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比较分析采用颅骨钻孔和传统开颅手术进行硬膜外血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硬膜外血肿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n=35)和B组(n=35)。A组采用颅骨钻孔术治疗,B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硬膜外血肿的具体疗效。结果A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值均优于B组(P<0.05);而A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颅骨钻孔术进行硬膜外血肿治疗的疗效优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颅骨钻孔 传统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6例)和实验组(26例),观察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实验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水平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创伤合并恶性颅内高压效果更佳,不仅可提高颅内血肿及坏死组织的清除效果,还能降低颅内压水平,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 传统开颅手术 颅脑创伤 颅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脑出血锁孔入路显微手术传统开颅手术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接收的110例脑出血病人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5例。参照组病人选择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则是对其实施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手术信息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实验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病人的不良反应情况也优于参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观察组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系统损伤评分、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0%显著低于对照组40.00%,神经系统损伤评分、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神经系统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骨窗开颅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实验组(37例,应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和对照组(37例,应用传统手术)。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脑梗死以及肺部感染等)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致残率以及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脑梗死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传统手术,具有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小骨窗开颅 传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手术传统开颅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脑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手术时间(1.5±0.3)h、住院时间(13.3±3.0)h、术中出血量(44.9±4.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30例,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为26.7%,观察组30例,1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几率为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传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74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通过双盲随机法 分为对照组( 37 例:传统手术 )与实验组( 37 例:小骨窗开颅手术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切口长度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数据差异明显( P<0.05)。实验组患者 术后 3 个月复诊 治疗总有效率( 97.29% )比对照组高, 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 。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手术 传统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anibot智能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开颅手术中应用的精确性、效率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和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联合研发的Cranibot智能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分别进行3种实验对象的随机分组对照实验研究,包括8个3D打印的PVC颅骨模型、5只家猪离体头颅、5只在体巴马小型猪头颅。每种实验对象对称选择左、右侧各2个部位进行钻孔开颅,每个部位钻孔4个,形成一个方形骨瓣;随机选择头颅一侧的1个部位开颅为实验组,另一侧对称的部位开颅为对照组。实验组由机器人进行开颅,对照组由同一组操作者进行开颅。分别观察和测定两组的钻孔位置误差、开颅用时及组织损伤发生率。结果颅骨模型实验中,实验组的开颅钻孔位置误差和开颅用时分别为(1.87±0.66)mm、(6.64±1.15)min;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分别为(3.14±0.73)mm、(8.06±1.10)min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猪离体头颅实验中,实验组的开颅钻孔位置误差和开颅用时分别为(3.13±0.35)mm、(7.79±1.21)min,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分别为(3.83±0.42)mm、(9.05±1.1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体小型猪头颅实验中,实验组的开颅钻孔位置误差和开颅用时分别为(3.26±0.51)mm、(11.83±0.92)min;对照组的相应指标分别为(4.39±0.75)mm、(26.10±1.6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总的组织损伤发生率为5.6%(2/36),对照组总的组织损伤发生率为16.7%(6/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anibot智能开颅手术机器人系统能够提高开颅手术的精确性和效率性,但在安全性方面的验证需要进一步大样本的研究。

  • 标签: 机器人 神经外科手术 人机系统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和小骨窗微创开颅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采用的治疗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n=15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15例)采用小骨窗微创开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情况、Barthel指数、SSS评分方面,具有可比性。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的疗效更佳,其能够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情况,值得推荐。

  • 标签: 传统开颅手术 小骨窗微创开颅 高血压脑出血 疗效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超早期微创手术传统开颅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肿体积和水肿面积。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水肿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血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超早期微创手术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水肿和血肿,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对比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使用超早期微创手术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5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接受超早期微创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水肿面积和血肿体积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就水肿面积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血肿体积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超早期微创手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脑部的水肿和血肿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手术 疗效对比
  • 简介:神经梅毒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较高。我院收治神经梅毒1例,其术前影像表现提示肿瘤病变,术前被诊断为胶质瘤,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神经梅毒。本文就此病例的诊疗过程进行讨论。

  • 标签: 神经梅毒 临床表现 手术 病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开颅手术切除巨大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2007年12月到2011年8月开颅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患者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9例。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32个月,次全切除9例中,7例复发,予以伽玛刀治疗。结论合理的手术入路、良好的术野暴露、熟悉鞍区的微血管分布、术中重视对重要结构的保护、娴熟的显微手术技术是减少术中损伤,提高巨大垂体腺瘤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颅入路 显微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开颅术后癫痫的发作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发作类型多为局限性抽搐,也有癫痫大发作,甚至癫痫持续状态。其发作原因大多为术后脑水肿、颅内出血、残余肿瘤、病灶、脑皮质损伤、异物刺激、术区脑胶质增生、硬膜下积液等。病灶偏良性,病程较长者比病灶恶性程度高者更易发生癫痫。针灸治疗癫痫的效果良好。

  • 标签: 开颅手术 并发症 癫痫 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传统开颅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比。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脑外科治疗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意识清醒率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更佳,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采用传统开颅与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医院接收的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研究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均较少,而血肿清除率较高(P<0.05);研究组预后良好率较高(P<0.05)。结论高血压深部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利于血肿彻底清除,总体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血压深部脑出血 传统开颅 神经内镜下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传统开颅术,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价值。方法:2021年2月-2022年2月纳入的100例均是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小骨窗微创开颅术效果确切,可减少失血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开颅术 小骨窗微创开颅术 高血压脑出血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开颅手术的实施与微创手术的应用情况以及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 被选择配合本研究开展的患者共 90 例,患者入院治疗病因均为高血压脑出血,入院实施手术治疗时间均处于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为配合研究开展,将其随机分两组,分别实施开颅治疗(对照组)和微创介入治疗(研究组),对比患者术后卒中、发热、死亡的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术后 5 天以及 30 天 卒中评分量表( NIHSS ) 评分对比来看,研究组均较低, 术后 发热情况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对比,研究组低, 术后 住院时间对比,研究组少 ( P< 0.05)。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引入先进的微创介入术对于患者脑出血情况的缓解以及治疗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促进效果,患者术后康复质量有明显提升 。

  • 标签: 微创介入术 开颅手术 高血压 脑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