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4 月收治的小器官疾病患者 70 例,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常规组采用常规超声检查。观察检查效果,包括检出率及疾病种类。 结果: 研究组检出率 98.57% ,高于常规组的 85.71%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疾病种类包括甲状腺疾病(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乳腺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男性生殖器疾病(睾丸扭转、结核、附睾炎、睾丸肿瘤)、 腹股沟疝 、 脂肪瘤 。 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小器官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准确明确疾病类型,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高频超声 小器官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患者小器官疾病检查过程中采用高频超声检查技术,观察该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率。 方法 :随机抽选我院小器官疾病检查患者为观察对象,抽选时间段为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10 月,回顾分析患者检查结果, 研究 其检查准确率。 结果 : 对 198 例患者小器官疾病检查过程中, 乳腺疾病患者有 81 例,检查出病例为 77 例,检查准确率为 95.06% ; 眼疾病患者 22 例,检查出 21 例,检查准确率为 95.45% ; 男性外生殖疾病检查患者 28 例,检查出 26 例,检查准确率为 92.28% ;甲状腺检查患者 67 例,检查出 66 例,检查准确率为 98.50% 。 结论 :小器官疾病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准确率高,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小器官疾病 高频超声 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笔者报道1例罕见的器官原发结外淋巴瘤,男,63岁。CT检查发现胸部及腹部器官(肺、心包、胰腺、胆囊、脊柱)多发结节或肿块,CT、MRI上病灶形态、密度及信号相似,影像表现具有明显特点。最终经病理确诊为淋巴瘤,治疗后明显好转。

  • 标签: 淋巴瘤 多器官病变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对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在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 方法 在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选取 67 例,随机分成 34 例对照组和 33 例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血气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 结果 分组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和血气指标全部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P<0.05 。 结论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于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临床应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 标签: [ ] 连续血液净化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1例27岁男性因服用含有西布曲明的减肥药,2个月后出现发热、肌痛症状。2 d后症状加重,出现意识不清、皮疹和尿少,血肌酐748 μmol/L,天冬氨酸转氨酶299 U/L,丙氨酸转氨酶102 U/L,总胆红素101.6 μmol/L,直接胆红素85.5 μmol/L,乳酸脱氢酶3 070 U/L,肌红蛋白12 081 μg/L,肌酸激酶18 517 U/L。诊断为西布曲明引起的横纹肌溶解,合并系统损伤。停用减肥药,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同时给予异甘草酸镁、乙酰半胱氨酸、特利加压素等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患者症状消失,皮疹完全消退,肝、肾功能及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

  • 标签: 减肥药 西布曲明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 2018年 7-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 8例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的回顾性分析,探讨此类患者行 CRRT治疗的护理难点,提出气道管理是器官功能衰竭患行 CRRT治疗的关键,而三级液体管理、抗凝监测是我们在护理此类患者过程中的难点。经过积极治疗后,好转 5例,出院 2例,死亡 1例,抢救成功率 87.5%,提示早期综合积极的护理是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多器官功能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单纯脑转移与脑合并器官转移的生存结局。方法使用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库,选取2004—2015年具有完整临床信息的SCLC患者5 520例,根据转移部位分析患者的倾向评分后对SCLC患者进行调整、分层或匹配,比较单纯脑转移组和脑合并器官转移组患者的肿瘤特异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再比较放疗和化疗对两组肿瘤特异生存率的影响。结果5 520例SCLC患者中,单纯脑转移组2 658例,脑合并器官转移组2 862例。倾向评分分层或匹配后,单纯脑转移组与脑合并器官转移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和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脑转移组病死率明显低于脑合并器官转移组(80.66%比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单纯脑转移组总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均明显优于脑合并器官转移组[14.72%比9.50%和19.34%比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种族、T分期、性别、N分期、放疗、化疗、肿瘤直径、婚姻和转移对SCLC脑转移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率有影响(P<0.01或<0.05)。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和化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肿瘤特异生存率(HR = 0.668和0.671,95% CI 0.570~0.783和0.573~0.786,P<0.01)。结论SCLC单纯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高于SCLC脑合并器官转移患者;化疗和放疗可改善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肿瘤转移 生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中供者评估和器官功能维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人民医院进行DCD器官捐赠的47例供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19~64岁,中位年龄35岁。供者或其家属均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对供者全身状况严格充分评估,使用辅助控制通气维持呼吸功能稳定,维持循环功能和内环境稳定。采用经腹主动脉和门静脉联合灌注及器官联合切取方式获取供肝和供肾。器官采用静态冷冻保存法保存。观察供者器官维护和利用情况。结果23例伴高钠血症供者采用持续血液透析,5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用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血压。2例因术前Scr水平较高行持续性肾替代治疗。42例使用过至少一种血管活性药物。47例DCD供者均成功实施器官捐献,共获取47个肝脏和94个肾脏,并成功用于肝移植44例(弃用3例),肾移植92例(弃用1例共2个肾脏)。移植后的肝脏及肾脏功能恢复良好,未发生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结论充分评估DCD供者全身情况,采取有效的器官功能维护,使器官供者生理状况处于最佳平衡状态,有利于提高器官捐献率和器官质量。

  • 标签: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供者 器官功能维护 肝移植 肾移植
  • 简介:摘要钩端螺旋体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散发或流行。本例患者急性起病,发热伴咳嗽,未见消化道异常表现,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种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阴性,脑脊液感染病原菌高通量基因检测为钩端螺旋体,考虑为钩端螺旋体病,接受头孢曲松钠治疗后,症状改善,异常指标完全恢复。对于发热待查患者,临床医师要重视疫水接触史,关节肌肉酸痛、腓肠肌压痛等特异表现,有条件者积极采用新型检查方法,避免漏诊、误诊。

