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念珠菌是人体常见的机会性致病菌,在社会进步、医疗手段提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临床上致病真菌耐药性日趋严重,亟需研发新的抗真菌药物。分泌天冬氨酸蛋白在多种致病性念珠菌中都有发现,不仅参与念珠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其耐药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该的抑制剂有望发展成为新型抗真菌药物,解决目前抗真菌治疗的难点。

  • 标签: 念珠菌属 抗真菌药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 简介:天冬氨酸蛋白是主要的蛋白水解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中。近年来,对植物天冬氨酸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研究有了一些进展。本文简要总结了植物天冬氨酸蛋白的结构,典型的植物天冬氨酸蛋白的加工产生成熟过程,植物天冬氨酸蛋白在植物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种子萌发、有性生殖过程及植物衰老等方面的功能。

  • 标签: 天冬氨酸蛋白酶 结构与分类 加工机制 胁迫反应 有性生殖与衰老
  • 简介:目的探讨白假丝酵母菌分泌天冬氨酸蛋白(SAP)与重症婴幼儿龋(S-ECC)的相关性。方法以S-ECC患儿和无龋儿童口腔内的白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菌株共40株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YNB-BSA琼脂平板法及以牛血清白蛋白为底物配合四甲基偶氮唑盐法对比测定SAP蛋白活力,比较两组间SAP水平的差异;并分析SAP水平与25SrDNA基因分的相关性。结果全部白假丝酵母菌菌株均表现为SAP蛋白阳性,且两种检测方法均显示S-ECC组的SAP蛋白水平(0.36±0.03、1.59±0.92)高于无龋组者(0.39±0.05、0.79±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P〈0.001);40株白假丝酵母菌25SrDNA基因分为A、B、C三,B仅在S-ECC组出现,S-ECC组白假丝酵母菌A、B、C三的SAP蛋白活力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P=0.492)。结论白假丝酵母菌SAP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S-ECC的进展密切相关;但其活力高低与25SrDNA基因分并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婴幼儿龋
  • 简介:摘要蛋白质-L-异天冬氨酸(D-天冬氨酸)-甲基转移(PCMT1)是一种修复,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可以催化异构化的天冬氨酸残基转化为正常结构。PCMT1具有双重细胞功能,可作为RNA高甲基化和转录辅因子,参与信号转导和转录调控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PCMT1基因的多态性亦与多种疾病有关。PCMT1可抑制神经元细胞和心肌细胞凋亡,参与调节代谢,并且与胚胎发育和衰老相关。此外,PCMT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多种肿瘤性疾病的不利预后因素,其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协助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调节肿瘤血管的生成,并且可促进耐药性的产生。未来PCMT1可能作为若干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蛋白质-L-异天冬氨酸(D-天冬氨酸)-甲基转移酶 异天冬氨酸 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构建白假丝酵母菌天冬氨酸蛋白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AP2.为以其作为基因疫苗进行免疫动物实验奠定物质基础。方法从白假丝酵母菌中提取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采用聚合链反应(PCR)法获取SAP2基因,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C和SAP2基因行EcoRI和XhoI双切,琼脂糖凝胶纯化,连接切产物,转化TOP10感受态细菌,筛选菌落和测序鉴定。结果经PCR扩增获得的目的基因分子量与预计相同,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电泳获得预期的SAP2条带,测序证实为正确的SAP2序列。结论利用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yc-HisC可以方便而高效地构建pcDNA3.1/SAP2重组质粒,该质粒能直接激活抗原提呈细胞,可以使重组质粒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 标签: 白假丝酵母菌 天冬氨酸蛋白酶 SAP2基因 重组质粒 基因疫苗
  • 简介:摘要:目前,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氨基酸作为添加剂与氢氧化钙结合生成的氨基酸钙螯合物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Hua等发现Asp通过提高成核速率和抑制晶体生长而得到了晶完美的氨基酸钙。Manoli F.等在氢氧化钙中添加谷氨酸,对其成核、结晶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追踪报道。Hood等发现结构不同的氨基酸对无机钙盐的晶核生长的作用大相径庭,并且经过分析比较发现天冬氨酸对强氧化钙的稳定性是最好的,谷氨酸次之,亮氨酸的效果最差。Guo等选用三种不同的氨基酸:缬氨酸、丝氨酸、精氨酸,与无机钙盐混合反应,制备出了三种结构完全不同的氨基酸钙,这表明了无机钙可以与多种氨基酸发生络合反应。经过以上的研究总结,我们发现天冬氨酸与氢氧化钙的螯合物-天冬氨酸钙稳定性最好。天冬氨酸钙作为有机钙中的一员,不仅生物活性很好,而且它的化学结构十分稳定、水溶性好、易于被动物体吸收、利用率很高,几乎无毒副作用,且生物学价值明显高于无机钙盐, 对促进生物体的生长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十分显著。因此,为了适应人体对钙元素的大量需求和国内广阔的市场,对于天冬氨酸钙合成与提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研究以L-天冬氨酸和氢氧化钙为原料,合成一种纯度高的天冬氨酸钙。

