬迁 狩猎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