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假性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假性麻痹患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系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显效84例(70%),有效24例(20%),无效12例(10%),总效率为90%。结论我科对假性麻痹所致吞咽障碍的患者经过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及饮食训练后吞咽功能明显恢复,增强患者自我生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实施在脑卒中患者假性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我院脑卒中假性麻痹致吞咽障碍100例患者为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治疗时实施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滕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分、总有效率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假性麻痹致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综合康复疗法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假性麻痹所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60例,通过随机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仅是76.67%,观察组则高达93.33%,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结论在脑卒中后假性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中使用吞咽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法,疗效非常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吞咽治疗仪 联合针灸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假性延髓麻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4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心理护理,实施针对性功能训练,加强吞咽方法和吞咽肌群舌肌、喉肌、咀嚼肌运动训练及吞咽反射训练,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观察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结果64例患者经过7~10d治疗与康复护理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对吞咽障碍程度进行疗效评定,29例恢复至1级,32例2级,3例3级,训练过程中发生轻微饮食呛咳共230次,无严重误吸等意外事件,出院前全部患者均能经口正常进食,康复效果满意。结论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至关重要。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假性延髓麻痹 吞咽障碍
  • 简介:中文摘要目的对近年来部分针刺对于治疗外展神经麻痹的近况进行文献综述,了解针刺对于展神经麻痹的治疗近况。方法按照针刺疗法、针刺加点按、针刺加滞针动法、针刺配合电针、电针加穴位注射、电针加理疗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刺加滞针动法和电针加理疗效果显著,除此之外,电针加穴位注射也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中文外展神经麻痹 针刺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展神经麻痹的病因、治疗方法、效果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断为外展神经麻痹的47例患者。结果外展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有糖尿病性外周神经麻痹(26%);非特异性炎症(17%)。结论外展神经麻痹病因多样且复杂。

  • 标签: 眼肌麻痹 外展神经疾病 外展神经麻痹
  • 简介:[目的]探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中医针刺(主穴:健侧合谷穴及患侧颊车、太冲、牵正、地仓、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治疗,两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良好。

  • 标签: 针灸疗法 面瘫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搜集本神经科室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动眼神经麻痹的2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4例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颅脑CT或MRI检查,15例临床高度怀疑为颅内动脉瘤者行DSA检查,5例做神经传导速度,4例进行腰穿检查,针对不同的病因诊断进行相应处理。分析其病因组成、临床表现、早期行DSA检查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结果24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中7例(30.8%)是由糖尿病引起,为首要致病原因;6例(25.0%)为颅内动脉瘤引起,为第二致病原因;再次分别为脑干缺血性血管病5例(19.2%)、结核性脑膜炎1例(3.8%);其它病因包括痛性眼肌麻痹脑桥海绵状血管瘤1例,4例患者不能明确病因。依据出院时眼肌麻痹的恢复情况可分为治愈3例(12.5%),好转15例(62.5%),无效6例(24%)。结论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复杂多样,有些甚至危及生命,需仔细鉴别,及早明确诊断,并且仍需临床资料的不断积累才能确定各种病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动眼神经麻痹 动脉瘤病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针刺治疗当中,患者治疗时机的不同对治疗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期间收治的68例患有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针刺治疗,我院根据患者病程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早期组患者需要在发病7日内接受针刺治疗,而晚期组患者则是在发病后7d后接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晚期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针刺治疗时机选择当中,患者在早期接受针刺治疗的效果相对更好。

  • 标签: 面神经 周围性 麻痹 时机 针刺
  • 简介:美国著名街头球场一览1.洛克公园球场(RuckerBasketballCourts)纽约市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林荫大道155号,被称为“美国街圣地”、“娱乐篮球经典之家”,张伯伦、欧文、科比、拜伦·戴维斯、阿尔斯通、拉里·威廉姆斯等大名鼎鼎的球星皆出身于此。美国黑人篮球梦想的起源地。2.富兰克林公园(FranklinPark)芝加哥第15大街西4320号。芝加哥是街的天堂,奥斯丁公园就在它的西面,福斯特公园、弗恩伍德公园在其南面。

  • 标签: 科比 林荫大道 街头篮球 阿尔斯通 街西 威廉姆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例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原因及解决措施。方法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结果明显减低(≤50×109/L)标本256例,进行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对其中涂片结果和分析仪计数结果明显不符以及临床无出血体征的64例患者再次采血进行手工法计数、末梢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和枸橼酸钠抗凝血进行分析仪血细胞计数等方法复检。结果64例患者在复检时手工法和枸橼酸钠抗凝法血小板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与EDTA抗凝结果差异明显。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存在着无法避免的干扰因素,尤其是在计数血小板时有可能会存在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现象,应进行手工复检,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防止误诊。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计数 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1例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对此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饭后服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的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在经过对症诊断和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对EDTA抗凝剂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患者实施临床诊断和治疗时,通过对其进行详细的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诊治效果,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 标签: EDTA抗凝剂 血小板 假性减少
  • 简介:[摘要]介绍刘国安主任治疗震颤麻痹的经验,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痰为致病之标。故治疗标本同治,在临床上用虫类药取其息风定颤,搜风通络之功。

  • 标签: []震颤麻痹 名医经验 刘国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起病的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与病因。方法收集126例急性眼肌麻痹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因。结果动眼神经受累68例,外展神经麻痹47例,滑车神经麻痹11例;其中病因以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最为常见(63例),其他病因包括脑干梗死、重症肌无力、动脉硬化缺血性眼肌麻痹、痛性眼肌麻痹、带状疱疹感染所致、垂体瘤、后交通动脉瘤、上颌窦多发囊肿等。结论引起急性眼肌麻痹的原因复杂,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全身疾病,以及详细的辅助检查,才能有效的确诊病因,指导下一步治疗。

  • 标签: 急性眼肌麻痹 临床特点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震颤麻痹患者36例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效果。结果36例震颤麻痹患者经2个疗程的治疗,显效12例(33%);有效19例(53%);无效5例14%,总有效率为86%。结论头针与体针结合,标本兼治,达到补肾益肝,抗衰除颤的目的。

  • 标签: 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 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