  • 标签: 氨基酸钙 氨基酸螯合钙 天冬氨酸钙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病酮症,选择糖化血红蛋白(HbA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空腹血糖(FBG)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120例2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存在酮症并发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无并发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各60例。分析各指标联合检测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HbAlc、FBG、AST水平均高。AST诊断敏感度81.67%,特异度80.00%,准确度80.83%;FBG诊断敏感度85.00%,特异度83.33%,准确度84.17%;HbAlc诊断敏感度85.00%,特异度86.67%,准确度85.83%;AST、FBG、HbAlc联合诊断敏感度96.67%,特异度98.33%,准确度97.50%。结论:AST、FBG、HbAlc联合检测,可以准确诊断疾病,降低死亡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酮症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诊断
  • 简介:天冬氨酸酯(PAE)聚脲是一种新型脂肪族、慢反应、高性能环保树脂,具有凝胶时间长、附着力好、固含量高、耐紫外线辐射好等特点。综述了PAE聚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AE聚脲组成、改性以及PAE聚脲在国内应用实例,并展望了聚脲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 标签: 聚脲 聚天冬氨酸酯 改性 应用
  • 简介:基于静态阻垢实验系统,研究了聚天冬氨酸的阻垢性能,探讨了钙离子浓度、时间、温度以及pH值对其阻垢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聚天冬氨酸进行表征,并在过冷沸腾传热装置中实验验证了聚天冬氨酸的抗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可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可应用于高温水处理系统和高钙离子浓度水处理系统,适用于工业锅炉水处理及供暖水处理系统。

  • 标签: 聚天冬氨酸 污垢 阻垢性能 阻垢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Caspase)-1抑制剂VX-765对急性胰腺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2019年8月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VX-765组,模型组和VX-765组经手术注射5%牛黄胆酸钠制备急性胰腺炎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注射5%牛黄胆酸钠。建模24 h后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VX-765组大鼠经腹腔注射50 mg/kg VX-765,治疗48 h后,观察3组大鼠存活率,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淀粉活性;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胰腺病理学变化;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3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VX-765组大鼠血清淀粉活性[(1 530.40±280.45) U/L]低于模型组血清淀粉活性[(2 910.43±429.1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1,P<0.05)。VX-765组大鼠病理学评分(4.09±0.17)分低于模型组大鼠病理学评分(9.56±2.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18,P<0.05)。VX-765组大鼠胰腺组织中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1.96±0.14、1.47±0.17)低于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中IL-1β和IL-18 mRNA表达水平[(3.18±0.21)、(2.6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9、2.104,P<0.05)。VX-765组大鼠外周血清IL-1β和IL-18水平[(159.43±7.09)、(99.50±5.09) ng/L]低于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清IL-1β和IL-18水平[(310.48±25.55)、(190.65±10.43)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1、2.466,P<0.05)。结论VX-765通过抑制Caspase-1活性,降低IL-1β和IL-18等炎性因子水平,进而缓解急性胰腺炎。

  • 标签: 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1 急性胰腺炎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 简介:摘要本论文主要利用牛磺酸和乙二胺两种有机物对A、B、C三种不同分子量聚天冬氨酸(PASP)开环接枝改性,成功地接入了不同基团及增加支链的分子量,并从中选出一种效果最佳的改性PASP减水剂及其理想合成方案,解决了PASP减水剂改性前的强烈缓凝作用和较低减水率等问题,同时保持了原有的含泥敏感性低、保坍性好等优点。

