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层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与重要基础。笔者以广州市为例,通过调研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式,运用史密斯执行模型对基层政策执行中的理想化政策、政策环境、政策执行机构和目标群体四个要素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基层首诊 政策执行 史密斯执行模型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医疗改革越来越重视。中国医疗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导致我国人民群众无法合理有效的就医,针对这种现象,分级诊疗、基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成为医疗改革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将详细分析分级诊疗、基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关建议,用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仅供参考。

  • 标签: 分级诊疗 基层首诊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知信行与期望理论,探究、构建及验证基层医生开展意愿的驱动因素理论模型与形成机制。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4—5月,对杭州市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层医生的认知水平、能力自评、政策制度评价、工作期望、工作满意度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多重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探究基层医生意愿的驱动因素与形成机制。结果基层医生开展意愿率为76.4%(308/403);工作正面期望(β=0.309)、认知水平(β=0.216)、政策制度评价(β=0.184)、能力自评(β=0.170),均直接影响基层医生开展意愿;5类驱动因素对意愿的影响总效应依次为首认知水平(0.536)、政策制度评价(0.494)、能力自评(0.436)、工作正面期望(0.186)、工作满意度(0.146)。结论认知、能力、政策制度、正向期望分别是驱动基层医生开展意愿的重要前提、关键动力、有力保障、激发力量。建议政府及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生认知水平,系统提升服务能力,协同完善财政投入、医保报销、转制度等政策引导措施,建立健全基层医生职业发展、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激励措施。

  • 标签: 基层首诊 首诊意愿 驱动因素 形成机制 结构方程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放射科对急腹症患者的检查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12月以来经临床综合证实的60例急腹症患者,均采取放射学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与X线腹部平片均出消化道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肠梗阻、主动脉夹层、泌尿系结石、宫外孕出血、卵巢囊肿蒂扭转伴破裂出血,出率为100.0%。结论基层医院放射科对急腹症患者的检查对病人的进一步诊治是非常有价值意义的。

  • 标签: 基层医院放射科 急腹症 首诊检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慢性病首次就诊意愿,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某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120名老年慢性病患者,本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老年人慢性病基层首次就诊意愿和基层首次就诊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60%的老年人愿意在基层就诊,高血压、糖尿病、骨质增生等疾病占首位。单因素分析表明,教育水平、家庭平均收入水平、医保类型、基层医疗机构能否满足基层医疗需求、医疗费用与上级医院、基层医院就医经验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意愿存在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基层 老年 因素 慢性病 影响 患者 意愿 首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共体模式下居民基层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自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采用居民情况调查表对我县医共体覆盖地区的500名居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其分为有意愿及行为组(284名)和无意愿及行为组(216名),对比两组居民一般资料,分析居民基层意愿及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意愿及行为组居民年龄<50岁、身体状况差、医疗保险类型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基层医共体就医相关制度认知好、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率高于无意愿及行为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身体状况、医疗保险类型、对基层医共体就医相关制度认知、家庭人均月收入均是居民基层意愿及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医共体模式下居民基层意愿及行为较高,但是,受居民对基层医共体就医相关制度认知度不足、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居民基层意愿及行为不高,对此,需要基层医院开展医共体就医相关制度宣教。

  • 标签: 医共体模式 首诊意愿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抑郁症患者模式的选择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精神门诊就诊或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对于确诊的每一位抑郁症患者展开深度访谈,同时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进行评分。我们根据患者的首次发病时间至首次就诊时间的长短将120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发病未超过3个月时间到精神科门诊就诊的46例患者组成了及时就诊组,发病超过3个月到精神科门诊就诊的74例患者组成非及时就诊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就诊意愿、受教育程度、家族史、既往史、首次就诊医院、病耻感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多选择非精神科,对患者就诊模式具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躯体症状、健康知识、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就诊意愿、家族史、既往史、病耻感、居住地等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首诊模式 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为研究我省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本文综述社区制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国外实施情况、我省研究进展历史背景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我省社区制实施必要性与可行性。

