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三嗪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抗茵、除草及杀虫活性,在新农药和医药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标签: 三嗪 合成 生物活性 综述
  • 简介: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类很重要的天然产物。在菌物中,甾类化合物不仅种类多样,含量也相当丰富,尤其是由28个碳原子组成的麦角甾类化合物更具有代表性,是菌物的特征性成分。文中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菌物中麦角甾类化合物的种类进行了归纳总结。

  • 标签: 菌物 麦角甾类化合物 种类
  • 简介:木脂素(lignan)是由苯丙素单位(C6~C3)聚合而成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WhitingD等[1]对于1999年之前发现的木脂素和新木脂素做了相关综述,从化合的结构、生物活性、生源以及代谢方面对木脂素和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做了详细的介绍。LeeNa等[2]对于2008年以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木脂素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收集近期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防治研究中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管理。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颇具应用前景的新抗癌药或抗癌辅助药。本文主要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总结概括。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糖尿病、抗癌、防止肥胖等作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能够维持细胞能量稳态,在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调节糖脂代谢等方面也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AMPK能被包括白藜芦醇、染料木素和槲皮素等多酚类化合物激活。本文将重点讨论多酚类化合物如何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来预防或治疗多种疾病,以及潜在的分子机制。

  • 标签: AMPK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
  • 简介:摘要各种资料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有着很强生理活性的物质,在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疗效显著,近些年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药代动力学的最新进展,为黄酮类化合物的新药开发,质量控制打下基础。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吸收 分布 代谢
  • 简介:通过取代苯甲酸与N-羟乙基苯并异噻唑-3-酮反应,制备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2-(苯并异噻唑-3-酮-2-基)芳香酯类化合物,其结构均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认。采用比浊法测定了目标化合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lbus)及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及绿脓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化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优良的生长抑制活性,其半数抑菌浓度(MIC50)约为4mg/L。

  • 标签: N-羟乙基苯并异噻唑啉-3-酮 合成 抑菌活性
  • 简介:目的:分离、鉴定海地瓜中的一脂类化合物,测定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对海地瓜干粉用氯仿-甲醇-水体系(体积比4:4:1)萃取,经连续正反相柱层析分离得到1种脂类化合物。采用IR、ESI—MS、NMR、GC—MS等分析手段对该化合结构进行表征,并用MTT法检测其对S-180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活性脂质为神经酰胺类化合物系列.主要由2-氨基-1,3~二羟基-15-甲基-4-十七烯长链碱和5种饱和及单不饱和的脂肪酸构成。MTT试验表明其对S-180小鼠肉瘤细胞的增殖具有较好抑制活性,表现出显著的时间一剂量依赖效应,72h时的IG50值为172.45μg/mL。

  • 标签: 海地瓜 神经酰胺 结构鉴定 抗肿瘤活性
  • 简介:设计四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实验,确定醇法提取柳蒿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按照GB/T5538-2005标准测定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醇法提取柳蒿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条件为:乙醇的体积分数为80%,提取时间3.5h,固液比为l:40(g/mL),提取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柳蒿芽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为3.027%。随着猪油中黄酮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作用逐渐增强。柳蒿芽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 标签: 柳蒿芽 黄酮类化合物 提取 抗氧化性
  • 简介:从腺梗豨莶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ent-pimarane型二萜类化合物ent-16-nor-3-oxo-pimar-8(14)-en-15-al(1),以及4个已知二萜类化合物kirenol(2),ent-2-oxo-15,16,19-trihydroxypimar-8(14)-ene(3),darutigenol(4),darutoside(5)。化合1的平面结构及相对构型通过波谱学方法确定。

  • 标签: 腺梗豨莶 二萜 结构解析
  • 简介:纳米钛白粉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纳米钛白粉是一种高性能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塑料、皮革、化纤和化妆品等领域,因而研究纳米钛白粉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介绍了以TiOSO4制备纳米钛白粉的方法,并就其在涂料、纸张、食品包装、化妆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评述。

  • 标签: 钛化合物 文摘 TiOSO4 钛白粉 白色颜料 食品包装
  • 简介:铜及其化合知识因在必修模块、有机模块、结构模块的分散性,在生产生活中广泛的应用性,涉及铜性质的多样性,使之成为高考的热点内容。本文从结构、性质、应用三个考查角度对此考点进行系统研究整理,提升应试备考能力。

  • 标签: 化合物 考点 结构模块 聚焦 生产生活
  • 简介:《金属及其化合》的核心考点是:钠、铝、铁及其化合的性质及转化关系,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金属及其化合的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规律及应用,以上应用中的有关计算。要突破这些考点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 标签: 化合物 金属 学习 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 简介:一、考纲定标了解常见金属(如Na、Al、Fe等)的活动性顺序,了解常见金属(如Na、Al、Fe等)及其重要化合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 标签: 化合物 金属 考点 活动性 FE 应用
  • 简介:1.铝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中,必须加以控制的是().

  • 标签: 化合物核心 核心考点 考点演练
  • 简介:《金属及其化合》在元素化合知识中占有"半壁江山",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这一部分知识,下面将其命题热点全面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 标签: 元素化合物知识 命题热点 金属 聚焦 高考命题 学习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闹羊花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IR,UV,MS和1D,2DNMR技术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乙醇提取中分得2个化合,推定其结构分别为2β,10β-坏氧-3β,5β,6β,14β,16α-五羟基-木藜烷和2,6-二羟基苯甲酸苯甲酯-6-O-α-L-鼠李糖基-(1→3)-β-D-葡萄糖苷。结论:两个化合均为新化合

  • 标签: 闹羊花 杜鹃花科 木藜芦烷二萜 核磁共振
  • 简介:以吡嗪2,3-二羧酸为配体制备得到了两个新型氢键组装的异核金属化合{[Mg(H2O)6][Cu2(Pzdc)2]·4H2O}n(1)和{[Mg(H2O)6][Co2(HPzdc)6]}n(2).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1)为一维链状聚合,化合(2)则为独立分子.通过水分子、阳离子和阴离子间大量的氢键作用进而将化合(1)和化合(2)连接成为三维和二维的超分子化合.另外,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技术对化合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氢键 超分子化合物 单晶X射线衍射
  • 简介:元素化合知识是化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知识是高考必考和热点内容。教师在教学有关金属元素化合等学生易出现理解错误的内容时,应及时帮助学生总结、剖析、掌握它们的共性、特殊性及特质差异,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 标签: 金属 元素化合物 易错点
  • 简介:目的建立生物检材样品中氰化定性半定量法——异烟酸一吡唑酮色阶法,以适应基层工作的需要。方法采用蒸馏法完成生物检材样品的净化、提取,吸收液中的氰化在中性pH6.8~pH7.0溶液中,与氯胺T作用生成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酮作用生成蓝色络合。结果通过目视比较样品管与标准色阶管的颜色,可判断样品中氰化的含量范围。结论本方法易操作、抗干扰性强、适合基层实验室参考使用。

  • 标签: 氰化物 异烟酸-吡唑啉酮 色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