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与其他人处于共犯关系(共同正犯、教唆犯或者帮助犯)的人,除了对自己的参与行为负责外,也要对其他共犯人所实施的参与行为承担责任。这是共犯责任的原则。那么,在中途加入共犯关系,或者从中退出的人的责任又是怎样的呢?他是否要对自己加入之前或者退出之后其他共犯人实施的参与行为负责呢?其界限又在哪里呢?

  • 标签: SEPARATION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LICITY
  • 简介:关于共犯关系的脱离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因果关系切断说作为脱离标准的通说应当得到认可,并适当以规范加以缓和。文章以因果关系切断说为切入,根据不同犯罪阶段分别判断共犯关系脱离的成立条件及相应的法律后果,提出在着手前依照犯罪预备、着手后依照犯罪未遂进行处罚的建议。

  • 标签: 共同犯罪 因果关系 处罚 脱离
  • 简介:"密切关系人"参与受贿时共犯罪责的认定,属于共犯与身份的竞合,在具体认定时应坚持违法共犯论、共犯从属性及正犯中心主义的基本立场。在"密切关系人"对国家工作人员受贿加功的场合,"密切关系人"应按受贿罪的共犯定罪处罚;在国家工作人员对"密切关系人"受贿加功的场合,应认定国家工作人员为受贿罪的正犯,"密切关系人"为受贿罪的共犯,在处罚上按各自的责任要素单独判断;在国家工作人员与"密切关系人"共同实施受贿的场合,属于想象竞合犯,应按"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具体认定各主体的责任;在国家工作人员对"密切关系人"受贿事后认可的场合,属于对法益侵害结果的认可,将国家工作人员的这种认可行为评价为受贿罪缺乏责任基础。

  • 标签: 密切关系人 共同受贿 违法共犯论 共犯从属性 正犯中心主义
  • 简介:非同案共犯的陈述是被告人供述抑或是证人证言,不仅会影响被告人的实体权利,且实践中认定不一致也会与法律的统一性相悖。文章通过对证言说和供述说的介绍及对证言说在域外实践的分析,进而立足于我国当前的状况,认为将非同案犯陈述认定为被告人供述符合证据分类的逻辑、更有利于妥帖保护被告人的法定权利,同时利于避免冤案的发生。

  • 标签: 非同案共犯 被告人供述 证人证言 禁止强迫自证其罪
  • 简介:“所谓片面共犯,指行为人单方面有与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故意,并与之共同实施犯罪,但他人不知情的情况。”在我国,如何处理片面共犯得到了刑法学界的长期关注,学者们对片面共犯是否属于共同犯罪、片面共犯的存在范围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本文首先对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以及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立法规定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对德日刑法关于片面共犯的主流理论学说以及我国学界对片面共犯的认识进行梳理和评析;最后,在我国刑法语境下提出解决片面共犯问题的策略。

  • 标签: 片面共犯 行为人 否定论 共同犯罪 利用 立法规定
  • 简介:摘要我国当前的《刑法》中对共同犯罪的规定往往仅限于“共同故意犯罪”,一般条件下,共同的过失犯罪是不会用共同犯罪同论的。不过目前不少人将“共同故意犯罪”局限于故意犯中,造成了实际运用中的很多问题。因此,“共同故意犯罪”更宜理解为“共同故意实行犯罪”,并在实际的刑法运用中,“共同故意犯罪”也不应仅限于故意犯,而更应该扩大到非纯粹过失犯也可成立共犯。本文首先分析了《刑法》中的纯粹过失犯与非纯粹过失犯,并详细阐述了非纯粹过失犯中的共犯成立理论依据。最后探讨了《刑法》中非纯粹过失犯的共犯成立的一些问题。

  • 标签: 《刑法》 非纯粹过失犯 共犯成立
  • 简介:大陆法系国家的共犯体系大体可分为正犯共犯区分制和单一制。二元区分制以分工分类为标准,将共犯人分为正犯、共犯和教唆犯三类,正犯居于核心地位,共犯从属于正犯。单一正犯体系则在不法层面放弃对正犯和共犯的区分,所有参与人同为正犯,以各自的罪责程度处罚共同犯罪人,正犯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

