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70Kv结合迭代算法(SAFIRE算法)在头颈部CTA双低剂量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50例,A组、B组均采用固定管电压,分别是120Kv、70Kv,管电流采用CAREDose4D技术自动管电流调节螺旋扫描,所得图像A组使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使用迭代算法重建(SAFIRE3),得到两组图像,分别测量上腔静脉、右锁骨下静脉、主动脉弓、左右颈总动脉及左右大脑中动脉血管腔内CT值、容积CT剂量指数CTDlvol(mGy)和剂量长度乘积DLP(mGy*cm)和对比剂量。结果B组对比剂用量仅为A组的50%;两组静脉血管腔内对比剂残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动脉血管腔内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质量主观、客观评价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Kv结合SAFIRE3算法确保图像质量下在头颈部CTA检查中能明显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动脉 静脉,SAFIRE算法 对比剂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64排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60例疑诊为副鼻窦炎的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固定管电压120kV,管电流分别设置100mAs(A组)、50mAs(B组)及20mAs(C组),获取2mm层厚的轴位图像(标准算法和骨加算法)及0.625mm层厚的冠状位图像。比较三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价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结果三组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较A组,B、C两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降低了50%及80%。结论儿童副鼻窦64排CT扫描低剂量可以获得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信息,因而能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儿童 副鼻窦 低剂量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9月来我院检查肺部小结节的2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首次检查采用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3个月以后复查时采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按方法分为常规剂量CT组和低剂量CT扫描组,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剂量组检查出结节243个,低剂量组检查出241个,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权重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方面,低剂量组的指数更低,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扫描肺部小结节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低剂量 薄层CT扫描 肺部小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9月来我院检查肺部小结节的21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首次检查采用常规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3个月以后复查时采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按方法分为常规剂量CT组和低剂量CT扫描组,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常规剂量组检查出结节243个,低剂量组检查出241个,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权重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方面,低剂量组的指数更低,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扫描肺部小结节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低剂量 薄层CT扫描 肺部小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 CT胸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检查的病变检出率及 图像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 2015年 5 月至 2018 年 1月期间 819 例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一般资料和常规剂量低剂量 CT胸部平扫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多层螺旋 CT胸部 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扫描在病变检出率及 图像质量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低剂量 CT扫描可取代常规剂量 CT扫描,作为胸部健康体检的常规检查。

  • 标签: 多层螺旋 CT 低剂量 常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结节患者84例,将其分为试验组(n=42)及对照组(n=42),试验组患者行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剂量扫描,研究两组患者诊断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结节大小及个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毛刺征、分页征、钙化征、空泡征、支气管征、胸膜粘连征及密度不均匀灶等形态学特征,两组患者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剂量扫描的辐射性较对照组的常规剂量相比显著降低,且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诊断肺结节患者,产生的辐射较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胸部扫描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临床中应用于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肺部小结节扫描的388例患者,在第一次检查的时候均行常规剂量CT扫描,第二次复查的时候则行低剂量CT扫描,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结节检出率以及辐射剂量。结果结节检出率常规剂量检查出结节数与低剂量薄层CT扫描检查出结节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除形态学扫描结果,低剂量CT扫描方式剂量长度乘积、权重CT剂量指数明显低于常规剂量CT扫描,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肺部小结节患者,在临床中行低剂量薄层CT扫描效果理想,敏感性较高,而且辐射剂量较低,更能够被接受以及认可,应当推广以及普遍应用,价值可观。

