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上帝死了!”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探讨中,这句话是常常被人引用。它出自尼采《快乐知识》一书,“上帝死了……现在我们正走向何方?离开了一切太阳吗?我们不是还在继续颠簸吗?颠向后边,边,前方或一切方向吗?还有什么上或下吗?我们不是在无限虚无中到处漂泊

  • 标签: 威廉·戈尔丁 资产阶级 现代主义作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小说 珊瑚岛
  • 简介: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在注释乐雷发诗句“红蜻蛉伴绿螳螂”(《秋日行村路》)时指出:“古人诗里常有这种句法和颜色对照,例如自居易《寄答周协律》:‘最忆后庭杯酒散,红屏风掩绿窗眠。’……”这是一个很有趣发现。这种句法,我姑且称为句中对仗,颜色对照。既然是“古人诗里常有”,那么也可以算作古代诗人描绘意象、营造意境一种手法。句中对仗,种景物意象并置,并借助其问动词表现它们各种微妙关系,使诗句紧凑浓缩,言简意丰。颜色对照,则使景物意象更鲜丽悦目,并组合成美妙画面。由于这种句子都是写景句,往往被诗人置于诗结尾,借以融情入景,以景结情,使诗意境含蓄不露、意味深长,成了全诗点睛之笔。下面,我从唐宋诗中采撷数例,同好者一起品味这种颜色对照写景佳句。

  • 标签: 对仗 景物 意象 写景 佳句 唐宋诗
  • 简介:在辽宁现代文学发生,除了大量小说、诗歌涌现之外,文学批评文章也越来越多,很多评论家写作之余针对当时文学现象、创作心得,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大背景下新旧交锋等等展开讨论批评,不乏一些有真知灼见评论文章。其中以穆儒丐发表得最多,很多已经涉及到文学理论高度。作为编辑和作家,他批评见地深入浅出,对读者和作者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现代 发生期 文学批评 穆儒丐
  • 简介:自中世纪以来,在欧洲文化中尤其在德国文化中就充斥着反犹现象,它在基督教、仇外性和生物人种学等多方面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直至纳粹大屠杀发生。本书再现了各种要素聚合发酵而成一场灭绝性种族杀戮,并从几个不可或缺层面构成纳粹大屠杀历史叙事。因此,它成为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经典之作。

  • 标签: 强迫症 大屠杀 生物人 德国人 历史叙事 德国文化
  • 简介:文学伦理学批评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针对道德沦丧和世风日下社会语境,借鉴吸收伦理学思想,融合以往文学研究方法而形成文学批评方法。自2004年聂珍钊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以来,国内外国文学批评现在已是方兴未艾。本文主要从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发展、学界对这一理论实践应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特点方法,以及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中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文学伦理学批评总体情况做出评述。

  • 标签: 文学伦理学批评 理论建构与发展 存在问题
  • 简介:情爱外在一切限制性力量关系并非简单水火不容,而是一种悖论性存在。本文以《荆棘鸟》中拉尔夫麦琪爱情,指出疼痛是人自我沟通一个媒介,因为痛苦迫使受难者更专注于痛苦本身而忘却更多欲念,达到净化。人内心这种悖论而奇妙体验,使外在禁锢造成巨大痛苦成就了爱情恒久伟大。也就是说,一旦外界束缚消失之后,伟大爱情可能性也就终结了。

  • 标签: 爱情 禁锢 《荆棘鸟》 疼痛 悖论
  • 简介:近日收到《古典文学知识》200特刊约稿信后,颇感惭愧,多年未曾给刊物写稿,赶紧推开正在涂鸦文稿,先行写此文寄奉请正,既表示对刊物祝贺,也略表一己歉疚。

  • 标签: 古典文学知识 特刊 刊物 约稿 写稿 文稿
  • 简介:<正>美国有“汽车王国”之称。本世纪初,福特汽车公司价格低廉T型汽车发明不久,即投入批量生产,汽车拥有者迅速增多。据统计,早在20年代末,洛杉矶市就有80万辆汽车,平均每个家庭一辆。30年代经济大萧条和40年代大战一延缓汽车普及。本世纪后半美国真正进入汽车时代。1954年美国人已拥有全世界汽车总数60%。1960年美国69.5%的人开车上下班。伴随着汽车爆炸性增长是修路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国开始大规模修建高速公

  • 标签: 《洛丽塔》 汽车 霍尔顿 亨伯特 美国文学 厄普代克
  • 简介:本文讨论奥斯维辛之后重要德语诗人保罗·策兰诗学发生之源。策兰回应历史事件主要方式,即是在作品中以被灾难标记并改变语言形象,去颠倒、阻断、撤销纳粹意识形态所宣扬事态可直接表象性以及语言对事件在场召唤之权能。本文并不阐释具体策兰诗作,而仅仅保持对策兰诗歌发生之基底勾勒,尝试去理解后奥斯维辛艺术诗如何突破纳粹对世界过度表象,突破词对象一一对应关系,从而走向先验统觉破裂之后表象自身间距。策兰对陌异者期许,暗示总体化灾难之后诗歌要求言说主体摒弃对灾难自然态度,从话语法则内在变更入手进行诗化创造。