  • 标签: 改性聚天冬氨酸 混凝土 减水剂 坍落度 强度 耐久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叔丁基对苯二酚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线粒体通路第2个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激活物(Smac)和凋亡抑制蛋白(XIAP)表达的影响。方法2019年3-12月选取45只健康雄性SD大鼠,对大鼠进行随机编号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叔丁基对苯二酚组。通过结扎大鼠左颈动脉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剔除造模失败大鼠,每组各保留10只大鼠。分别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0.5 h、12 h对各组大鼠进行药物灌胃治疗,叔丁基对苯二酚组采用12.5 mg/kg叔丁基对苯二酚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采用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再灌注24 h后,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之后处死大鼠,断头取脑。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通过免疫组化法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鼠XIAP、Smac阳性细胞计数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叔丁基对苯二酚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为(1.36±0.49)分,明显低于模型组的(3.73±0.97)分(t=6.896,P<0.001),缺血侧皮质区仍可见大量神经细胞凋亡,但数量少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脑组织SOD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MDA、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SOD:(51.94±3.46)U/mg<(70.68±2.67)U/mg,t=13.560,P<0.001;MDA:(5.69±0.78)nmol/mg>(1.20±0.96)nmol/mg,t=11.479,P<0.001;TNF-α:(89.36±9.84)pg/mg>(40.53±4.35)pg/mg,t=14.353,P<0.001;IL-1β:(41.35±6.79)pg/mg>(17.22±2.31)pg/mg,t=10.639,P<0.001]。叔丁基对苯二酚组大鼠脑组织SOD水平相对模型组明显上调,MDA、TNF-α、IL-1β水平明显下降[SOD:(51.94±3.46)U/mg<(68.84±5.03)U/mg,t=8.754,P<0.001;MDA:(5.69±0.78)nmol/mg>(2.46±0.48)nmol/mg,t=11.153,P<0.001;TNF-α:(89.36±9.84)pg/mg>(57.64±6.22)pg/mg,t=8.617,P<0.001;IL-1β:(41.35±6.79)pg/mg>(23.84±5.48)pg/mg,t=6.346,P<0.001];模型组大鼠XIAP、Smac阳性细胞计数及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阳性细胞计数:XIAP:(22.63±4.37)>(12.39±3.18),t=5.992,P<0.001;Smac:(47.58±6.94)>(5.64±1.35),t=18.759,P<0.001,蛋白表达量:XIAP:(0.53±0.08)>(0.24±0.05),t=9.721,P<0.001;Smac:(0.92±0.15)>(0.36±0.05),t=11.200,P<0.001],叔丁基对苯二酚组大鼠XIAP阳性细胞计数及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Smac阳性细胞计数及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阳性细胞计数:XIAP:(36.78±5.26)>(22.63±4.37),t=6.543,P<0.001;Smac:(31.74±4.26)<(47.58±6.94),t=6.151,P<0.001,蛋白表达量:XIAP:(0.79±0.10)>(0.53±0.08),t=6.420,P<0.001;Smac:(0.70±0.09)<(0.92±0.15),t=3.977,P<0.001]。结论叔丁基对苯二酚能够有效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降低脑组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节XIAP、Smac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叔丁基对苯二酚 线粒体 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类 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氧化性应激 炎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炎性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1(Caspase-1)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47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9)和预后不良组(n=28)。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反应(qRT-PCR)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水平。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预后良好组患者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7.28±6.54) pg/mL、(38.26±8.79) pg/mL、1.75±0.35、1.15±0.27,预后不良组患者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9.46±8.87) pg/mL、(76.83±10.58) pg/mL、2.23±0.41、1.94±0.36,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1、13.10、4.17、8.13,P值均小于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是导致烧伤合吸入性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β=1.56、0.87、1.05、1.11,P值均小于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水平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42、0.39、0.52、0.56,P值均小于0.05)。结论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Caspase-1的水平异常升高可作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征指标,可根据上述指标指导临床进行早期救治,有助于降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烧伤,吸入性 预后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 炎性因子 半胱胺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天冬氨酸氨基转移比值(LSR)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预测患者生存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89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术前明确诊断为胃癌,排除残胃癌及胃其他肿瘤;(2)术前未行新辅助治疗;(3)不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急性冠心病、肝硬化、慢性肾衰等;(4)行胃癌根治术,排除姑息治疗或开腹探查病例;(5)术后病理资料完全,随访信息完整;(6)死亡原因与胃癌相关。取患者入院时采血结果,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对LSR、血红蛋白、淋巴结转移率、肿瘤最大直径、碱性磷酸、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乳酸脱氢取最佳截点。根据LSR截点分组,分析LSR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不同LSR组别进行总体生存率的比较。并将相关临床因素和LSR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结果LSR的ROC曲线最佳截点为1.43,LSR<1.43组682例,LSR≥1.43例209例。血红蛋白、淋巴结转移率、肿瘤长径、碱性磷酸、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乳酸脱氢的ROC曲线最佳截点分别为130.2 g/L、18.0%、4.75 cm、68.1 U/L、16.55 U/L、5.58 μmol/L和135.8 U/L。LSR<1.43组与LSR≥1.43组患者比较,年龄(χ2=4.412,P=0.036)、肿瘤浸润深度(χ2=64.306,P<0.001)、组织学类型(χ2=8.026,P=0.005)、碱性磷酸(χ2=8.217,P=0.004)、谷氨酰转肽酶(χ2=33.207,P<0.001)、总胆红素(χ2=14.012,P<0.001)和乳酸脱氢(χ2=63.630,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R<1.43组和LSR≥1.43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31.3%、25.0%和64.9%、24.4%、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红蛋白水平、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肿瘤长径、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LS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HR=1.605,95%CI:1.332~1.936,P<0.001)、肿瘤浸润深度(HR=1.299,95%CI:1.168~1.445,P<0.001)、淋巴结转移率(HR=2.400,95%CI:1.873~3.076,P<0.001)、淋巴结转移(HR=1.263,95%CI:1.106~1.478,P=0.007)、肿瘤长径(HR=1.375,95%CI:1.134~1.669,P=0.001)和LSR(HR=1.427,95%CI:1.190~1.711,P<0.00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SR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检测简单易行,是胃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因此,在术前综合治理阶段,应尽可能恢复和提高肝功能状态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胃肿瘤 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预后
  • 简介: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和蛋白是在其分泌过程中由前体蛋白经内切蛋白切割后激活形成的.弗林蛋白(Furin)就是这个内切蛋白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它可以识别剪切多种蛋白质,如生长医子、血清蛋白、基质金属蛋白、受体、病毒囊膜蛋白和细菌外毒素等.近年来Furin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的研究,本文简介了它的表达与加工运输、生物学功能、与病毒侵染的关系,以及它的抑制剂.