  • 标签: 低剂量薄层CT扫描 肺部小结节 常规剂量CT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检查的100例肺结核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剂量胸部扫描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检查均符合临床诊断要求,能够清晰显示患者肺内病变情况,其中观察组有3例图像表现存在部分模糊的现象,通过分析其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未完全屏气所致,但其不会影响临床诊断的结果(P>0.05);两组患者共有91例清晰显示纵膈内血管间隙或淋巴结,其中对照组有6例显示较模糊的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界,观察组有3例显示较模糊的血管间隙或淋巴结边界,但是均不会造成诊断结果的影响(P>0.05);另外,观察组扫描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检查诊断肺结核的准确率高,其不仅安全可靠,且能够减少患者辐射伤害,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因此,该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CT 低剂量 64排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行CT检查发现肺结节患者60例,46例患者病情确诊,选择GEDiscoveryCT750HD扫描仪,行常规CT扫描低剂量扫描,选择GEAW4.6工作站进行图像的处理分析,观察两种诊断方式扫描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情况,对比不同剂量扫描肺结节直径。结果在肺结节形态方面,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形态学特征方面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肺结节直径方面,常规剂量扫描低剂量扫描肺结节直径分别(11.3±6.5)mm、(11.2±6.3)mm,两种诊断方式肺结节直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诊断方面诊断价值相近,可行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低剂量扫描 肺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低管电流(17mAs)设置下,管电压及是否自动控制设置对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行低剂量胸部CT检查的患者180例,根据检查时参数设置的不同分为4组。对所有扫描图像采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比较4组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4组肺窗、纵隔窗IMR图像评分,IMR图像的SNR及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肺窗、纵隔窗IMR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C组,C组高于D组(P<0.05);A、B、C、D组IMR图像的SNR值依次降低,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辐射剂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最高,D组最低,与其余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电流17mAs时,采用管电压100kV、自动曝光控制扫描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较低。

  • 标签: 多参数设置 低剂量胸部CT扫描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CT扫描技术对肺恶性肿瘤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肺恶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两种方法检查,即常规剂量CT扫描低剂量CT扫描,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低剂量CT扫描定性诊断肺癌、肺转移癌及肉芽肿性病变的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CT扫描组织分型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CT扫描病理分期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基础检查肺恶性肿瘤与常规剂量CT扫描结果相近,而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安全性更具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剂量CT扫描 常规剂量CT扫描 肺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共50名,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为25例,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发射剂量、CT图像评分。结果观察组多层螺旋CT低剂量发射剂量小于对照组(1.76±0.134.97±0.31)mSv,差异值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CT图像评分与对照组无太大差距(5.22±0.64VS5.12±0.32)分,差异值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技术先相比,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发射剂量不仅小,利于减少机器对患者身体的辐射,而且CT图像评分与CT常规剂量技术毫无太大图像质量问题,该扫描方式具有独特的临床优势,只等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肝癌 多层螺旋CT低剂量 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 腹部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肺结核复查中应用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院复查的216例肺结核患者分配到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108例患者行常规剂量胸部CT扫描低剂量组108例行低剂量CT扫描,对比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CT扫描的疗效效果与图像质量。结果常规剂量组与低剂量组肺窗薄层多平面重建图像质量、扫描肺窗图像质量、软组织窗图像质量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有效剂量剂量长度值、CT容积剂量指数指标低于常规剂量组,对两组进行计量值进行记录。结论肺结核复查中应用多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能够获得与常规剂量扫描相近的肺窗图像质量,又能够减少胸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提高了肺结核复查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临床怀疑肝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常规剂量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进行图像质量比较以及放射剂量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放射剂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在图像质量评分与噪声值上则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不会影响肝癌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低剂量扫描可减少放射剂量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肝癌 腹部扫描 低剂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内80例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多层螺旋CT胸部常规剂量扫描)和观察组(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分别检查后观察其征象并分析其价值。结果两组检查的各个征象,即空洞、钙化、分叶征、毛刺征等占比情况均相近,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常规扫描的价值无差异,但前者明显可降低辐射剂量,故而值得优先选择应用。

  • 标签: 肺结节 多层螺旋CT 低剂量扫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多参数设置对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某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36例低剂量胸部CT筛查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志愿者分为A、B、C、D四组,每组志愿者各34例,比较四组志愿者的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A、B、C、D四组志愿者的肺窗的IMR和iDose重建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图像质量均高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效剂量最高,D组的有效剂量最低,B组和C组的有效剂量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参数设置对低剂量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将管电流和管电压分别设置为17mAs、100kv,并采用自动曝光控制设置扫描和IMR重建方式能够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

  • 标签: 多参数设置 胸部 CT扫描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肺结节疾病使用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与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整理我院多层螺旋CT胸部扫描检查的80例患者,均收治于2013年5月—2017年8月,其中常规剂量扫描的40例为对照组,低剂量扫描的40例为观察组,回顾分析不同扫描方法对应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肺结节病变相关影像资料表现检出率方面差异性较小(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发生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节采用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具有可行性,在鉴别诊断中能够取得与常规扫描剂量同等的诊断效果,扫描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低剂量扫描 肺结节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