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氏家族即是698年投降唐朝的吐蕃噶尔家族,先前已有《拨川郡王碑》《惟贤神道碑》和《博言墓志》等有关该家族的石刻史料传世,最近发现的《惟贞墓志》为学界增添了新的史料。本文在对《惟贞墓志》进行释读的基础上,综合现有的汉藏文史料,对吐蕃噶尔家族的兴衰,入唐之后唐廷对氏家族及其所率领的吐谷浑部落的安置,氏家族在安史之乱和奉天之乱中的作用,唐末家的没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借此探讨唐代蕃将家族的历史地位。

  • 标签: 吐蕃 噶尔 论惟贞 论博言 蕃将
  • 简介:《周易》在西学东渐的文化氛围中被严复视作重要的本土思想资源,严译《天演》将人性之善恶、生存斗争学说、进化与易学精神相印证。解读《天演》文本体现的社会兴衰史观,可从中西文化会通层面分析:就方法而言,严复将易学中逻辑思想与西学中归纳、演绎法结合起来,开启近代中国实证主义之先河;就文化精神而言,严复将易学忧患意识与西方关于社会盛衰史观,交融互释,为晚清社会变革提供学理上的合法性、可能性。严复是有思想的翻译家,中国近代救亡图存是其利用易学诠释西方历史兴衰的社会语境。

  • 标签: 易学 社会兴衰论 《天演论》
  • 简介:魏晋隋唐方志的兴起与发展对后世方志的定型、完备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明确魏晋隋唐方志外延是研究该段方志的难点。通过《续修四库全书》"方志部"著录之书倒推其在前代目录的著录,描写出方志类目的历史发展轨迹,其次结合"方志"语义及方志内涵,将尚存争议的方志种类与《续四库》"方志部"方志在历代目录的著录情况进行对比。推知魏晋隋唐方志包括各级行政区综合志及不以官府修志通用名目命名而记述一地综合情况的志书,如区域图经、区域地记(《国史经籍志》史部地理类"郡邑"中的区域地记、"蛮夷"类中今属中国行政区划的区域地记及《华阳国志》);不包括全国性地理总志、专志、域外地理书或区域文学作品。

  • 标签: 魏晋隋唐 方志 外延 目录 《续修四库全书》
  • 简介:近日,一篇题为《孩子,你为什么不感动》的文章引起广泛关注。作者感叹:老师给孩子们讲一些爱国人士、杰出人才、品德高尚的人的故事时,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学生却丝毫不买账。这种现象在我国德育课堂上屡见不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忽视了德育规律和学生思想的实际状况。对于立德树人的重要性,每位

  • 标签: 德育课 立德树人 品德高尚 教学方法 教育方法 当代学生
  • 简介:宋初词风,历来学者已有论定,多以为承晚唐五代词风之绪。考察前贤的这种认识,实基于对宋初主要词人的主体词风进行论断。对于一代词风的考察,这种方法大体不错。然而若要细究词风的演变过程,则对于当时作品非作全面考量不可。一种新质的产生,自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量变引起质变,自难有一蹴而就的可能。宋代词风的转变,学界认为东坡词是一大关键,吴熊和先生即从提高词品、扩大词境、改变词风三点来论述①。然而

  • 标签: 宋初词风 考察中心 转变题材
  • 简介:一、问题之缘起契丹文字中的纪年方式,历来是让学者们感到十分棘手的一个问题。在目前发现的契丹大、小字石刻中,通常以五个词分别表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五组天干,以十二兽代表十二支。而最令研究者感到困惑的,主要是表示天干的契丹语词的本义。

  • 标签: 契丹小字 纪年 五色 契丹文字 研究者 天干
  • 简介:1616年南京礼部侍郎沈淮连上三份《参远夷疏》,掀起晚明以来首次大规模教案。奉教士人徐光启挺身而出,撰写《辨学章疏》《具揭》等,不止是为保护西洋传教士,也是为个人的信仰与政治理想辩护。尽管四名传教士遭驱逐,天主教传教事业被迫转入地下,但徐光启从未放弃过对扭转局面的努力,通过招募葡兵、任用传教士修订历法等方式,在这场本质为清流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政治斗争中终获胜利。本文将徐光启的宗教信仰与政治理想结合起来,分析他在南京教案期间的表现,并以此尝试恢复徐光启的完整历史形象,以纠正以往学界将徐光启的科学家、教徒和政治家等身份割裂开来的研究倾向。

  • 标签: 徐光启 南京教案 天主信仰 明末党争
  • 简介:本文尝试从民间舆论的角度,以清末上海的民间团体——尚贤堂演说会作为个案研究,分析演说会的内容、传播者和传播范围,力图多层面地探讨由传教士、绅商等主导的民间舆论在清末新政中所持的立场和扮演的角色,以期为晚清政治及基督教在华传教士参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改造提供新的观察视角。

  • 标签: 清末新政 民间舆论 尚贤堂 李佳白
  • 简介:明清时期岭南西部(本文简称为“岭西”)地区的市场中心地是属于外发型,即依靠外部力量而形成,其中主要是通过岭南东部(本文简称“岭东”)商人促成了岭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岭西市场中心地的分布特点是“无市不趋东”的树状型。

  • 标签: 明清时期 中心地 地区市场 岭南 外部力量 商品经济
  • 简介:自1910年南洋劝业会肇始,南京城市人畜力公共交通随之嚆矢。至抗战前,人力车已是公共交通的重要工具,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参考。因之,本文就人畜力公共交通的运营态势、生存状态,及该业直面的生存窘境和政府干预等向度展开辨析,分层透视战前人畜力交通的发展与变迁,并由此从侧面管窥南京城市交通近代化的曲折历程。