  • 标签: 钩端螺旋体病 多器官障碍 赫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种循环补液方案治疗热射病合并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护理对策及疗效。方法对32例热射病患者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量出为入"的循环补液方案的患者17例,为A组;普通补液方案的患者15例,为B组,补液以5%葡萄糖500 ml和林格液500 ml交替输入,必要时补钾。最后观察"量出为入"的循环补液方案对热射病合并MODS综合治疗转归的影响。结果A组17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期间未发生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与同期B组15例普通补液方案的病例相比,48 h内体温、心率明显改善,有创血压升高,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53~7.632,均P<0.05);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酸激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96~-3.326,均P<0.05)。结论采用"量出为入"的循环补液模式,能明显改善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的肝肾功能,减轻心肌和骨骼肌损伤,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对抢救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对热射病合并MODS患者水、电解质的观察和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 标签: 热射病 多器官功能障碍 循环补液 护理
  • 简介:摘要2015年5月9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烧伤与皮肤修复外科收治1例24岁妊娠晚期特重度烧伤女性患者。患者在伤后即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于伤后第12 h确诊死胎,通过与产科医师合作,在伤后5 d引产成功。伤后8 d,患者出现脓毒症休克、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经抗感染、呼吸机辅助通气、强心利尿、切削痂+皮片移植等治疗,患者最终痊愈。该病例提示把握适当时机、选择合理引产方式,果断处理死胎极其关键;休克期过后经阴道引产的方案,值得探讨;引产后24 h内极端、阵发的呼吸、循环及尿量变化为本例患者主要特点,动态关注并及时有效调整呼吸循环支持,有可能为该类患者救治的另一关键;尽可能抓住时机切削痂、覆盖异种皮,及时行皮肤移植修复创面则是重中之重。

  • 标签: 妊娠 烧伤 休克,脓毒性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肆虐大背景下,通过完善供者和受者感染状态评估、提高移植后感染的诊断水平、挖掘和开发新的治疗手段,进一步提高移植受者的存活率。

  • 标签: 器官移植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损伤标志物与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患者出现器官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HFRS患者,轻症组(轻型+中型)21例,重症组(重型+危重型)18例,另选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相关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尿期和恢复期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P选择素、组织因子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结果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患者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尿期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延长(t=4.695、5.276、3.763),国际标准化比值(t=7.434、7.950、5.289)和D-二聚体水平(t=10.342、11.222、8.967)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t=-11.840、-13.364、-7.234),vWF(t=10.073、15.987、12.108)和P选择素(t=3.927、10.161、3.222)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患者的相关凝血指标变化进一步加重,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患者低血压少尿期的D-二聚体水平升高(t=2.514),发热期和低血压少尿期APTT延长(t=2.670,3.033),而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尿期的血小板计数降低(t=-3.513、-5.501,-3.9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在发热期、低血压少尿期和尿期的vWF(t=18.446、14.589、16.350)、组织因子(t=8.843、7.283、4.234),以及前2期的P选择素水平(t=5.929、6.83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vWF、P选择素、组织因子分别与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血小板计数之间呈负相关(与APTT之间r=-0.368、-0.377、-0.414,与国际标准化比值之间r=-0.347、-0.464、-0.446,与D-二聚体之间r=-0.512、-0.547、-0.439,与血小板计数之间r=-0.580、-0.607、-0.477;均P<0.01);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酐水平之间呈正相关(与肌酸激酶同工酶之间r=0.284、0.369、0.610,与肌酐之间r=0.323、0.400、0.488;均P<0.01)。结论以vWF、P选择素、组织因子升高为标志的毛细血管损伤是导致HFRS患者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与器官功能损伤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P选择素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 简介:摘要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唯一有效的方法,供器官来源短缺严重阻碍器官移植的发展。提高边缘供者供器官使用率可部分缓解器官来源短缺现状。随着器官保存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灌注逐渐成为提高供器官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机械灌注有望成为优于传统静态冷保存的器官保存技术,可改善体外供器官保存环境并提供供器官质量评估体系,更好地修复边缘供者供器官,提高供器官利用率。本文概述器官保存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通过医工融合,共同推动机械灌注技术发展,提高捐献器官质量及利用率。

  • 标签: 器官捐献 缺血再灌注损伤 静态冷保存 机械灌注 边缘供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元化口腔运动联合器官功能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口腔运动与听觉、触觉、视觉、前庭器官功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时间、从开始经口喂养到全口喂养过渡时间、喂养表现,记录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留置胃管时间、过渡时间分别为(9.70±5.30)d、(3.40±1.35)d、(6.85±1.1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70±7.40)d、(6.75±3.85)d、(9.57±3.84)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开始经口喂养时喂养效率、开始经口喂养时吸吮效率、实现全口喂养时喂养效率分别为(98.5±3.4)%、(97.6±3.5)%、(26.65±8.70)ml/min、(54.98±7.65)次/min、(28.38±7.60)ml/m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2±3.3)%、(90.5±3.2)%、(19.18±9.85)ml/min、(46.87±8.58)次/min、(21.50±7.88)ml/min,且体质量增长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更优(均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比3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口腔运动联合器官功能干预方案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及吞咽功能,改善其经口喂养能力,促进进食能力发育,推动经口喂养的进程,增进喂养效率,降低喂养不耐受率,对早产儿远期的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有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多元化口腔运动 声音刺激 早产儿 经口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