  • 标签: 保罗·策兰 表象 灾难 奥斯维辛
  • 简介:《倾城之恋》中因战乱而决定了男女主角结合与否,主人公在惘惘威胁下,产生心理学者所言"焦虑性人格",结合卡伦·霍妮提出理论,了解战乱中恐惧补偿作用,分析社会大环境改变如何决定人命运需求。

  • 标签: 神经症 人格 焦虑 恐慌
  • 简介:天津当代作家林希通过"小儿"形象塑造,道说了一部天津卫侯氏家族恩怨情仇。作为一个新旧时代交替"妾","小儿"宋燕芳通过"自身努力"颠覆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卑秩序,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社会文化激烈动荡时期一个婚恋脚注。这个人物形象对于封建宗法制家族解构意义,传达了作者对于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新审视思考。

  • 标签: “小的儿” 儒家传统文化 现代都市文化 时代悲歌
  • 简介:"秦七声"之说,最早见宋吴坰《五总志》,云:潭守宴客合江亭,时张才叔在坐,令官妓悉歌《临江仙》。有一妓独唱句云:"微波浑不动,冷浸一天星。"才叔称叹,索其全篇,妓以实语告之:"贱妾夜居商人船中,邻舟一男子遇月色明朗,即倚樯而歌,声极凄怨。但以苦乏性灵,不能尽记,愿助以一二同列共往记之。"太守许焉。至夕,乃同列饮酒以待,果一男子三叹而歌。有赵琼者,倾耳堕泪,曰:"此秦七声也。"赵善讴,少游

  • 标签: 七声 才叔 官妓 赵琼 秦观 合江亭
  • 简介: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是话语分析种方法,二者都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但在动机、语料选择、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批评话语主张以批判和否定态度来分析话语,揭示话语和权利关系以及意识形态内在联系,会产生消极影响;积极话语分析则主张采取积极向上态度,追求和平语言学,既注重研究权利因素对话语影响,又注重通过这种积极分析方法来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 标签: 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 积极话语 对比
  • 简介:无论是《达·芬奇密码》英文源文本还是个中文目标文本在语言表述上都有许多模糊之处。根据这些模糊言语各自特点和属性,本文将它们分别划归三个大类别,亦称三个不同层面,即语言时空层面、文化时空层面、修辞时空层面。在语言时空层面,模糊语言表现形式可以是语义模糊和语用模糊;在文化时空层面,模糊语言表现形式可以来自文化意义(包括由文化所指产生意义)或文化背景(即特定言语在特定文化环境中使用)上模糊;在修辞时空层面,模糊语言表现形式通常在于修辞意义(包括由诸如双关语、字谜等文字游戏所产生意义)或修辞手段运用层面(包括文字游戏、借代等手段在不同语言中均运用)上模糊等等。翻译中对于上述模糊话语处理最常用手法是以“模糊”译“模糊”,再从这一基本手法衍生出“以模糊译部分模糊”、“以轻度模糊译强度模糊”或“以强度模糊译轻度模糊”等无限多方法和策略。

  • 标签: 跨文化交际 模糊话语 《达·芬奇密码》
  • 简介:美国社会注重公民道德培养,其历史文化渊源在共和国早期文学中就得到反映。美国文学奠基人之一凯瑟琳·塞齐威克诸多作品以家庭、女性公民道德建构核心,产生了深远社会影响。其处女作《新英格兰故事》被认为是美国第一部家庭小说。小说表达了新共和国知识女性对家庭、国家、民族身份及公民道德培养等问题热切关注,对新公民品格和新人道德行为及其所受家庭、宗教、学校教育和周围环境各种影响做了细致描述和分析。

  • 标签: 家庭 典范女性 公民道德
  • 简介:《一个好邻居日记》(1983)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后期“现实主义回归”小说代表作,作品以人到中年中产阶级事业型女性简·萨默斯20世纪70年代伦敦都市生活经历为主线,着重讲述了她如何在工作之余通过老年女性交往,尤其是莫迪这位毕生挣扎在社会底层九旬老妪交友,逐渐改变了人生态度心路历程。本文拟从“恐老”背后都市生活方式及其价值导向分析入手,聚焦于简·萨默斯都市越界之旅,探究作为都市边缘群体老年女性身份困境出路,尝试揭开都市(老年)女性空间所承载伦理价值及其对西方都市主流价值观提出质疑和挑战。

  • 标签: 都市空间 恐老症 老年 女性 越界 伦理价值
  • 简介:“才子佳人”叙事在古代小说中已形成相对稳定范式,而在当代先锋小说中则有着另一番景象。本文以余华《古典爱情》和陶潜《李仲文女》,探讨当代作家如何讲述“才子佳人”这一文学母题,余华如何化用、颠覆《李仲文女》中“才子佳人”叙事方式,以此管窥当代小说古典资源之间内在关联。

  • 标签: “才子佳人”先锋小说 余华《古典爱情》《李仲文女》
  • 简介:综合材料作为绘画创作主要表现形式,以自身独特表现形式和语言艺术冲破了传统绘画材料展现格局,现代艺术提供了更新颖观念,扩展了绘画创作展现空间,当代绘画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受到越来越多艺术家认可和应用。本文就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形式和语言价值进行分析,望对我国当代绘画创作提供相应借鉴。

  • 标签: 综合材料 绘画创作 形式语言