  • 标签: 人畜力公共交通 运营态势 生存窘境 政府干预
  • 简介:本文考察北魏一代士族格局的演变及其对朝廷政局走向的影响。北魏初年的士族格局继承了後燕的历史遗产。又因太武帝朝的神磨徵士、国史之狱而再度演变。随着崔浩集团的覆灭,在文成、献文二朝,形成了以赵郡李氏为首的士族集团。冯太后死後,孝文帝笼络陇西李冲及其亲党,通过定姓族,构造出一个以“四姓”为核心的士族集团。在孝文帝的主导下,宗室近属与“四姓”集团迅速结合,成为领导改革、抗衡冯氏的权力基础。这一利益共同体在宣武帝朝受到打压,在孝明帝朝再度崛起,最终在河阴之变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 标签: 北魏 士族 “四姓” 定姓族
  • 简介:毗昙学在早期佛教中的影响历来很少被学者重视。通过对早期中土毗昙学的兴起与发展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毗昙学对整个早期中国佛教史的重要影响,毗昙学中的一些思想观念通过慧远和道生,对早期中土的涅巢学转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毗昙学 慧远 道生
  • 简介:一、问题缘起州作为一种正式的行政区划单位,应确立於东汉後期。不过,起於汉武帝时期而具有监察区性质的刺史州,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当具有一定的区划功能。诚如童书业先生所言:

  • 标签: 体制变迁 刺史 体系 考论 汉武帝时期 行政区划
  • 简介:汉末的五斗米道从巴蜀汉中迁徙到中原,永嘉之乱时再从中原迁徙到江南地区,汉末五斗米道与晋宋天师道是一源单绕的传承,这几乎已是早期道教史中一个固定的论述模式。本文认为降曹之後的五斗米道,很难再保有自己的宗教组织形态;永嘉之乱时从北方传到江南地区的道教组织,主要是来自青徐兖豫诸州信奉“大道”的南渡流民。束部地区的“大道”信仰源自汉末的太一崇拜,与五斗米道不同。从地域和信仰上,都可说明两晋之际传入江南的道教组织,并非来自巴蜀汉中的五斗米道。这些青徐之地的北方流民,被晋、宋政府集中在京口、晋陵一带,给予户籍和赋税政策上的特殊待遇,也是理解《三天内解经》《陆先生道门科略》等六朝天师道经典的重要历史背景。

  • 标签: 东晋南朝 五斗米道 天师道 历史渊源 大道信仰
  • 简介:八旗诗歌是指由旗籍诗人创作的诗歌,具有鲜明的重性情群体趋向,即:重视自然性情,讲求性情之真,追求性情深厚。但整体重性情的特征并不能遮蔽各位作家性情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八旗诗人重性情特征既根植于群体的文化、群体性格,又是统治者大力提倡、借鉴先进的汉族文学传统与文学理论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重要学者提倡与高层推动功不可没。以八旗作家杨钟羲《雪桥诗话》为中心来探讨八旗诗歌重性情的特点。

  • 标签: 八旗诗歌 重性情 杨钟羲 《雪桥诗话》 八旗文化
  • 简介: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口语交际教学的要求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下面,我就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一、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有将交际的内容情境化,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

  • 标签: 口语交际教学 学语文 方法谈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口语交际训练
  • 简介:朝鲜王朝时期的文人造园活动非常频繁,但流传至今的实例并不多见。本文旨在通过对潭阳潇洒园的简括介绍,来探讨韩国传统园林中的中国文化因素,以此深化有关两国建筑文化交流的认识。

  • 标签: 朝鲜王朝 文人园 静观与环游 山水画
  • 简介: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应该把开放、接纳的姿态呈现给孩子。研学旅行无疑是释放孩子身心,拓宽视野,点燃思维的良好途径。常熟市教育局本着这样的教育思想积极谋划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多措并举,不断深化与推进研学旅行,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尝试。常熟市教育局在苏州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一向重视学生研学旅行工作。早在1996年,常熟市教育局就重视家乡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标签: 教育思想 基地建设 分管局长 沙家浜 万卷书 教育阵地
  • 简介:新见整理本杨复编辑《祭礼》为杨氏《仪礼》学提供新见材料。分析其与黄轹、己之《仪礼图》及此新见文献之章句,乃考见其礼学之发展,而将其定位于朱子礼学思想之一环。

  • 标签: 杨复 仪礼经传通解续卷祭礼 章句 朱子礼学
  • 简介:由于受到学术思想发展的内在理路与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清初朱子学在批判王学思想的负面作用的同时,也在吸收、借鉴其中的有益因素,以完善自身的思想体系。李光地作为清初朱子学融摄王学的突出代表,在理学心性方面对朱、王两家的心性观作了调和,并提出“理即性”的重要命题,试图以性本体改造传统朱子学的理本体,使得作为本体的性与人的情感、意识等经验内容和感性因素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不再被理解为外在、异己的纯客观原则,进而主张“人欲非恶”,以此缓解天理与人欲、道心与人心之间的紧张和冲突。通过对李光地心性思想的具体分析,可以使我们较为清楚地了解清初朱子学融摄王学的原因、思路及其可能的实现方式。

  • 标签: 李光地 清初 朱子学 王学 心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