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方一资元运化汤药物组成地黄20克,龟板、白芍、生鸡子黄各15克,麦冬、阿胶(烊化)、酒大黄、桃仁、廑虫、五味子、黄芩、杏仁、甘草各10克。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药物组成 鸡子黄 酒大黄 五味子
  • 简介:最为广泛应用的干燥综合欧洲诊断标准现已修正,唇腺活检和/或Ro/La血清学阳性必不可少。西维美林(cevimeline)是一种新型毒蕈碱受体(M3)刺激剂,与毛果芸香碱比较,能更有效地改善干燥症状,副作用更少。近期研究明确了干燥综合病人发展为淋巴瘤的一些危险因素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诊断 口干燥症 流行病学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
  • 简介:目的探讨干燥综合(Sjoegrensyndrome,S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干燥综合患者的发病形式、临床症状、发病至确诊的间隔时间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干燥综合主要发生于40—50岁女性。原发性SS患者常以单一症状起病,而继发性SS患者大部分以复合症状起病,症状缺乏特异性。继发性干燥综合患者的关节痛、皮疹、血象改变明显较原发性多见。肾脏损害也是干燥综合的重要症状之一,原发性干燥综合的肾脏损害以小管间质为主,而继发性干燥综合则以小球为主。IgG、抗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γ—球蛋白等指标的阳性检查结果在干燥综合患者中较为常见。结论原发性与继发性干燥综合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均易漏、误诊。IgG、ANA、SSA、SSB、γ—球蛋白等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作为初步筛选指标。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 关节痛 皮疹 血象
  • 简介:秋天人们会出现鼻燥、唇干、咽痛等秋燥症状。可若总是眼干难受、口干发燥,则须当心另一类的干燥——“干燥综合”。“干燥综合”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必须由医生治疗。秋燥与干燥综合的区别在于: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秋燥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饮食调节 口腔卫生
  • 简介:目的:评价干燥综合中腮腺CT检查的价值。方法:对21例干燥综合患者和22例对照者行CT扫描。受检者年龄为35-68岁。在环齿关节水平对腮腺的密度和大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干燥综合患者腮腺CT的典型表现为腮腺实质内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患者环齿关节水平腮腺内CT值高于15HU面积/同层腮腺总面积比值,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干燥综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腮腺CT扫描是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腮腺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根据世界心脏联盟的调查,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6亿以上,仅中国就已超过1亿人,这些患者都面临着脑卒中和其它心血管事件的危险。美国心脏学会(AHA)在2004年底公布的《心脏病和卒中统计》显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占美国总死亡人数的38%,在美国成年人中,大约有1/3患有高血压,2s%为高血压前期;更危险的是,有30%的高血压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中国医学论坛报2005,31(5):19),因此,对全人群进行高血压防治的知识教育显得很有必要。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危险因素的分析 综合征干预 美国心脏学会 高血压患者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燥综合的方法,总结了近年来治疗本病的进展,结论西医治疗的副作用较大,而中医治疗辨证分型尚未统一,疗效不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各方面报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强的松、环磷酰胺、川芎嗉和黄芪注射液联用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2例以强的松、环磷酰胺、川芎嗉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42例以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24h尿蛋白、血脂及血液粘度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随访三年,观察其并发症毒副作用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5%,对照组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消除蛋白尿、升高血浆白蛋白、改善血脂及血液高凝状态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的松、环磷酰胺、川芎嗉和黄芪注射液联用明显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的疗效。

  • 标签: 中西药联用 药物治疗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强的松 环磷酰胺 川芎嗉注射液
  • 简介:摘要通过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的疗效,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的有效率,减轻西药治疗的副作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医学界已经发现肥胖常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多种临床现象并存,这些现象通常具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糖代谢和脂肪代谢发生了障碍,因此早期把这些临床现象称为“代谢障碍综合”,以后逐渐发现具备这些临床特征的人群,很容易发展引起勤脉粥样硬化,发展到罹患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疾病,1998年WHO专家组将上述的临床症群正式命名为“代谢综合(Metabolics,Syndrome,MS)”。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Syndrome 临床现象 代谢障碍 脉粥样硬化
  • 简介:1992年西班牙学者Brugada兄弟首次报道了一类家族遗传性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这些患者有十分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平时静息时表现为胸前区V1~V3导联ST段抬高,Q-T间期正常,伴或不伴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在发生心脏性猝死或晕厥时则表现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体格检查及器械检查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可能,后来将这一类疾病定义为特发性室颤的一种特殊类型。Brugada综合。Brugada综合可能占特发性室颤病例的40%-60%。本文就Brugada综合进行综述。

  • 标签: BRUGADA综合征 家族遗传性特发性心室颤动 心电图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