  • 标签: 首诊制 必要性 可行性 难点
  • 简介:社区制是一种能够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卫生服务、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的制度,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在现阶段,社区制的实施存在着一些难点和障碍,如各级医疗机构定位不清、社区医疗机构自身发展困难、医疗保险制度没有给与必要支持等。该文对这些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医疗保险给与必要的支持等政策建议。

  • 标签: 社区首诊 实施难点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内科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缩短诊断时间,提高确诊率。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8例内科并经过后期诊治证实为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结果异位妊娠患者到内科就诊者均无明确停经史,表现腹痛、恶心、腹泻、头晕、乏力等内科常见症状,但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格检查、合理利用辅助检查,就能确诊异位妊娠,诊断时间30~100min,平均为50min。结论内科医生只要提高异位妊娠警惕性,就能及早确诊异位妊娠。

  • 标签: 异位妊娠(宫外孕) 内科首诊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异位妊娠误诊病例98例。结果异位妊娠误诊率为36.6%,其中异位妊娠误诊为其他疾病(70例)占误诊率的71.4%;其他疾病误诊为异位妊娠(28例)占误诊率的28.6%。结论异位妊娠误诊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接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思维局限,基本功不扎实,过分依赖辅助检查。

  • 标签: 异位妊娠 首诊误诊
  • 简介:摘要儿科医生是儿童成长路上的“健康卫士”,肩负着治病救人的医学使命。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难免受到各种疾病侵害,如何让一个不成熟的、刚刚接触世界的婴孩,健康成长为一个心智、体格都健全的、完美的、对社会有用的成年人,儿科医生的责任重大。在儿科有效医患沟通,不但要求医生要运用语言交谈沟通技巧,还要学会用眼神、倾听、手势手法、微笑表情等躯体语言来沟通,同时还要学会带着责任心有情感地进行沟通,且与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

  • 标签: 儿科医生 诊断 临床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4个临床病例的诊疗过程,揭示乏效的应对策略包括问诊要细致,要善于抓主证;处方要严谨,药物要足量足疗程;医者要能守方守法,要有定力;除了药物之外,饮食调护,情绪调养对疾病恢复同样有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证治体会 阳虚漏汗 前列腺炎伴增生 呃逆排气 反流性胃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将 2017年 5月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37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 37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动眼神经麻痹 37例病因分析:颅内动脉瘤 5例 (13.5%)包括后交通动脉瘤 2例,颈内动脉 C段及海绵窦段动脉瘤 3例;糖尿病 12例 (32.4%);神经炎 8例( 21.6%)包括急性脑神经炎 1例,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5例, Tolosa-Hunt综合征 2例 ;脑血管病 4例 (10.8%);肿瘤 4例 (10.8%);头部外伤 2例 (5.5%);原因未明 2例 (5.5%)。结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病因复杂 ,尽早期明确了解动眼神经麻痹常见原因及其临床特点,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查明病因并有进行针对性、准确的治疗,是临床治疗的基础和关键。


  • 标签: 首诊动眼神经麻痹 病因分析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引起可危及生命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是一组极危重症。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部分患者临床表现无典型胸痛等,而表现为腹痛、牙痛、肩背痛等,早期心电图表现不明显,在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如能及时发现,严格进行观察及危险分层,审慎并及时作出正确的临床判断及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使部分患者病情稳定逆转,减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不稳定心绞痛 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动眼神经麻痹39例病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动眼神经麻痹于我院神经眼科的病例39例,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11例,不完全麻痹28例。结果动眼神经麻痹39例中,头部外伤12例(31%),颅内炎性10例(26%),糖尿病6例(14%),颅内动脉瘤4例(10%),颅内肿瘤4例(10%),脑血管梗塞1例(3%),脑血管出血1例(3%),原因不明1例(3%)。结论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复杂,以头部外伤最常见,其他原因还见于颅内炎性、糖尿病等。各病因在各年龄段分布具有一定特点,有针对性及时准确查明病因极为重要,是正确治疗的基础和关键。

  • 标签: 动眼神经麻痹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