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听力障碍严重影响新生儿言语和识字能力发育,阻碍儿童社交、认知和学习。影响新生儿听力的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和特点各异。新生儿的听力障碍非遗传因素主要包括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缺氧、感染、耳毒性药物用药史等; 遗传因素主要包括GJB2、GJB3、SLC26A4和线粒体基因MT-RNR1变异。耳声发射、自动听觉脑干反应和声导抗检查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的准确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干预。

  • 标签: 听力障碍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自动听觉脑干反应 声导抗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针对听力障碍患者的心理护理策略。我们分析了这一患者群体所面临的心理困扰和挑战,包括社交隔阂、自尊心受损等方面的问题。我们探讨了不同心理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发现建立支持体系、提供心理教育和采用个性化干预对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建立支持体系可以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理解,提供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心理教育则有助于患者了解听力障碍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学会有效应对方法;而个性化干预则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量身定制心理护理方案,提高干预效果。本文呼吁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重视听力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策略,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标签: 听力障碍,心理护理,支持体系,心理教育,个性化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国外报道,高危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2%~4%^[1]。孙建华等^[2]报道,在新生儿监护室(NICU)中听力障碍发生率占窒息组的40.00%,高胆红素血症组为26.37%,早产儿组为34.09%,接受机械通气组为40.00%,应用耳毒性药物组为41.30%。2005年我院对部分高危新生儿进行了耳声发射初筛及脑干听性诱发电位检查,发现听力障碍的新生儿比率较高。

  • 标签: 新生儿听力障碍 早期护理干预 高危新生儿 新生儿监护室 高胆红素血症 耳毒性药物
  • 简介:【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对新生儿家长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知识的宣教。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中,向家长讲解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告知家长新生儿听力筛查具体操作流程、新生儿听力筛查前、筛查中、筛查后注意事项、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原因等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知识的宣教,可提高家长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知识水平,使其知晓新生儿听力筛查的重要性 ,从而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和新生儿筛查复筛应筛率。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知识宣教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期间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时机。方法: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的仪器,对450例新生儿出生后24h、48h、72h跟踪听力筛查。结果:出生后24h、48h、72h听力筛查通过率分别为60.9%、84.9%、93.6%。结论:在住院期间,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仪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最佳时机在出生后72h。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最佳时机
  • 简介:先天性听力损害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之一。有报道,我国每年有2万至6万听力损害的新生儿出现,而聋哑患者中,至少有50%是可以预防的。以500Hz、1000Hz和2000Hz的平均听阈为准,听力损失26~40dB为轻度聋,41~55dB、56—70dB、71~90dB和~91dB依次为中度聋、中重度聋、重度聋和极度聋。

  • 标签: 听力障碍 家庭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应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选已在发达国家普遍开展,国内大城市也已逐步开展.TEOAE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它反映了外毛细胞的工作状态.由于它的客观性和快速、简便、无创、灵敏等特点,是目前国际上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一个完整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程序包括:①、初筛、复筛;②、诊断、随访;③、康复三个步骤.其中包括单纯的技术测试、测试个体的观察护理,特别是初筛阶段的新生儿护理尤其重要.

  • 标签: 听力筛查 护理体会 操作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中对儿童护理的方式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的对象来自我院2019年7月-2021年6月临床门诊收治,其中儿童共100名,采用红蓝球方式进行随机分组,共分为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两组儿童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家长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儿童组间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干听觉 电位检测 儿童 听力
  • 简介:摘要:在0到6岁这一关键成长期内,儿童的听力问题如果未能得到及时识别和有效干预,可能会对其语言、认知及社会交往能力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听力问题在早期儿童中的早期识别标准、干预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包括医疗干预、教育干预以及家庭和社区的综合支持系统,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早期识别和干预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为听力受损儿童创造支持性成长环境的重要性。

  • 标签: 听力问题 早期识别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肢体语言结合言语对小儿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于2020年至2021年在我院进行,分为实验组(采用肢体语言结合言语)和对照组(仅使用口头语言)。每组包括30名患儿,性别分布差异不显著,年龄在1岁至5岁之间。我们通过评估患儿的理解能力和合作程度来衡量沟通效果,并跟踪疾病症状的缓解和康复速度来评估治疗结果。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表现出更高的理解准确率和更积极的合作程度(P < 0.05)。他们的疾病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康复速度也更快(P < 0.05)。结论:肢体语言结合言语在小儿护理中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它提高了患儿与医疗工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促进了疾病症状的缓解和康复速度的加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护理运用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另外4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护理,比较2组护理依从性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依从率和家长护理满意度均较高(P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听力是人类感知外界声音、进行语言交流的重要能力。对于新生儿而言,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力障碍、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本文将围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实践与效果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噪声下数字言语测试在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听力正常的患者30例以及听力损失患者30例,参考双耳纯音听阈平均值指标数据将30例听力损失患者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三组,对三组患者进行成人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HIA-S)及噪声下数字言语测试(DIN),利用线性相关分析HHIA-S得分、DIN阈值的相关性。结果  HHIA-S得分、DIN阈值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且使用DIN测试得到的结果优于HHIA-S得分。结论  噪声下数字言语测试(DIN)是一种更加高效科学的听力筛查手段,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比其他手段高,因此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噪声 数字言语测试 听力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肢体语言联合称赞性语言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儿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收治的124例患儿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6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语言联合称赞性语言,对比两组患儿护理依从率以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依从率(95.1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χ2=6.143,P=0.013);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6.77%)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5.48%)(χ2=4.888,P=0.027)。结论 在小儿护理过程中应用肢体语言联合称赞性语言能够进一步改善患儿依从性,并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儿配合治疗。

  • 标签: 肢体语言 称赞性语言 小儿护理
  • 简介:近年来,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及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医疗纠纷逐渐增多,病人投诉医疗机构侵权案屡见不鲜。但真正构成医疗事故的很少,绝大多数纠纷源于医患或护患双方沟通不够。有效的沟通,可融洽护患关系,促进相互间的理解,消除误会,避免双方对簿公堂。因此,提高护患沟通效应非常重要。笔者浅谈以下几点语言沟通技巧。

  • 标签: 语言沟通技巧 护患关系 自我保护意识 医疗纠纷 自身健康 人民群众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讨论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听力筛查工作,并研究全面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的真实含义。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本院内收治的10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护理工作,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新生儿听力的最佳时间应为出生之后的72小时,顺产出生的婴儿应在48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剖腹产出生的婴儿应在72小时内进行听力筛查。对比两组患者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次性通过率以及出现重复筛查的比例。结果:对照组的新生儿听力筛查一次性的通过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且重复筛查的比例也远远大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听力筛查 全面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