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患有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针刺治疗当中,患者治疗时机的不同对治疗产生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一整年期间收治的68例患有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针刺治疗,我院根据患者病程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早期组患者需要在发病7日内接受针刺治疗,而晚期组患者则是在发病后7d后接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早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晚期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接受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针刺治疗时机选择当中,患者在早期接受针刺治疗的效果相对更好。

  • 标签: 面神经 周围性 麻痹 时机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纯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52例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26例,采用纯针灸治疗)和对照组(26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共25例患者治疗有效,对照组共24例患者治疗有效,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2%)和对照组(92.3%)差异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纯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相当,患者发病早期采用针灸治疗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纯针灸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分期针灸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 方法 择选我院 2013 年 6 月至 2016 年 6 月所收治的 60 例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探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针灸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探究组患者则选用分期针灸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观察与对比。 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探究组患者中有 20 例患者完全痊愈, 6 例患者显效, 3 例患者病情好转, 1 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 96.67% ;对照组中有 12 例患者完全痊愈, 5 例患者显效, 2 例患者病情好转, 11 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 63.34% ;对此,探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针对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分期针灸法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病症情况,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分期针灸 神经麻痹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针灸联合拔罐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7月之间收治入院的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采取针灸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拔罐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χ2=4.007)。结论针灸联合拔罐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能够针对患者症状进行治疗,使患者正气得以补充,邪气得以祛除,从而温养经络,缓解其症状,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针灸 拔罐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护理技术对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针灸科收治的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方法。采用针灸科面瘫疗效评价表及面瘫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以及治愈率分析两组患者面瘫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面瘫治疗效果评分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对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该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中医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4例给予中医针刺(主穴:健侧合谷穴及患侧颊车、太冲、牵正、地仓、风池、下关、迎香、承浆)治疗,两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良好。

  • 标签: 针灸疗法 面瘫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结合经筋推拿法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0例周围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针灸组单纯应用针灸治疗,推拿组单纯应用推拿治疗,综合组应用针灸及经筋推拿法治疗,10次为一疗程,可应用2-3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综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推拿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三组比较,综合组在临床疗效上较针灸组及推拿组疗效显著,差异有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经筋推拿法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推拿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舌下-面神经吻合术(HFA)是治疗周围面瘫的常用术式,经典的端端吻合术式需切断舌下神经,而侧端吻合术在修复面神经功能的同时可最大程度保留同侧舌下神经的功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对面瘫的手术治疗现状、HFA术式演变和侧端吻合神经再生机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舌下神经 面神经 神经吻合 侧端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药并用结合康复疗法对面神经麻痹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早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面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包括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面神经麻痹过程中应用针药并用配合康复治疗的方法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面神经麻痹临床治疗过程中推广和运用该方法。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特发性 药物治疗 针灸治疗 面部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味牵正散与针灸相配合在面神经麻痹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抽取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联合组患者予以加味牵正散与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5%)与常规组(77.4%)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牵正散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患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面神经麻痹 加味牵正散 针灸
  • 简介:目的:观察太极针法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住院治疗的周围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太极针法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每日1次,治疗至出院时结束。利用周围面神经炎治疗结果评分表(Portmann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疗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总体疗程缩短,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太极针法治疗周围面神经炎疗效指数优于常规针刺,且可明显缩短治疗疗程。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炎 太极针法 常规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钴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其中对常规组采取维生素B12治疗,对实验组采取甲钴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House-Brackmann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与75.61%,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P>0.05。结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甲钴胺治疗的疗效显著,药物安全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实践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甲钴胺 治疗 疗效
  • 作者: 段丽敏杨硕王科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第1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海特光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54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辅以海特光治疗,应用1个疗程(10次)比较两组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且无明显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经海特光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6%)大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海特光是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辅助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地塞米松和阿昔洛韦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90例72小时内发病的面神经麻痹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实施地塞米松、阿昔洛韦及安慰剂治疗,疗程7天,所有病人常规给予维生素B1、B12及康复等治疗,以House-Brackmann为评分标准,观察病人的痊愈率。结果显示地塞米松组3个月痊愈率为95%,阿昔洛韦组为70%,安慰组为65%。结论早期应用地塞米松能有效改善早期面神经麻痹病人的痊愈率,无明显证据证明阿昔洛韦能改善面神经麻痹的痊愈率。

  • 标签: 地塞米松 阿昔洛韦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压氧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4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采用平均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综合治疗的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HB评分已经恢复到了Ⅴ级的患者有24例,占总人数的60%;恢复到Ⅳ的人数有11例,占总人数的27.5%;恢复到Ⅲ级的人数有3例,占总人数的7.5%,总的恢复率达到了95%;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HB评分已经恢复到Ⅴ级的患者有12例,占总人数的30%;恢复到Ⅳ的人数有12例,占总人数30%;恢复到Ⅲ级的人数有4例,占总人数的10%,总的恢复率达到了7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医疗机构中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给予高压氧综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对于患者提早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这一治疗方式值得广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 标签: 高压氧 综合治疗 特发性 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表情肌强化训练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中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患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对于两组病患都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实验组病患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表情肌强化训练,对两组病患的肌力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后,实验组的肌力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的肌力情况,在治疗结果方面,实验组病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3%,常规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患采用表情肌强化训练能够提高病患的肌力情况并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表情肌强化训练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取患侧腧穴治疗基础上加用健侧面部腧穴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取患侧腧穴为主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取患侧腧穴治疗基础上加用健侧面部腧穴针刺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6.67%,对照组愈显率46.67%,两组比较,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提高H-B量表积分、降低面神经肌电图传导潜伏期、提高波幅方面显著优于对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取患侧腧穴治疗基础上加用健侧面部腧穴针刺治疗能够显著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针刺 面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