  • 标签: 共犯 体系 主从犯 大陆法系国家 共同犯罪人 单一制
  • 简介:学界关于我国的共犯体系究竟是单一制、区分制还是双层区分制聚讼不已。然而,单一制和区分制与我国的共犯体系并不契合。双层区分制提倡的"分工决定定罪,作用决定量刑"是个伪命题。我国的共犯体系为主从犯特殊区分制,这种划分在定罪层面上放弃对共犯人的分类,在量刑层面上按作用标准将共犯人分为主犯和从犯,共犯人的参与形式,可以成为衡量作用程度的辅助标准。

  • 标签: 二元区分制 单一正犯体系 双层区分制 主从犯特殊区分制
  • 简介:共犯学说中,“区分共犯制”并不符合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不应当被视为“共犯正犯化”的立法表现,而应作为“从犯主犯化”对待。单一正犯制在坚持法益保护以及行为主义刑法的基础上,应当将共犯的“从属性”理解为仅对剥离价值评价事实的联动。对网络犯罪帮助行为的刑法规制并非仅限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证明责任相对降低的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应当得到足够重视。

  • 标签: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从犯主犯化 从属性 共犯责任
  • 简介:网络犯罪的不断蔓延趋势引发了人们关于网络安全的担忧,"共犯正犯化"立法模式的扩张正是社会要求周延保护法益的结果。但是,"共犯正犯化"赖以存在的理论根基包括共犯独立性说、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以及积极的一般预防理论都有着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与缺陷,导致"共犯正犯化"在逻辑体系上难以获得正当性。共犯的成立并不需要事前的犯意联络,片面共犯亦应成立共犯;对于正犯与主犯也不能按照实质客观说加以混同,而是应当立足我国刑法规定严格加以区分。

  • 标签: 网络犯罪 共犯正犯化 共犯独立性 片面共犯 形式客观说
  • 简介: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不分离。——华罗庚【题目】第1题把一个正方体纸盒沿着它的几条棱拆开(剪断),可以使它完全展开在平面上,得到一个平面图形。

  • 标签: 等量关系 重合 平面图形 数形结合 几何代数 正方体
  • 简介:1当那个女人甫一出现在她视线里的时候,林薇就后悔了。隔着落地窗户,她啜了一口咖啡,有点苦,落杯的手指微微痉挛,不由自主。她知道自己可能要失败了。

  • 标签: 中国 当代文学 小说 《待婚关系》
  • 简介:定语从句是中考每年必考的知识点,从近几年的趋势来看,其考点设置由仅考查关系代词逐渐向考查大家能否区分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发展.在本文中,笔者就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应该何时选用关系代词,何时选用关系副词.

  • 标签: 关系代词 关系副词 定语从句 考点设置 知识点 中考
  • 简介:这是你表妹,有人对裘一峰这么说。其实他早就注意到这个女人了,在外婆的遗体被抬起来,准备塞进殡仪馆的运尸车时,她哭得最凶。突然爆发出来的一声大哭,类似惨叫,估计被吓着的,不止一峰一个。

  • 标签: 亲戚关系 殡仪馆 遗体
  • 简介:摘要针对我国目前医疗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我在此分析了一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同样也明确了医患沟通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我校临床医学系在教学改革中的切实做法,更作为我身为一名临床医学生来说的即将面临的问题,同我的同学们和伙伴们探讨如何加强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从而为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改善医疗环境提供了新的观点角度。

  • 标签: 教育改革 医患沟通 医学生 医疗环境
  • 简介:摘要我们和日本人的关系是复杂的,古代的中国曾是强大的帝国,吸引了日本的眼球,漂洋过海前来拜师学习;但是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精明的日本又把目光投向了更先进的欧美,一旦强大就反过来欺负曾经的老师;此外,由于日方的右翼势力不断挑衅,使我们又不能抛弃旧日的仇恨。一有风吹草动就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日本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是一个正常的国家。平等和相互尊重主权是处理中日关系的要旨之一。

  • 标签: 中国日本关系
  • 简介:案例中老师提到的“不知道如何恰当处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把控不好自己与孩子的距离”。其实这个问题恰恰是每一个刚走上幼教岗位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支几个小招:

  • 标签: 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 教育方法 幼儿园
  • 简介:下午第一节课是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下了“道歉”两个字,然后开始讲道歉的意义。道歉谁不会呀,不就是“对不起”“原谅我”吗?这太简单了!米弯弯把一个纸条粘在了坐在前面的朱奇奇的后背上。坐在另一侧的金刚,急得猴子似的站起来探头探脑。“你到底写的什么呀?”金刚忍不住小声问米弯弯。

  • 标签: 品德与社会课 “道歉” “对不起” 金刚 老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