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

/ 2

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效果

戴文敏王瑄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科室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确诊为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住院患者6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统计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和数据统计,发现相比于西药治疗,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效果更加显著。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效果肯定,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关键词:中风假性球麻痹;针灸;中药;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explorethetherapeuticeffec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binedwithacupunctureonApoplecticPseudobulbarpalsy.Methods:theresearchobjectisselectedinourdepartmentfromJanuary2012toDecember2012werediagnosedasstrokepseudobulbarpalsyin64cases,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comparedandanalyzedbystatisticalmethod.Results:throughclinicalobservationanddatastatistics,itwasfoundthatcomparedwithwesternmedicinetreatmen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binedwithacupuncturetreatmentofApoplecticPseudobulbarPalsywasmoreeffective.Conclusi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binedwithacupuncturetreatmentofApoplecticPseudobulbarParalysis,theeffectispositive,shouldbeactivelypromotedinclinicalpractice.

Keywords:pseudobulbarpalsy;acupuncture;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reatment

作为一种常见的中风病并发症,假性球麻痹又称为假性延髓麻痹,多见于双侧皮质脑干束受大脑半球梗死损害所导致的脑中风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咽部感觉丧失、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和咽反射消失等,其危害性较大,常常因营养不良或者继发肺部感染而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药物治疗方法,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发现以中药配合针灸治疗该类疾病具有非常积极的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经确诊为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住院患者64例,其中男42例,女22例。按男女相同数量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的平均年龄为48~76岁,病程9d~0.5年,其中急性期患者22例,恢复期14例,两侧同时梗塞9例,先后梗塞16例,其他梗塞7例。而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49~73岁,病程8d~0.5年,其中急性期患者23例,恢复期13例,两侧同时梗塞8例,先后梗塞16例,其他梗塞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和年龄无明显的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治疗方法

对于西药的脑卒常规治疗方法基本一致,让对照组的患者口服或者鼻饲雅伴片,连续用药两个疗程,每个疗程15天,每天用药三次,每次用量30Mg[1]。对于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配合针灸的方法,中药的使用主要本着活瘀化痰和醒脑利窍的原则,配方组成如下:半夏、白芥子、陈皮、郁金、菖蒲、远志、川穹和桃仁各10g,海浮石和丹参各15g,广木香6g,水蛭9g,胆南星5g。如果遇到患者痰热,还可以添加少许的竹沥汁,痰湿加少许的制附子。在针灸时,主要选取内关、风池、三交阴丰隆、金津、玉液、廉泉和双侧合谷,和中药使用目标相似,施针本着“醒脑开窍”的原则,历时两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0天。

二、治疗效果分析

1疗效标准

参照日本洼田氏的饮水试验的相关标准[2]:总积分在24分以上或增分大于12分者为愈全,增分大于8分为显效,增分大于4分为有效,增分小于4分为无效。根据洼田氏的饮水试验的相关标准,对于愈全和显效者的吞咽障碍基本消失,对于有效者的吞咽障碍在总体上得到了基本改善,对无效者来说则是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属于治疗上的不成功。

2统计方法

统计数据结果采用spss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以均差和标准差相结合()来表示,组间和组内前后数据库分别采用t检验和配对t检验,相关的统计分析和处理如下:

3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别针对治疗组和观察对照组的总体疗效、语言和吞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3.1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相对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使用中药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而且中药配合针灸的方法在治疗上的副作用也更小,甚至不会产生药物副作用,两组数据经检验分析[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3.2治疗前后两组语言改善情况分析

使用中药配合针灸的治疗组,对患者的语言改善更为明显,与西药治疗对照组的差异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治疗前后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分析

使用中药配合针灸的治疗组,对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更为明显,与西药治疗对照组的差异比较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作为中风病常见并发症的假性球麻痹,常常会导致的吞咽功能障碍而导致营养不良,有时候还会引起吸入性肺炎,造成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对该疾病的临床治疗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极具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过去一年治疗该类疾病的实践总结,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发现使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效果显著,不论是总体的治疗效果,还是针对吞咽障碍和语言障碍的改善,该治疗方法的效果都明显好于使用口服或者鼻饲雅伴片的治疗方法。就中医的角度来说,因中风导致的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或者其他相关疾病,笔者认为究其病机多是因为经络瘀滞不通,通过中药配合针灸的方法来活瘀化痰和醒脑利窍,效果显著,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的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金茹.针刺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30例[J].北京中医2004年2月第23卷第1期,41~42.

[2]卫建华.舌咽针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2年1月第7第期.95~96

[3]钱仁义.中风假性球麻痹的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学报.2012年4月第7第2期.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