  • 标签: 弗林蛋白酶 前体蛋白 内切蛋白酶
  • 简介:摘要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类以心境抑郁、兴趣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疾病。其病因机制不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自杀率特点。当下主流的单胺类假说不能充分阐明其病理学特征,部分抑郁症患者对现有抗抑郁药治疗应答不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拮抗剂和γ-氨基丁酸A(γ-aminobutyric acid A,GABA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具有潜在快速抗抑郁效果,可能是抑郁症发病的新机制和临床治疗的突破口。NMDAR具有双向调节作用,适当激活可促进树突发育、神经元生长和长时程增强,但过度刺激会引起毒性反应,导致突触萎缩和神经元死亡。此外,炎症反应可诱导NMDAR功能改变从而产生抑郁症状。目前临床上新型抗抑郁药物NMDAR拮抗剂氯胺酮可能通过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释放增加、激活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进而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突触可塑性,从而起到快速抗抑郁和延缓抑郁复发的作用,但由于MDD患者NMDAR基因变异性较大,其潜在功能多态性影响临床症状表现和药物敏感性。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最新研究,综述NMDAR功能异常与抑郁症发病、抗抑郁治疗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现状,以期为抑郁症患者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抑郁症 氯胺酮 基因
  • 简介:以L-天冬氨酸(ASP)为原料,制备了羧酸基聚天冬氨酸(PASP-ASP)。通过失重法及电化学法测定了羧酸基聚天冬氨酸的缓蚀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羧酸基聚天冬氨酸用量的增加其缓蚀效果逐渐增强,之后趋于平缓;采用静态阻垢法测定了羧酸基聚天冬氨酸在不同浓度下对碳酸钙的阻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羧酸基聚天冬氨酸用量的增加其阻垢效果也逐渐增强,在6mg·L^-1时阻垢率达到了98.88%。

  • 标签: 羧酸基聚天冬氨酸 缓蚀性能 阻垢性能
  • 简介:啤酒混浊主要由混浊敏感蛋白和多酚相互作用而形成。脯氨酸特效内切蛋白是由黑曲霉发酵产生的一种脯氨酸专一性内切,能水解混浊敏感蛋白的脯氨酸而使其“失活”。通过对发酵过程主要指标的跟踪及最终发酵液质量评价,研究了该对啤酒酿造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过滤条件下(PVPP和硅胶)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及抗冻性的综合比对,研究了该对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脯氨酸内切能在不影响发酵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 标签: 啤酒 混浊 脯氨酸内切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