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神经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但效果有限。神经阻滞治疗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手段,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或其他药物,阻断病变神经的传导,以减轻疼痛和改善神经功能。近年来,关于神经阻滞治疗在糖尿神经变中的研究逐渐增多,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 标签: 神经阻滞 糖尿病 神经病变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性周围神经治疗过程中给予周围神经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2例糖尿性周围神经患者纳入研究,根据1:1方法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治疗前后神经性疼痛状况、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90.32%比对照组64.52%更高(P<0.05)。 两组治疗后DN4评分比同组治疗前更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同组治疗前更快,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快(P<0.05)。结论:周围神经减压术能够提高糖尿性周围神经的临床效果,减轻神经性疼痛程度,提升神经传导速度。

  • 标签: 周围神经减压术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性疼痛状况 神经传导速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糖尿周围神经变(DPN)是2型糖尿(T2DM)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由高血糖与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激活多条影响细胞代谢的通路,最终导致神经纤维的损伤和丢失。而每一个看似独立的通路都显示出彼此间显著的相互作用,使疾病恶化。临床上通过症状和体征配合各种检查技术来诊断DPN,神经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对比各种检查方法利弊共存,联合使用会使诊断更具意义。DPN发病隐匿、起缓慢,一旦出现症状和明显缺陷时已无法逆转。因此,探究DPN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技术对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机制 筛查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中西医治疗糖尿周围神经变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治疗前后对比观察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同时中医辨证分型也显示出更好的疗效。结论:中医认为糖尿周围神经变的发生与气阴两虚、血瘀阻络有关,因此治疗上应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综合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

  • 标签:
  • 简介:摘要:外伤性视神经是指外伤后视神经反复出血、水肿、水肿进行性加重,视力进行性下降,眼底检查提示视乳头水肿或萎缩、视神经萎缩等疾病。是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外伤性视神经可取得良好效果,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较少,且可改善近、中期预后效果。

  • 标签: 鼻内镜 视神经减压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神经学教学中的应用进展,评估其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理解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效果。方法:通过比较传统教学方法与结合DTI技术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理解神经解剖学、神经理学和临床神经学方面的差异。同时,评估学生对DTI技术应用的接受度和满意度。结果:研究发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使用DTI技术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学习成效、兴趣激发和临床应用能力方面表现更佳。结论:脑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神经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未来应进一步探索DTI技术在神经学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促进神经科学教育的发展。

  • 标签: 脑弥散张量成像(DTI) 神经病学教学 神经解剖学 神经病理学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周围神经变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在北京燕化医院收治2型糖尿周围神经变患者8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以西药治疗,研究组做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结果:分组治疗后,研究组多伦多临床总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传导速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周围神经变以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可使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体征,疗效较为理想。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周围神经变患者采取蒙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周围神经患者作为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接受蒙医药治疗;之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血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蒙医药治疗糖尿性周围神经变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于推广。

  • 标签: 蒙医药治疗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疗效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糖尿周围神经变(DPN)应用疗效。方法:中医内科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DPN患者74例,计算机1:1分组,参照组(采用传统治疗+甲钴分散片)37例,中医组(采用传统治疗+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37例,观察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主症积分与次症积分下降(P<0.05),中医组积分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参照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差异不显著(P>0.05),中医组前后差异显著(P<0.01),中医组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大于参照组(P<0.05)。结论:DPN采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疗效突出。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高压氧治疗糖尿周围神经变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行高压氧治疗的糖尿周围神经变者为对象,共86例(研究时间:2022.01~2023.12)。采取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n=43)、试验组(n=43)。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就不同护理后取得的效果分析。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的血糖水平高于实验组,结果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周围神经变者,予以高压氧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理想,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高压氧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糖尿足是糖尿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截肢甚至死亡。足部神经变作为糖尿足发展的关键因素,其作用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生物学途径和环境因素。足部神经变导致的感觉减退或丧失,使得患者难以察觉足部的疼痛、温度变化和压力分布,从而增加了足部受伤和感染的风险。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还可能影响足部的血液循环和汗液分泌,进一步加剧足部组织的损伤。深入理解足部神经变在糖尿足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 标签: 糖尿病足 神经病变 病理机制 预防策略 足部溃疡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周围神经变(DPN)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6月本院看诊的DPN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甲钴胺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以上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PBG、HbAlc、TC、TG数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DPN患者实施针灸结合甲钴胺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血糖数值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针灸 甲钴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糖尿周围神经变(D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84例DPN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水平、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FB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神经反射、神经症状、感觉功能等TC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可降低DNP患者血糖指标水平和TCSS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血糖 神经传导功能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糖尿周围神经理性疼痛(DPNP)的危险因素展开分析研讨,旨在为DPNP的早期诊断治疗、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开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入选病例均为本院T2DM病人,人数共168例,依据病人有无疼痛进行分组安排,1组:DPNP;2组:无DPNP;3组:T2DM;而后结合三组病人基础资料、糖尿相关临床参数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如下数据指标中存在明显差异性(P值<0.05),包括:病程情况、高脂血症、餐后血糖水平(PGL)、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C肽(2hCP)、空腹C肽(FCP)、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蛋白尿水平、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M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小球滤过率(eGFR)、肌酐值。1组病人高血脂症、大量蛋白尿比例最高;在PGL、HbA1c、2hCP、FCP、UACR、24hUME方面体现均显高2组,P值<0.05。结论:研究证实,病程、PGL、高水平的HbA1c、2hCP、UACR是无DPNP病人的危险因素,UACR、大量蛋白尿、低HDL-C是DPNP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高风险的T2DM病人来讲,在开展积极治疗的同时,还需配合早期足部护理、健康宣教、运动干预等个体化干预策略,方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保证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 危险因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周围神经变患者干预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8例2型糖尿周围神经变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循证护理,比较护理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糖值、足部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疾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2型糖尿周围神经变患者护理干预阶段,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对于缓解患者血糖偏高问题的效果显著,并且能快速加深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理解情况,有助于足部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循证护理 血糖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周围神经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周围神经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周围神经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周围神经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所收治的120例糖尿周围神经变病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对两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病情指标、TCSS评分、血糖指标以及中医证候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病患83.33%(P<0.05),除去肌电图病情指标外,其余病情指标观察组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患的中医证候评分、TCSS评分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糖尿周围神经变病患的治疗质量,加快病患恢复速度,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可以在后续的临床治疗中进行示范与应用。

  • 标签: 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